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會學字[2012]109號
第三次方藥量效關系與合理應用交流會暨973計劃“以量效關系為主的經典名方相關基礎研究”進展匯報會通知
經方與傳統經典名方是千百年來歷代醫家流傳下來的寶貴遺產,是最能體現中醫藥學實用價值的精華,至今仍為廣大臨床醫生所運用。能否用好經方與傳統經典名方,能否正確處理好方藥劑量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關系,如何選擇合理用量,更能體現一個中醫的臨床水平。為了進一步研究方藥劑量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關系,讓更多有經方、經典名方臨床應用經驗的醫生參與討論,共同為提高中醫臨床水平服務,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雜志社、973計劃“以量效關系為主的經典名方相關基礎研究”項目組將在前兩屆國內會議、香港國際會議成功舉辦的基礎上,擬于2012年9月27~29日在北京召開“第三次方藥量效關系與合理應用交流會暨973計劃‘以量效關系為主的經典名方相關基礎研究’項目進展匯報會”。屆時,大會將邀請知名中醫藥專家,就方藥量效關系與合理應用、經方以及經典名方的應用經驗作專題報告,并由973方藥量效關系項目組匯報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凡參加會議者將頒發會議交流證書并授予繼續教育學分。具體通知如下:
一、征文內容及截止日期
1.經方、經典名方、單方臨床治療疑難雜癥、急危重癥臨床應用經驗心得;2.合理劑量(大劑量)用藥安全的有效措施及經驗;3.特定藥物特定劑量治療特定疾病的經驗總結;4.對中藥量效關系的認識與思考;5.經方合理劑量(大、小劑量)的文獻考證;6. 中藥及復方量效關系的現代研究及臨床應用;7.方藥量效關系研究的方法學探索等相關內容。征文經評審符合條件的論文將刊登在《中醫雜志》。征稿截止日期:2012年8月25日。
二、大會擬邀請報告專家
1.仝小林(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從病例談經方用量策略
2.張學文(國醫大師,陜西中醫學院):從疑難雜病治療談量效關系臨床應用體會
3.石學敏(中國工程院院士):從針藥結合治療缺血性中風病談量效關系
4.金世元(著名中醫藥學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藥炮制傳承人):從藥材產地與炮制談臨床用藥
5.肖小河(全軍中藥研究所所長):中藥有效成分含量與用藥劑量關系研究
6.馬融(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兒科中藥量效關系與臨床研究
7.黃煌(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經方研究與臨床應用
8.趙立平(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從腸道菌群探討中藥量效關系
9.焦擁政(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研究員):基于數據挖掘的方藥量效關系方法學研究
10.肖永慶(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研究員):從炮制角度探討中藥量效關系
11.王躍生(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教授):中醫方藥量-效關系研究思路與方法
12.傅延齡(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方藥劑量考證研究
13.葉祖光(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從有毒中藥科學應用基礎研究談量毒關系
14.連鳳梅(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研究員、主任醫師):基于臨床評價的方藥量效關系研究
15.李發枝(河南中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從疑難雜病治療談量效關系臨床應用體會
16.劉峰(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中藥的煎煮工藝與臨床研究
三、會議時間
9月27日全天報到;9月28~29日會議。具體日程見《中醫雜志》網站(www.jtcm.net.cn/hy)
四、會議地點
北京陶然大廈(北京市南二環陶然橋東南,賓館電話:010-67218080、67286688)。住宿標準:150元/人/天。為了保證代表的住宿,務請您于8月31日前將回執反饋。
五、會議費用
會務費:900元/人(含資料、學分證書、會議合影等)。2012年8月30日前報名并繳納會務費的代表,費用為每人800元;現場報名并繳納費用者每人900元。所有提前交費的代表,在現場報到時領取正式發票;因故不能參會者,已繳費用減半退回。食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六、聯系方式
投稿信箱(E-mail:):tcm64035632@163.com
聯系地址:北京市東直門內南小街16號中醫雜志社 郵編:100700
聯 系 人:午易
聯系電話:(010)64035632,84001808
網 址:www.jtcm.net.cn/hy
中華中醫藥學會 中醫雜志社
2012年7月5日
第三屆全國方藥量效關系與合理應用研討會回執
姓名 | 性別 | 年齡 | |||||
職務 | 職稱 | ||||||
單位 | |||||||
地址 | 郵編 | ||||||
電話 | 傳真 | ||||||
備注 | |||||||
請速將此回執傳真或發電子郵件反饋。E-mail: tcm64035632@163.com,傳真:(010)64050201 聯系人:午易,電話:(010)64035632,840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