1月9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共同主辦的“國醫大師”路志正從醫70周年學術思想研討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衛生部黨組書記張茅,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吳剛、于文明,局黨組成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黨委書記王志勇,衛生部保健局副局長吳軍,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趙靜,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俊德等出席會議。會議由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曹正逵、廣安門醫院院長王階主持,相關領導及路老弟子分別在會上分別致辭。
路志正,男,漢族,1920年12月出生,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醫大師”,“首都國醫名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從醫七十年來,他以崇高的醫德、精湛的醫術,救治了數以萬計的患者,獲得廣泛贊譽;他崇尚脾胃學說和溫病學說,師古而不泥古,大膽探索,推進學術繼承創新;他治學嚴謹,精心育人,關注中醫藥的命運,多次上書獻策。會上,中華中醫藥學會授予其“國醫楷模”榮譽稱號,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為其頒發了“終身成就獎”。
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今后將系統研究師承教育模式,進一步確立師承教育地位,明確現代中醫藥師承教育制度的定位、形式、作用、保障等,著力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名中醫工作室建設工作,支持名中醫學術經驗整理、學習、交流、傳承工作,構建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平臺;二是探索開展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建立一批中醫學術流派工作室,系統整理、發掘、總結各學術流派思想,培養中醫藥學術流派新一代傳人;三是開展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做好確有專長師承人員的行醫資格認定和規范,特別要積極穩妥開展基層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提高基層中醫藥人員素質;四是加快探索院校教育和師承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開展院校中醫藥師承教育改革試點,形成符合中醫藥人才成才規律的高等中醫藥教育模式。他表示,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地關注老中醫藥專家的工作和生活,更多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更重視發揮他們在中醫藥繼承發展和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王國強說,路老是中醫藥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輩、老專家,是廣大衛生和中醫藥工作者學習的楷模。我們要學習他精勤不倦、不斷創新的學術態度,學習他以人為本、大醫精誠的醫德醫風,學習他甘為人梯、誨人不倦的大師風范,學習他忠誠事業、無私奉獻的赤子情懷。
會后,還為國醫大師路志正教授舉行了九十華誕壽宴。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及路老弟子200余人參加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