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3年6月9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上海中醫藥大學、岳陽醫院、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脾胃病研究所、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共同承辦的第五期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前沿科技沙龍在上海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成功舉辦。本期沙龍的主題是以克羅恩病等為例探討中醫藥治療慢性難治性疾病的特色與優勢。中華中醫藥學會原副秘書長劉平、發展研究辦公室主任張霄瀟,山東中醫藥大學原校長高樹中,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黨委書記鄭莉,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所長吳煥淦、副所長劉慧榮等專家出席會議。會議由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李福倫主持。
? ? 吳煥淦教授認為,克羅恩病是一種慢性、反復發作的炎癥性腸病,可影響消化道的任何部分,其主要癥狀包括腹痛、腹瀉和體重減輕。目前臨床治療克羅恩病的藥物(如氨基水楊酸、糖皮質激素、免疫調節劑和生物制劑等)的療效不理想,部分藥物價格高昂,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大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患者對TNF-α抑制劑存在不應答,或隨著時間的推移失應答。而中醫藥采用針藥結合的治療手段對藥物不響應的輕中度活動性克羅恩病患者療效明確。針對該問題開展多中心、隨機、單盲、安慰針平行對照實驗,結果證實針灸可以有效誘導和維持活動性克羅恩病患者的緩解與增加腸道抗炎菌數量、增強腸道屏障等。相關論文發表在eClinicalMedicine等國際知名權威期刊。
? ? 徐漢辰教授介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和肥胖已經成為全球流行的慢性疾病,影響人們的生活健康。在中醫經典理論的指導下,上海中醫藥大學季光教授團隊創造性地將苓桂術甘湯應用于脾陽虛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治療中,開展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證實苓桂術甘湯可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脾陽虛證患者的胰島素抵抗,首次提供了苓桂術甘湯治療現代慢病的循證醫學證據。同時,針對埋線治療肥胖缺乏高質量臨床證據的不足,其研究團隊開展了穴位埋線干預超重肥胖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為埋線控制體重的療效和安全性提供了高級別的循證證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Frontiers of Medicine上。
? ? 劉慧榮教授介紹,自上述研究入選“2022年度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以來,中醫藥治療克羅恩病等慢性難治性疾病獲得業界同行的廣泛關注,江蘇省鹽城市中醫院等多個單位主動與課題組聯系尋求合作,為深入地開展中醫藥治療克羅恩病提供了更充分的臨床病例和生物樣本,為中醫藥治療慢性難治性疾病產出高質量研究成果奠定了基礎。
? ? 高樹中教授指出,中華中醫藥學會遴選發布的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充分展示了中醫藥領域最新最有價值科研成果,貼合臨床實際,回答臨床問題,引領中醫藥科技創新的方向。同時勉勵年輕中醫藥學者,要“讀經典、篤臨床、精科研”,發揚團隊精神,引領科研創新,真正做到中醫藥傳承創新,講清楚,說明白中醫藥療效。
? ? 會上,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范建高、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脾胃病研究所副所長徐漢辰、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臨床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王珂、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所長吳煥淦分別做了相關學術的報告。
?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