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2年11月26日-27日,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第三十九次學術大會在線上召開。本次大會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流派傳承創新共同體、浙江省中醫藥學會、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承辦。為期2天的線上會議,吸引了近5萬名兒科同道云上相會、共襄盛舉,圍繞中醫兒科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及學科如何高質量發展進行了熱烈交流討論,共收到學術論文165篇、研究生壁報13篇,并匯編形成了論文集。
? ? 國醫大師葛琳儀教授為大會寄語,她希望全國兒科同道弘揚大醫精誠、仁心仁術、懸壺濟世的醫德醫風,共同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更好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做出新的貢獻!浙江省中醫藥學會會長范永升教授致歡迎辭,兒科分會主任委員熊磊教授作年度工作報告。
國醫大師葛琳儀教授為大會寄語
浙江省中醫藥學會會長范永升教授致歡迎辭
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主任委員熊磊教授作年度工作報告
? ? 本次大會以“融合互鑒,護佑嬰童”為主題,設立了1個主論壇及兒科經典、學科建設論壇,肺系、疫病論壇,脾胃、康養論壇,心肝疾病論壇,外治與適宜技術論壇,腎系、生長發育論壇等6個分論壇,并在線設立了研究生壁報展。
? ? 國醫大師丁櫻教授、全國名中醫汪受傳教授、兒科分會第七屆主任委員馬融教授和熊磊教授分別作了《兒童慢性腎臟疾病管理策略》、《學會引領推進中醫兒科學標準化建設》、《胎癇病機考》、《兒科外治法的傳承與創新》大會主旨報告。丁櫻教授提出應積極運用“互聯網+”的方式,建立中醫藥在兒童慢性腎臟疾病中的長期健康管理模式,提高遠期療效、造福患兒;汪受傳教授對中醫兒科近10年來的標準化建設成果及形成方法進行了詳實的總結分析,對今后制定高質量的行業標準提出了建議;馬融教授圍繞兒科疑難疾病“胎癇”的認識及辨治作了詳細講解,并分享了團隊“守正創新、中西融合、科學發展”的治學理念;熊磊教授以兒科熱點領域外治法為切入點,介紹了其歷史沿革、常用方法及創新發展,并展示了團隊創新研發的芳香系列健康產品。
? ? 俞景茂、王素梅、王雪峰、徐榮謙、朱錦善、肖臻、虞堅爾、任獻青教授等40余位專家圍繞兒科學術熱點、學科專科建設及交叉學科前沿,發揮中西醫診療各自優勢,切磋技能技法,為大會奉獻了一場場中西融合、醫文結合、精彩紛呈的學術盛宴。
學術大會全體授課專家
? ? 13位研究生壁報展,令人耳目一新,對拓寬青年學者學術視野、促進學術發展很有啟發作用。
研究生壁報展示及大會論文集
? ?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中醫兒科是中醫藥事業中獨具特色的優勢學科。兒科分會將本著承前啟后、開拓創新的思路,在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學科發展、權威科普、成果轉化等方面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不斷提升中醫兒科學術影響力,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做出新貢獻!
(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