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燦燦辭舊歲,瑞犬聲聲報春來。我們高舉黨的“十九大”光輝旗幟、踏著春的鼓點,送走了燦爛的2017年,迎來了絢麗的2018年!在這辭舊迎新、歡度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之際,謹向辛勤工作在第一線的全國中醫藥臨床、教育、科研、管理等崗位上的同志們表示親切的慰問!向一如既往支持中華中醫藥學會工作的各級領導、各條戰線、各個部門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向信奉中醫、熱愛中醫、支持中醫的全國各族人民群眾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過去一年里,我們緊跟黨中央的部署,從學懂、弄通、做實三個方面入手,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組織黨員系統學習“十九大”文件、領導班子輪番宣講“十九大”精神、職工結合實際講用學習“十九大”精神體會,規范了組織紀律,活躍了黨內生活,逐步實現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常態化、制度化;認真開展了黨建述評工作,把回頭看當成向前看的推手、找差距作為定方向的羅盤。加強機關黨建的同時,在學會理事會層面成立了功能型黨委,實現在學會和秘書處層面黨的組織和黨建工作的“兩個全覆蓋”。圍繞《中醫法》的實施,我們積極組織學習、宣講活動,領會法律實質,加強法律意識,用法律指導和規范學會的各項工作。這些做法,使我們進一步明確了前進方向,強化了核心、看齊意識,真正把黨的組織建成貫徹、落實黨的政策的可靠堡壘、把學會建成黨在中醫戰線發聲、舉旗的牢靠學術團體。
在過去一年里,我們遵循中醫學的發展規律,抓緊、抓好中醫藥的傳承和創新。通過開展以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國際絡病學大會等為代表的學術品牌活動,服務“一帶一路”,助力健康中國建設;開展以“健康中國區域行”等為代表的品牌科普活動,創造一體化健康服務新模式;開展以大品種共同體等為代表的品牌社會活動,服務中醫藥創新創業;開展團體標準建設,著力打造符合中醫藥自身發展規律的標準、評價體系(一年中完成團體標準立項42項,發布24項,同比增長70%,完成中醫臨床診療指南審查171項,治未病標準審查125項);組織中醫藥學術和科普著作的創作、健康文化作品的推薦,發掘中醫藥優秀文化作品,推進中醫藥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舉辦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和基層中醫藥人員論文寫作技巧提高班,不斷提高傳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發布年度《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從中醫角度對全民中醫健康狀態和影響進行分析和指導。以品牌帶面的活動和多種扎實的舉措,提高了中醫藥學術活動的層次和質量,使學會沿著“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聚力型”的高水準方向又前進了一步。
在過去一年里,我們注重中醫藥人才和隊伍建設,在全國范圍內推出“最美中醫”評選活動和“蒲公英”人才培養項目,有力地促進了中醫良好形象的塑造。表彰科技創新成果和學術著作研究典型,彰顯先進的引領作用(共評選出科學技術獎58項、李時珍醫藥創新獎1人、政策研究獎5項、學術著作獎45部、中青年創新人才7人、優秀管理人才5人、岐黃國際獎3人,學會向國家科技部推薦的2項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學會還推薦5位專家成為201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4位專家榮獲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1位專家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注重對青年中醫隊伍的培育和扶植,先后組織各分會發展青年委員,以提高中青年學者在學術傳承中的地位和作用;開展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以立項的形式對中醫藥領域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進行3年期經費扶持(2017年度共資助30名,支持經費219萬元,其中有129萬元學會自籌)。
回顧2017年,我們自豪地說,它是積極奮進的一年、不平凡的一年、令人難忘的一年。展望2018年,我們信心百倍地說,它一定是光明璀璨的一年、擼起袖子干事業的一年、收獲更多的一年!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繼續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提高政治站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切實增強“四個意識”,牢固樹立“四個自信”;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嚴格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提升政治覺悟。在中國科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領導下,圍繞爭創世界一流學會的目標和中醫藥的中心工作,努力開創學會工作的新局面。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繼續圍繞“一法一綱要”的貫徹、落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18年中醫藥重點工作任務,校正學會工作方向,合理部署學會工作,按照中國科協提出的“以智庫、學術、科普為重點的‘三輪’驅動,以國際化、信息化、協同化為導向的‘三化’聯動,以向外拓展、縱橫融合、網絡活躍為目標的‘三維’聚力”的工作思路,通過在學術傳承上的大有作為、在學術創新上的努力作為、在學術管理上的科學作為,努力實現經營學會的思路轉變及能力提升,不斷提升學會的凝聚力、影響力。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堅持抓好統籌協調,加強學術影響力的頂層設計。以學術活動為抓手,促進學術發展,引領學術進步,助力健康中國;以基層活動為契機,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推廣適宜技術,助力精準扶貧;以人才舉薦為動力,探索科技人才服務模式,搭建科技成果平臺和青年人才成長平臺,服務創新驅動;以標準研制為切入點,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打造符合自身發展的標準評價體系;以科學管理為出發點,全面加強學會高效運轉、多方協調、上達下聯、干群互動機制的建設和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讓學會的整體水平再上一層樓。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2018年,是中醫由站起來、動起來到飛起來,不斷從輝煌走向新的輝煌的一年。讓我們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把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中醫藥寶庫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堅持古為今用,努力實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服務于人民健康。”
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再次向各位專家、各位領導、各位朋友致以節日的祝福,祝大家新春愉快、萬事如意、身心健康、闔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