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以“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前景探討及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為主題的第二屆中醫藥國際化發展論壇在京舉行。張伯禮、孫光榮、劉清泉等專家作專題報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于文明,人民網總編輯羅華,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終身榮譽理事長白書忠等出席論壇并講話。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以“中醫藥守正創新,走向世界”為主題作報告,國醫大師孫光榮對中醫藥相關政策進行解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以“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篩選從基礎到臨床”為主題作報告。與會專家圍繞“如何打造中西醫并重,彰顯中醫藥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優勢”“如何促進中藥質量提升和國際化”“中醫藥科技創新的前景探討”等進行交流。
?
于文明說,在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特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充分肯定中醫藥在抗疫中發揮重要作用之際,召開第二屆“中醫藥國際化發展論壇”具有重大意義。
在談到中醫藥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重點工作任務時,于文明強調,一要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學術發展和臨床防治能力不斷提升。傳承是中醫藥發展的根基,創新是中醫藥發展的時代生命活力。創新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術水平和臨床療效,提高防控救治能力。要尊重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做到“傳承師古不泥古、創新發展不離宗”,服務當代常見病、多發病、重大疑難疾病和新發傳染病防治需求。二要堅持互惠互利、共建共享,促進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推動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產學研用一體化,惠及“一帶一路”沿線民眾,整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醫、教、研、產、用資源,推動中醫藥與海外國家現代醫學體系共商、共建交流與合作平臺機制,共享防病治病成果,發揮中醫藥在全球衛生治理中的價值作用,服務世界各國民眾健康福祉。三要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和作用,服務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是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的顯著優勢。要積極推動中醫藥與世界各國醫學合作交流,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和作用,參與所在國防病治病工作,造福世界人民健康,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本次論壇由中華中醫藥學會和人民網、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共同舉辦,中醫藥行業有關專家學者參加,在論壇最后環節,舉行了以中醫藥國際化為主題的圓桌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