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前沿科技沙龍現場
? ? 3月20日,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前沿科技沙龍(第三期)在清華大學成功舉辦。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衍達,人大常委會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河北醫科大學法醫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叢斌,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肖偉,清華大學副校長李路明,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國辰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本次活動。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國辰致辭
? ? 王國辰在致辭中指出,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精神,定期梳理總結中醫藥研究成果,動態呈現中醫藥學術進展,充分發揮學術團體的學術引領作用,學會自2020年起開展了年度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的遴選和發布工作。開展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前沿科技沙龍,是在發布年度十大學術進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入選項目的深入研究,引導行業內外學者廣泛研討,發揮學會的學術引領作用。網絡藥理學是基于系統生物學的理論,用生物信息學和網絡分析方法對生物系統進行分析,從系統水平研究藥物作用機制、進行多靶點藥物分子設計的新興交叉學科。而中藥復方是在中醫整體觀念、辨證論治思想指導下,依據藥性、藥量、配伍等組成的具有特定主治功效的中藥處方,蘊含了深刻而復雜的科學內涵。網絡藥理學的研究理念與中醫藥學的整體論思想不謀而合,可以被廣泛應用于藥物和中藥活性化合物發現、整體作用機制闡釋、藥物組合和方劑配伍規律解析等方面,為中藥復雜體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李梢教授在網絡藥理學領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主持制定的《網絡藥理學評價方法指南》相關成果入選了2021年度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叢斌講話
? ? 叢斌院士指出,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用單一理論單一技術來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科學問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要破解生命信息在生命體內網絡化傳輸的規律,必須走多學科交叉融合。清華大學擁有強大的科研團隊,擁有開放性包容性的文化,擁有允許科學家自由探索自由發展的氛圍,是醫工結合的最佳園地,是破解中醫藥治療原理的最佳平臺,李梢教授開展的工作就是這方面的典型案例。
? ? 會上,針對多學科交叉、復雜體系解析、網絡藥理學及中醫藥創新發展等主題,王永炎院士、李衍達院士、肖偉院士、李路明副校長分別致辭或進行主題發言。清華大學科研院副院長李水清、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原所長孫曉波研究員、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李學軍教授、軍事醫學研究院毒物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周文霞教授、浙江大學藥學院副院長范驍輝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許海玉研究員、北京交通大學醫學智能研究所所長周雪忠教授、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馮興中教授等四十余位專家學者,圍繞著中醫藥最新學術進展、信息科技與中醫藥的交叉創新等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本次活動由清華大學自動化系主任張濤和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展研究辦公室主任張霄瀟分別主持。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肖偉院士向李梢頒發入選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