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務院《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年-2020年)》和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六屆常務理事會第一次會議精神,進一步做好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獎勵工作,促進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中華中醫藥學會于2015年5月20日在京召開了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獎勵工作專家座談會,天津中醫藥大學常務副校長高秀梅,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所長孫曉波,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副院長兼杏林藥業董事長王國瑋,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所長陳士林,康緣藥業副總經理王躍生,亞寶藥業政府事務總監劉方、研發總監周海燕以及相關媒體記者參加會議,會議由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評審部主任李勁松主持。
與會專家們針對如何完善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價指標,如何發揮學會作用促進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等問題進行了研討,并達成初步共識。
一是修訂了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價指標。專家們對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學會目前使用的三類獎勵評價表(自然科學類、科技進步類、技術發明類)各項評價指標基本與國家科學技術獎各類獎項要求一致,較為科學合理,但鑒于成果轉化應用的重要性,專家建議將技術發明類指標的“轉化應用情況”權重適當增加。
二是充分發揮學會作用促進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專家們認為目前科研成果轉化率不高是中醫藥行業乃至整個科研領域普遍存在的瓶頸問題。如何促進科研成果轉化,讓中醫藥更好的服務于臨床、服務于人民健康是我們現在面臨的重要問題,專家們認為學會具有獨特的優勢和資源,能夠為廣大科研工作者、科研機構、企業等各方面搭建很好的平臺,學會可以通過建立網站、成果庫,召開主題會議等形式,對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新成果進行推介,讓成果供需雙方進行有效對接,并對后續工作提供相關服務(如風險評估等),有效推進中醫藥成果的轉化、應用和推廣。專家們建議學會成立專門機構,首先梳理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中能夠轉化、有轉化意愿的成果擁有者和單位,同時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征集待轉化的成果,根據成果類型不同分別開展相關工作。
會后,有部分專家和單位已經表示愿意與學會簽訂協議,委托學會推介其個人或單位的研究成果。學會也將按照專家們意見,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和流程,逐步實施,爭取在促進中醫藥成果轉化工作方面取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