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所屬科學技術領域:本項目來源于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課題、廣州中醫藥大學創新基金、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研究與發展總體規劃課題等系列課題,屬于社會發展領域醫藥衛生類攻關項目。
主要內容:
1、探討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證型變化規律,制訂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中醫治療方案;
2、通過基礎研究,探討通冠膠囊對動脈粥樣硬化不同時間血管內皮功能損害的干預效果,初步構建通冠膠囊在動脈粥樣硬化不同時期對血管內皮功能損害的干預機制;
3、通過臨床研究,研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血管內皮功能與中醫辨證分型的相關性及通冠膠囊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治療作用。
項目特點及應用推廣情況:本項目開展通冠膠囊干預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皮功能影響的研究,立題新穎,具有以下特點:1、客觀評價通冠膠囊對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機制及對中醫證候的改善作用;2、將無創超聲檢查與循環血中內皮標志物檢測結合起來動態評價通冠膠囊對不同時段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皮功能干預情況,并提出兩者的相關性;3、通冠膠囊用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充分體現出中藥“簡”、“便”、“驗”、“廉”的特點;4、通冠膠囊具有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患者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本項目研究證實通冠膠囊具有益氣活血作用,能明顯改善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皮功能,臨床應用廣泛。通冠膠囊自1998 年開始研制并用于臨床,截至目前,通冠膠囊創造產值達一百五十萬余元,取得各級課題資助共11項,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28 名,課題組在核心期刊及統計源期刊上發表相關論文20 余篇,相關論文被引用共計200 余次。在本項目研究的帶動下,課題組成員在臨床醫療實踐中運用無創超聲及循環血指標檢測血管內皮功能,并與中醫證候緊密結合,并應用通冠膠囊治療,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預后,同時帶動血管內皮功能相關檢查項目的開展及更多有效中成藥的應用,為醫院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