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2月26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辦公室在國家心血管病中心聯合發布了《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和《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手冊》。出席發布會的領導有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常繼樂局長、吳良有副局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基層衛生健康司聶春雷司長、高光明副司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趙文華副司長、吳凱處長,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胡盛壽院士,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江蘇省中醫院黨委書記方祝元教授等,發布會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樊靜教授主持,線上與線下共計約30萬人參會。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常繼樂局長致辭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基層衛生健康司聶春雷司長致辭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趙文華副司長致辭
國家基層高血壓管理辦公室李靜發布并介紹指南
??? 從2020年8月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中華中醫藥學會多次組織專家研究討論制定《基層高血壓中醫藥防治指南》,委托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江蘇省中醫院黨委書記方祝元教授牽頭組織專家開展文獻調研、現場討論、問卷調查、指南撰寫等工作,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和中華中醫藥學會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下,2020年12月完成定稿,提交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中心。本著中醫干預高血壓“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已變防衰”的指導思想,在《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中首次增加了“高血壓與中醫藥”的重要章節,內容包括高血壓的中醫經典方劑辨證論治、中醫特色適宜技術、傳統運動方法、中醫綜合調理等內容。中醫經典方劑辨證論治按照中醫傳統理論推薦經典名方及確有臨床療效,并積累了一定的循證醫學證據的中成藥;中醫特色適宜技術推薦了包括針灸、推拿、耳穴貼壓、穴位貼敷、刮痧、中藥代茶飲、體質調攝等中醫特色方法,傳統運動方式推薦了太極拳和八段錦。本部分內容的制定基于中醫經典理論和循證醫學證據證明確有降壓療效的原則,突出中醫藥簡、便、驗、廉的特點,適合社區醫生使用。
??? 發布會上,專家認為,高血壓是我國人口致死致殘的第一原因,是我國醫療負擔的第一大戶,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目前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人群約為3億。我國高血壓存在“三高、三低”的特點,即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低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高血壓導致的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為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高血壓不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慢病問題,同時也是影響國家經濟、社會全局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開展高血壓健康管理是滿足群眾健康需求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舉措,是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必然要求。
??? 基層是高血壓的主戰場,早在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部署了“探索建立高血壓診療服務管理模式”這一重點工作,《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管理辦法》也提出,優化中西醫慢病管理模式,將中醫治未病思想融于慢病管理中,加強與社區、周邊縣市醫院合作,建立高血壓診治網絡平臺。2019年,國家發布《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明確實施以“高血壓”為重點的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因此,應積極提高基層高血壓的管理水平,為我國整體高血壓防控提供重大保障。
??? 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中醫藥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文件指出,應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堅持中西醫并重,打造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衛生健康發展模式。隨著越來越多中醫藥治療高血壓靶器官損害方面循證醫學的證據出現,尤其在降低“三高”、改善癥狀、延緩并發癥、改善高血壓靶器官損害、提升高血壓達標率等方面的優勢,得到國內外同行的認可。
??? 《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中醫牽頭人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江蘇省中醫院黨委書記方祝元教授表示,下一步,中華中醫藥學會擬成立的基層高血壓防治專家指導委員會將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和中華中醫藥學會的指導下,積極發揮中醫藥的獨特療效優勢,開啟高血壓在醫院治療轉變為社區綜合干預的新局面。優化中西醫慢病管理模式,加強與社區溝通交流,建立高血壓診治網絡平臺,打造高血壓慢病管理綜合示范區,整合全國中醫藥防治高血壓領域的專家形成合力,圍繞《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的中醫藥具體內容,開展培訓、宣傳、監督和評估等工作,加強在全國基層的推廣應用,提升基層醫院高血壓“守門員”的能力,推動高血壓慢病管理同質化、規范化、標準化。同時加強高血壓防治的研究,提煉中醫療效數據,積累中醫循證證據,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進一步提升我國高血壓的整體管理水平,為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提供健康血壓、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