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3年4月18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青年委員會承辦的“第二十一期臨床優勢病種系列青年沙龍”在北京成功舉辦,會議主題為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的優勢研討。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國辰、副秘書長劉平,中華中醫藥學會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張霄瀟以及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北京大學醫學部、中日友好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等20余名專家參加了本次沙龍。
? ? 王國辰指出,中華中醫藥學會在開展大規模、有影響力的學術活動的同時,還注重開展小規模、有成效、解決具體問題的會議,逐步開展小切口、發揮大作用,也就是“小切口、大成效”。基于這個考慮,沙龍圍繞優勢病種以及中西醫結合需要而開展,此前已舉辦20期,從組織機制到舉辦模式,再到成果產出,已經形成相對成熟的經驗。對治療相關疾病中中醫、西醫各自有什么優勢,如何融合互補,通過多方探討,為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醫藥衛生健康體系奠定基礎。
? ? 引導發言
? ? 梁海燕:《西醫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的優勢之處與難點》
? ? 圍絕經期綜合征女性群體非常龐大,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基于前期高級別的證據推薦,西醫診療已經形成精準、規范的流程,目前的難點是如何選擇絕經激素治療的時機,以及諸多禁忌癥和慎用情況該如何把握等,其臨床應用和療效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中西醫結合達到更好的臨床效果。
? ?趙林華:《中醫藥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優勢與難點》
? ? 中醫藥在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方面具有特色優勢,尤其擅長改善“潮熱多汗、失眠、情緒煩躁”等臨床癥狀,對骨質疏松癥、肥胖等方面也展示了很好的療效。但是目前圍絕經期綜合征的中醫藥研究還存在一定局限,例如臨床研究周期較短,循證醫學依據較少,還需要開展更多的臨床研究以獲得高質量的證據,需要中醫、西醫、多學科交叉的同仁共同努力開展相關臨床和基礎研究,解決臨床瓶頸問題。
? ? 本次沙龍圍繞圍絕經期綜合征的診療難點和中醫優勢、期待及建議等相關內容展開深入的研討,形成以下基本共識:
? ? 1.對于圍絕經期綜合征,西醫激素替代治療有諸多禁忌癥、慎用情況,臨床應用存在局限性。中醫或者中西醫結合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是有優勢的,值得深入研究。
? ? 2.中醫藥治療的特色是把人作為整體。圍絕經期綜合征的中醫治療可以消除和緩解臨床癥狀和體征,能有效改善潮熱、多汗、失眠、月經紊亂等,并可減輕患者體重、改善骨質疏松,從而提高生活質量,這與中藥的多靶點、多環節作用有關。
? ? 3.中西醫結合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能夠發揮中西醫結合診治的協同作用,避免或減輕不良反應、副作用,突出了個體化精準診療的特點,有效解決了西藥禁忌證患者人群的用藥問題。
? ? 4.中醫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的手段和藥物的種類比較多,但仍缺乏比較系統成熟的圍絕經期綜合征中醫綜合管理方案,相關指南和共識較少。
? ? 5.圍絕經期綜合征未來的科學研究需要多學科人才攜手共同開展。在傳承創新中醫理論基礎上,以確有療效的中醫藥干預措施為切入點,進行頂層設計,開展系列研究。一方面聚焦圍絕經期綜合征的關鍵環節,需要高水平的臨床研究采用循證證據證實中醫藥療效,另一方面需要結合多學科的技術方法,闡釋中醫藥作用機理。
? ? 專家觀點摘記(按發言順序)
? ? 白文佩: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可能以失眠、潮熱、多汗、骨質疏松等為主訴就診,絕經激素治療雖可抑制雌激素波動性下降,但目前尚無針對性治療,而中醫藥辨證論治、個體化治療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仝院士曾提出“態靶同調”的理念,包括宏觀調態與微觀打靶,我們需要找到最特征性的“靶”,使療效評估有更客觀的標準。
? ? 劉新敏:圍絕經期綜合征的近期癥狀主要有月經紊亂、睡眠障礙和情緒不穩定等,中藥、針灸、埋線等方法都有療效。遠期癥狀指在絕經之后,隨著年齡增大,雌激素水平進一步降低,出現的一系列泌尿生殖系統不適,如尿頻、尿急、尿失禁甚至反復的膀胱炎,方選知柏地黃湯、當歸貝母苦參丸等加減。而對于生殖系統萎縮,中醫目前尚無很好的治療辦法,還有骨質疏松等,都是絕經后遠期會出現的主要問題。中醫有很大的優勢,可以用的手段和藥物種類比較多,但仍缺乏比較系統成熟的圍絕經期綜合征中醫綜合管理方案。
? ? 秦麗華:圍絕經期綜合征可通過雌激素治療,改善患者體內激素水平,緩解癥狀,然而利弊很多。中醫治療強調個體化,同樣是潮熱,辨證的時候可能也用不一樣的方,難度更大,而且圍絕經期癥狀復雜,僅用一方治療不可行,療效評估也難統一。我認為中醫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建立模型,將來對疾病的認識、治療方面可能會有更好的發展。
? ? 和? 芳:目前的中藥新藥研發,強調要建立中醫藥理論、人用經驗、臨床實驗的“三結合”中藥注冊審評證據體系。中成藥是較為理想的藥物形式,能在臨床上更廣泛使用。仝院士總結了很多圍絕經期綜合征治療的經驗,建議可以在綜合調理圍絕經期綜合征,或者針對該疾病某個癥狀的中成藥進行開發。
? ? 商? 敏:激素治療的指征是有適應證,沒有禁忌證,且患者有意愿使用,需要同時滿足上述條件。激素治療雖然非常有效,但是對于有禁忌證的患者人群,例如乳腺癌患者不能使用,中藥、針灸治療都可能是很好的選擇。
? ? 馬? 堃:對于女性婦科生殖內分泌失調,中藥治療通過多靶點、多環節,發揮整體調節作用,可以消除和緩解臨床癥狀和體征,而且遠期療效更為理想。我們從1989年開始這方面的研究,30多年遠期安全性的研究發現中藥干預很有優勢。中西醫結合治療療效確切,有獨特的優勢,還能發揮中西醫結合診治的協同作用,減輕不良反應、副作用,突出了個體化精準診療的特點,有效解決了西藥禁忌證患者人群的用藥問題。在激素治療相對禁忌證方面,包括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子宮內膜異位癥等,中西醫結合能夠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協同攻關,在圍絕經期綜合征方面多做工作。
? ? 連鳳梅:目前仍使用西醫的評價體系,符合中醫藥特色的臨床評價體系非常缺乏,圍絕經期方向常用的也只是評分量表。圍絕經期綜合征首選的藥物就是小劑量的雌激素,它的作用靶點很明確,而中醫藥在調和陰陽平衡的過程中,可能不是特別專注于雌激素水平,因此,使用評分量表評價的療效看不到很明顯中醫藥的特征。另外,中成藥臨床評價的循證證據也非常少,尤其是高質量的循證證據。中醫臨床實踐指南中一個證型僅推薦一個中成藥,也許是證據很少,也可能是證據尚未被認可,圍絕經期綜合征的中成藥還需要更多的循證醫學證據。
? ? 周桂榮:中成藥的上市研究要持續做,但是怎么做,包括方法學,包括著眼點,包括到底解決哪些問題,還有很多很長的路要走。我們特別期待在圍絕經期綜合征這個疾病領域,與各位專家從轉化的角度,把臨床有確切療效的處方帶入早期研究階段,能夠開發更多有特色有側重點的產品,給患者呈現一套治療方案。
? ? 賴愛鸞:中藥的療效神奇,一直把它放到“神”,而沒有把它真正化成“實”,就像雌激素作用于各個靶點,身體部位和受體結合發揮作用。很多中藥能夠調節補腎,最后作用到人體,還是一個卵巢,或者通過哪個途徑調動卵巢,卵巢或許是激素分泌增加,雌激素分泌增加,或者降低了FSH,或許激活了卵泡,里面的環節如何證實,還需要開展更多的動物實驗,或者從臨床病例中確有療效的藥物中提取,深入探索,以揭示它的奧秘。
? ? 滕秀香:我認為中醫、西醫是兩個不同的系統,中醫是對人的整體臟腑氣血的調整,更看重整體的狀態改變,整體的氣血調和。而西醫認識圍絕經期綜合征的機制是缺乏雌激素,補充雌激素,相應的癥狀也可改善。所以,中醫和西醫出發點、角度和系統雖不同,但最終目的都是改善生活質量。圍絕經期綜合征的根本病機是腎的陰陽失衡,治療的基本原則是恢復腎的陰陽平衡,如果想開發中成藥,向國際推廣,就要抓住共性的病機做相關研究。
? ? 李宏田:標準化的臨床研究是中醫科學化繞不過的臨床路徑。對于西醫,激素治療是金標準。我建議中醫的后續研究可以考慮采用一些特殊性的RCT,并不一定要證實超越激素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用激素治療,效果立竿見影,從源頭改善,但我們不能忽視對于一些高風險人群也會有潛在的風險,中醫藥治療可能有臨床獲益。因此,在推進圍絕經期綜合征的研究時,對于一些慎用激素的人群,可以考慮采用中藥不差于激素治療的非劣效設計。
? ? 馬小娜:中醫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有優勢,在圍絕經期這個階段,中醫藥通過多靶點、多途徑發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緩絕經的時間。中藥是復方制劑,可能不同的藥物成分作用在不同的靶點,同樣能夠起效。目前中醫藥在機制方面的研究尚不明確,研究方法也有待多學科交叉進行攻關。
? ? 方子寒:關鍵科學問題,集中到圍絕經期綜合征的時候,無論中醫、西醫都有各自的優勢和難點,但是能否集中在病種發生發展的某個階段或某個環節。圍絕經期綜合征不同期的病人都有特異性的癥狀,并且還有自身的適用人群,集中到這樣一個關鍵環節,也就是某一類適用人群或者是某一個發生發展階段,甚至某一個分期的疾病上,在激素的基礎治療上疊加了中醫藥干預,通過使用中醫能降低不良反應,提高療效,甚至激素使用面臨的問題,通過中醫藥的科研發現解決的辦法。通過科技創新來解決中、西醫在臨床上遇到問題的關鍵環節,做成范式,推動整個行業的科研研發。
? ? 張? 偉:按照分病、分類、分期、分證來看整個圍絕經期綜合征的變化,橫向來看有時間軸,縱向來看有分類分期分證,我們要考慮把圍絕經期綜合征怎么框到這個大的框架下,可以請公衛的專家幫忙做頂層設計,更好地把這些人群精準地分類。從整個“新冠”的診療過程來看,中醫可以做到“眾人一方”,前提就是一定關注到特定階段的病機。加強多學科交叉的假設和驗證,提供更高級別的科學證據。
? ? 仝小林
?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女性的圍絕經期綜合征是從生育期邁向老年期的過渡,是走向衰老的必經階段,因為激素水平發生了變化,所以內分泌科、婦科臨床上都經常遇到這個階段的患者。在門診上患者其實很少愿意使用激素,而中醫在圍絕經綜合征改善潮熱、多汗等方面有很好的療效。尋找更年期綜合征患者的共性和規律,抓住核心病機,才能研發出有效中藥,并開展相關循證醫學研究進行療效探索。在療效評價體系方面,中醫和西醫應該是盡量統一的,無論客觀指標,即“標靶”,還是調理的“態”。用中醫思維考慮問題,對現代醫學研究也是有指導價值的。中醫歸納的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腎陰陽兩虛和陰虛火旺證,其內在的機制是什么,都值得進一步探索,中醫對圍絕經期綜合征的“態”的認識是對現代醫學很好的補充。另外,中醫研究的過程中,也要善于轉化中醫的語言,使大家更容易理解,從而促進中醫、西醫相向而行,融合創新。
? ? 參會專家名單
? ? 【中華中醫藥學會】
? ? 王國辰??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 ? 劉? 平??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
? ? 張霄瀟?? 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展研究辦公室主任兼青委會主委
? ? 郭繼華?? 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展研究辦公室
? ? 莫? 美?? 中華中醫藥學會青年委員會副秘書長
? ? 【特邀點評專家】
? ? 仝小林??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
? ? 【召集專家】
? ? 趙林華??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代謝病研究所副所長
? ? 【西醫專家】
? ? 白文佩??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
? ? 梁海燕?? 中日友好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科主任
? ? 商? 敏?? 首都醫科大學友誼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
? ? 賴愛鸞?? 首都醫科大學復興醫院,主任醫師
? ? 【中醫專家】
? ? 劉新敏??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婦科,主任醫師
? ? 馬? 堃??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婦科,主任醫師
? ? 滕秀香?? 北京中醫醫院婦科,主任醫師
? ? 馬小娜??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婦科,副主任醫師/科主任
? ? 張? 偉?? 西安市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
? ? 【交叉學科專家】
? ? 連鳳梅??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GCP辦公室負責人
? ? 秦麗華?? 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教授
? ? 李宏田?? 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 ? 方子寒?? 中華中醫藥學會青年委員會委員
? ? 【產業專家】
? ? 和? 芳?? 北京創立科創醫藥技術開發公司總經理
? ? 周桂榮?? 天士力研究院總監
? ? ?延伸閱讀——本期召集專家簡介
? ? 趙林華,女,醫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代謝病研究所副所長,仝小林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負責人,中華中醫藥學會方藥量效研究分會主任委員,世界中聯方藥量效研究專業委員會會長,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訪問學者,全國中醫藥創新骨干人才,長白山特聘領軍人才,《中醫科學雜志》(英文)青年編委,《世界中醫藥》(英文)青年編委。以第1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共114篇,其中SCI收錄45篇。參編論著20部,其中作為主編2部、副主編8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