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7月16-17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康復醫學會、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等聯合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介入心臟病分會、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臟介入治療與康復專業委員會、海峽兩岸衛生交流協會中西醫結合分會等聯合承辦,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及中日友好醫院協辦的“中華中醫藥學會介入心臟病學分會第七次全國中西醫介入心臟病學論壇”在北京西藏大廈隆重召開。
? ? 開幕式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國辰教授,中國康復醫學會黨委書記牛恩喜教授、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會長王立基教授等分別致辭。
? ?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國辰教授代表中華中醫藥學會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他強調,中醫藥事業上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醫療機構診治心血管疾病的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并指出,分會要積極開展黨建工作,發揮黨的工作小組在學術引領中的關鍵作用,通過學四史活動,明理增信,崇德力行;通過開展黨的工作小組活動,增加分會的凝聚力,向心力;通過開展義診活動、重溫建黨精神等活動,提升分支機構的影響力、引領能力。要積極發揮分會的平臺作用,做好學術交流,促進學科發展,提升醫教研中醫藥學術水平;要注重學術會議的質量,滿足廣大專家的需求,爭取讓每一位專家不虛此行,增強獲得感;要豐富學術交流的形式,線上線下多維度開展活動,廣泛參與,提升專家的參與感;要通過社交媒體積極推廣,吸引更多的專家、科技工作者參會,提升報告專家的成就感。要充分發揮基地作用,大力培養介入心臟病學方面的臨床人才,提升綜合性中醫院的介入心臟病治療水平,促進中西醫的結合發展。要保質保量的完成介入心臟病診療基地的培訓課程,確保參與培訓的醫生都能獲得臨床水平的提升;要及時總結基地培訓經驗,通過分會平臺及時分享,提升基地的管理能力,培訓水平;要做好基地發展規劃,推廣成功經驗,不斷優化診療基地發展,培養更多的中醫藥介入心臟病診療人才。
? ? 會議主席、中華中醫藥學會介入心臟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長王顯教授表示,將中醫藥推廣出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簡化”,抓住方藥的“主癥”,“有是癥,用是方”,簡化辨證論治的過程。同時,希望中西醫專家互相鼓勵、互相學習,進一步促進合作交流,提高中西醫并重的理念,推動中醫胸痛中心學科建設,共同拓展為衛生醫療事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 ? 會議主席、中華中醫藥學會介入心臟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心臟內科主任李憲倫教授表示,中西結合,特別是中西醫結合心臟康復管理,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癥狀,改善患者預后,值得中西醫醫師共同關注和推動。
? ? 本次會議以“堅持疫情防控,堅持中西醫并重,提升防治康復,推動中醫胸痛中心學科建設”為主題,共設有8個分論壇,包括冠脈介入基礎課程、心臟電生理基礎課程、心臟介入論壇、心臟介入與中醫藥論壇、心臟介入與康復論壇、心臟電生理與結構性心臟病論壇、胸痛中心論壇和青年介入醫師論壇,共組織了百余場講座。
?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馬長生教授、北京醫院楊杰孚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周玉杰教授、上海胸科醫院方唯一教授、南方戰區總醫院向定成教授等,作為特邀專家做了主題演講和發言。中華中醫藥學會介入心臟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關懷敏教授、周嘉教授、劉紅旭教授、吳偉教授、安冬青教授、吳永健、施海明教授等,中華中醫藥學會介入心臟病學分會鄧悅教授、李榮教授、林謙教授、王肖龍教授、徐惠梅教授、郭煒華教授等多名專家現場進行講座及主持,共有百余位參會代表共同參加了現場會議,來自海內外及全國各地的在線觀看人次達340余萬。
? ? 全國中西醫介入心臟病學論壇是中華中醫藥學會介入心臟病學分會組織的高水平學術會議,通過搭建溝通平臺,召集我國中醫、中西醫結合、西醫心血管病科專家共聚一堂,鼓勵互相學習,促進合作交流,共同拓展提高,為中醫藥事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介入心臟病學分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