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縣鄉中醫藥一體化管理的政策研究
2017年度“亞寶杯”中華中醫藥學會政策研究獎獲獎項目
為了改變基層中醫藥資源不足,縣鄉村中醫藥服務網絡不健全、人才嚴重匱乏、人員素質不高、服務能力不強等問題,2013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了10個縣鄉中醫藥一體化管理試點地區(以下簡稱試點),旨在探索了“縣鄉一體、穩定人才、縣管鄉用、夯實基礎、提升能力”的有效路徑和運行機制。該研究于2014年成為 “十三五”醫改規劃編制中醫藥相關政策研究之一。
研究在中醫藥領域首次使用政策試點–實地調查–專家評議–政策研究–擴大推廣的模式,將摸著石頭過河的基層改革實踐和自上而下的醫療改革頂層設計相結合。課題組行程1.5萬公里,現場訪談和調查研究了10個試點地區,深入總結分析試點一體化管理內涵、可行性、利益分配、意義和相關經驗,而且運用定性定量評價試點的成效,結果顯示試點地區中醫藥服務系統逐步完善,中醫從業人員增加,中醫服務能力(中醫適宜技術)與服務量顯著提升。
課題第一次明確了縣鄉一體化的定義:縣級(以上)中醫醫院對鄉鎮衛生院、村衛生站的中醫藥工作實行一體化管理。其形式可分為領辦支持型、幫扶托管型,對口支援型等。而且,成都市新都區探索并實踐的幫扶式體系托管縣鄉中醫藥服務一體化管理模式(即新都模式)對被托管醫療機構在組織管理、政策保障、人才隊伍、信息支撐、考核監督五大體系建設進行幫扶,并且提出了“3681”工程、中醫藥人員“區管鎮用”等全面可持續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的創新性舉措,該模式具有較高的可推廣和可復制性。縣鄉中醫藥一體化管理實現了優勢互補、資源下沉與共享、一舉多贏的格局,群眾得實惠、醫生有奔頭、基層增效益,政府惠民生,龍頭醫院得反哺。因此建議國家大力鼓勵和支持全國中醫藥機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務求實效,與時俱進,繼續深化縣鄉中醫藥一體化管理。
研究對于建立合理的穩定基層中醫藥人才的機制、可持續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促進基層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藥服務需求均具有重要意義。研究成果寫入國務院辦公廳《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國辦發)〔2015〕32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國中醫藥規財發〔2016〕25號)和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推進分級診療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衛醫發〔2016〕45號)等政策文件。四川、安徽、福建、甘肅等全國多地推廣應用縣鄉中醫藥一體化管理。
全國“縣鄉中醫藥一體化管理試點工作座談會”
新都區縣鄉中醫藥一體化管理試點機構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