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藥量效學》項目簡介
2017年學術著作一等獎
“中醫不傳之秘在于藥量”。長期以來,對中醫方藥劑量理論缺乏深入、系統的研究,使其始終停留在傳統、模糊描述與概括階段,一直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在臨床合理選擇劑量、安全有效的用藥方面缺乏科學支撐和理論依據,嚴重制約了中醫藥的發展。
為了闡釋方藥量效關系,國家科技部立項資助了973計劃“以量-效關系為主的經典名方相關基礎研究”,《方藥量效學》是其重要的科技成果之一。針對方藥量效關系這一影響中醫臨床療效的重大問題,該書從文獻、中藥學、藥理學、系統生物學、臨床評價等多學科、多角度進行了系統闡述,對中醫臨床和科研產生了重要影響。其創新性在于首次將“量”從傳統“理法方藥”四要素辨證論治體系中剝離出來,構建了“理法方藥量”五要素辨證論治體系;構建了“以醫為本”和“以藥為本”的方藥劑量理論整體框架,并通過文獻、臨床及實驗研究證實、填充了部分理論內容。
該著作的實用性在于,取得了對臨床和科研具有指導或參考價值的系列重點應用性成果,例如挖掘、提煉了中藥臨床用量控制策略,為臨床用藥提供重要指導;建立具有中醫特色的方藥安全性監測平臺;針對節約中藥材的問題,提出提倡中藥煮散的解決方案,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等等。著作的相關內容以各種形式進行了普及和推廣,系列內容在《中國中醫藥報》發表,被列為甘肅中醫藥大學選修課教材和北京中醫藥大學碩、博士研究生課程,每年普及學生300余人。《方藥量效學》已被選為21世紀創新教材。基于方藥量效關系研究,成立了中華中醫藥學會和世界中聯方藥量效研究專業委員會,為方藥量效研究搭建了國內外學術平臺,培養了一支穩定的多學科交叉的研究團隊。
在《方藥量效學》理論推動下,方藥量效關系研究開展至今已在中醫學界產生深遠影響,國內、國際掀起了方藥量效研究的熱潮,2009至2014年通過知網檢索到的相關學術文獻252篇,是過去60年發表的總和,為引領中醫走向“量化”時代起到了重要作用。
《方藥量效學》是第一部系統探討方藥量效關系的專著,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并再版,為方藥量效研究學科的建設奠定了教材基礎。該書突破了困惑中藥復方量效研究的技術瓶頸,創建了適于方藥復雜性特點的多層次方法論,并從臨床角度證實了中藥存在寬泛的劑量范圍,為急危重癥臨床擴大用藥劑量范圍提供了學術依據,在方藥量效研究領域處于國內和國際領先水平。該著作引起了同行廣泛關注,認為“該研究成果不僅引領中醫走向量化時代,更使中醫個體化醫學模式的內容變得豐富,從“量”的角度補中醫“理”、“法”、“方”、“藥”之未備,豐富“辨證論治”之內涵。評價本書是“中醫療效不傳之秘的科學破譯”,是“方藥量效學的科研方法學的一個里程碑,具有承前啟后的時代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