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27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國際中醫微創高峰論壇”在醫圣故里南陽成功舉行,近千名來自中國、俄羅斯、瑞典、加拿大、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意大利、泰國、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伊朗、越南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出席了此次大會,本次活動也是“第十四屆張仲景醫藥文化節”的重要學術內容之一。
論壇開幕式現場
本次論壇以“傳承、創新、交流、合作”為主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石學敏,國醫大師唐祖宣,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李俊德,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孫永章,南陽市政協主席張生起,南陽市衛健委副主任陳少禹,南陽市中醫藥發展局長劉玉斌、中華中醫藥學會國際中醫微創共同體主席吳漢卿教授、泰國中醫藥學會陳少挺會長、澳大利亞中華針灸學院院長江泓成等專家和領導出席了此次大會。
南陽市政協主席張生起致開幕辭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孫永章在開幕式上致辭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孫永章在致辭中指出:當前,中醫藥學發展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中華中醫藥學會舉辦這次論壇,旨在團結海外中醫微創學術界的精英人才,搭建中醫微創國際交流平臺,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開創中醫微創的新局面。同時,他還傳達了全國中醫藥大會的有關精神,尤其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中醫藥的“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重要指示,以及李克強總理的批示和孫春蘭副總理的講話,把中醫微創技術融入到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事業的大局中。
國醫大師唐祖宣大師出席大會開幕式并致辭
石學敏院士(右二)、李俊德副會長(左二)、吳漢卿教授(右一)、江泓成院長(左一)為醫圣張仲景銅像揭幕
開幕式后,大會進行了豐富多彩的學術交流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國醫大師唐祖宣,北京世針聯中醫微創針法研究院長吳漢卿教授分別圍繞《“通關利竅”針刺法治療吞咽障礙臨床研究》、《中醫溫陽法治療臨床疑難病》、《中醫筋骨三針療法—松解經筋治療中風偏癱后遺癥》展開了主題講座;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寧煜教授、河南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周友龍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邵水金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傅立新教授,以及來自海內外的40余位專家教授,以特色針灸、中醫經方、中醫微創、筋骨針法傳承、骨傷微創水針刀等學術主題,開展廣泛而深入的研討和交流。論壇現場氣氛濃厚、內容充實,來自海內外的參會代表共同領略了此次中醫學術盛宴。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作題為《“通關利竅”針刺法治療吞咽障礙臨床研究》的主題講座
會后海內外專家代表還前往南陽醫圣祠,共同拜謁醫圣張仲景。南陽醫圣祠劉海燕館長主持了此次祭拜活動,并由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孫永章宣讀祭文。
參加大會的海內外專家代表共同拜謁醫圣張仲景
南陽醫圣祠劉海燕館長主持祭拜活動,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孫永章宣讀祭文
石學敏院士、吳漢卿教授等專家向醫圣敬獻鮮花
本次大會以中醫臨床的奠基人——醫圣張仲景作為文化載體,為中醫微創醫學搭建國際學術交流平臺,充分匯聚了中醫藥以文化為土壤、以傳承為根基、以創新為動力的發展要素。相信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將推動中醫微創醫學邁向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