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渤海之濱,白河之津。金秋時節,碩果累累。2024年9月6日-8日,在中華中醫藥學會婦科分會成立40周年之際,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婦科分會、天津中醫藥學會婦科專業委員會承辦,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協辦的“中華中醫藥學會婦科分會第二十三次學術年會”在天津成功召開。本次年會以“傳承·創新·引領”為主題,設有1個主旨論壇、5個分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600余名專家學者、代表參加會議。大會同時進行線上直播,累計觀看達3萬余人次。
會議現場
? ? 開幕式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通過視頻致辭。國醫大師劉敏如,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肖偉,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陳俊峰,天津市衛健委副主任于春泉,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尤昭玲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羅頌平教授,河北中醫藥大學杜惠蘭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中藥霧化吸入性制劑研發中心主任葉祖光,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部主任莊乾竹,天津市中醫藥學會會長李慶和,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書記張艷軍,中華中醫藥學會婦科分會主任委員趙瑞華等出席開幕式。
? ? 張伯禮充分肯定了婦科分會對中醫婦科發展的推動作用,對婦科分會首屆主任委員哈荔田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寄語中醫婦科所有與會工作者緊跟時代步伐,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力爭攻克更多醫學難題,開創中醫婦科更加美好的未來。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
? ? 陳俊峰、于春泉、李慶和、張艷軍、趙瑞華分別致詞,對婦科分會發展取得的成績予以肯定,并對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中醫婦科創新發展提出了意見建議。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陳俊峰致辭
天津市衛健委副主任于春泉致辭
天津市中醫藥學會會長李慶和致辭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書記張艷軍致辭
中華中醫藥學會婦科分會主任委員趙瑞華致辭
? ? 主論壇環節,國醫大師劉敏如作題為《學會專委會引導學術發展的重要性》的報告。肯定了學術委員會通過制定學術規范、組織學術交流、推動學科建設、促進國際合作等方式發揮的關鍵作用,鼓勵婦科分會繼續堅持學術特色,守正創新。
國醫大師劉敏如作報告
? ? 黃璐琦院士作題為《中醫優勢專科建設的思考》的報告。他指出,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建設是引領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中醫院要通過實施“四專”戰略(專科、專病、專家、專藥),搭建數據平臺,建立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為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黃璐琦院士作報告
? ? 肖偉院士作題為《中藥復方功效物質研究與實踐》的報告。他提出構建中藥創新研究關鍵技術體系,加快推動中藥新藥研發和上市品種升級,促進中藥國際化創新與發展。
肖偉院士作報告
? ? 葉祖光教授作題為《中藥新藥研發的新政策、新進展—中藥注冊新規定之解讀》的報告。他從中藥創新藥、中藥改良型新藥、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同名同方藥4個方面全面解讀了中藥注冊新規定,為與會人員帶來啟發。
葉祖光教授作報告
? ? ?尤昭玲教授作題為《IVF-ET中醫融入式全過程診療策略》的報告。她深入介紹了融入式診療干預思考的背景、中西醫融合的核心技術與路徑、融入式診療的中醫策略,進一步闡釋了中醫在IVF-ET中的全過程診療策略。
尤昭玲教授作報告
? ? 羅頌平教授作題為《從守正創新談中醫傳承與學科、專科建設》的報告。她以守正創新為切入點,提出了中華文化是中醫學發展的土壤,學科文化是醫療團隊的基因,要努力實現兩者的有機融合,以學科文化建設促進團隊成長。
羅頌平教授作報告
? ? 分論壇包括5個板塊。“名醫傳承分論壇”通過分享婦科名老中醫寶貴臨證經驗,深度探討學術流派傳承創新發展;“創新科技分論壇”圍繞疾病與技術研究進展、標準化建設、中醫理論創新等前沿議題,探討中醫在婦科疾病診療中的最新進展;“健康熱點及適宜技術分論壇”圍繞當下健康熱點,探討中醫適宜技術的推廣應用;“青年分論壇”通過青年醫師典型醫案交流、中醫婦科科研創新探討,碰撞智慧火花;“成果轉化分論壇”圍繞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探討中醫藥新產品的研發思路、轉化策略。
名醫傳承分論壇
創新科技分論壇
健康熱點及適宜技術分論壇
青年分論壇
成果轉化分論壇
? ? 會議期間,還進行了婦科分會第七屆委員會增補工作。
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部莊乾竹宣讀名單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陳俊峰頒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