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中華中醫藥學會團體標準項目《兒童厭食中醫臨床診療指南(修訂)》專家論證會議在線上順利召開,本指南由上海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薛征牽頭起草。國醫大師、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丁櫻,南京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汪受傳、趙霞,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馬融,云南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熊磊,上海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虞堅爾,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王雪峰,中華中醫藥學會標準化辦公室負責人蘇祥飛,以及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中醫、西醫兒科專家及指南工作組共計33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崔霞主持。
? ? 蘇祥飛介紹了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類臨床指南制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項,表示將大力推進標準化工作,將標準化作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薛征介紹了《兒童厭食中醫臨床診療指南(修訂)》的制定背景、流程等前期工作,匯報了草案修訂的內容。
? ? 會議圍繞《兒童厭食中醫臨床診療指南(修訂)》草案框架和內容展開充分論證。丁櫻對指南中診斷及證型的更新予以肯定,特別提出要進一步完善中成藥使用范圍,發揮中成藥便捷治療優勢;汪受傳表示指南制定必須遵循標準化流程,梳理臨床問題、突出中醫特色的文獻證據分級標準、厭食診斷的中醫量化方式值得研究,中醫兒科指南的制定也要體現對“前沿”的思考;馬融提出中醫指南的制定需同西醫接軌,互相借鑒、互為參考,中成藥對于適應癥、用藥時間、用藥療程、中醫治療的作用還可挖掘、細化、延伸,做到言之有物、具體明晰;王雪峰強調提高中醫外治法操作規范性的同時應更貼近臨床,并針對皮內針使用等具體問題提出指導性建議;虞堅爾針對膳食攝入量評估提出修訂意見;熊磊表示要注重服務于基層臨床工作,在“循證為主、共識為輔”思想的指導下,中醫兒科診療指南制定將更立足特色、源于循證、用于臨床、指導決策。
? ? 與會專家還針對指南的其他事項進行了深入探討,并投票表決指南更新的關鍵內容。專家一致認為,本指南以切合當前厭食治療臨床實際應用為原則,新增的部分內容既是臨床常見且有效的中藥,尤其突出厭食的中醫診療特色,將為兒童厭食中醫臨床實踐、診療規范和質量評價提供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