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舉辦2025中韓、中日中醫藥學術研討會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有關專家:
? ? 為深入貫徹落實《推進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21—2025年)》等有關文件精神,加快中醫藥開放發展,積極參與全球衛生健康治理,深化中醫藥國際交流合作,我會將于2025年7月上旬分別與韓國大韓韓醫學會在韓國光州共同舉辦“第二十七屆中韓中醫藥學術研討會”、與日本日中中醫藥健康協會在日本東京共同舉辦“中日方藥量效研究及臨床案例學術論壇”。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 ? 一、會議時間
? ? 2025年7月上旬(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 ? 二、會議地點
? ? 韓國光州、日本東京
? ? 三、會議內容
? ? 分別邀請中國、韓國、日本傳統醫藥領域專家學者圍繞“未來傳統醫藥的作用”、“方藥量效研究及臨床應用”、“中西醫融合發展路徑與前景”等議題開展交流研討,展示傳統醫藥在理論研究、臨床實踐、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最新進展。
? ? 四、征文要求
? ? 征文內容請參考會議內容,論文要求在3000字以內,并附500字以內的中、英文摘要,請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及職稱;請將論文電子版發送至郵箱:zyyxhgjb@163.com,電子郵件標題命名為“2025中韓、中日中醫藥學術研討會會議征文+姓名+工作單位”。所有來稿經專家審閱后,符合要求的論文將被編入大會論文集。
? ? 征文截稿時間:2025年4月30日。
? ? 五、會議報名
? ? 會議注冊費500美元,往返國際旅費以及在韓、日期間費用自理,如需了解相關信息,請與中華中醫藥學會國際交流部聯系。請于2025年4月30日前將“擬派出國(境)人員情況表”發送至郵箱zyyxhgjb@163.com,郵件標題命名為“2025中韓、中日中醫藥學術研討會報名+姓名+工作單位”。
? ? 六、聯系方式
? ? 中華中醫藥學會國際交流部
? ? 聯系人:劉詩韻、閆錚
? ? 聯系電話/傳真:010-64206805
? ? 電子郵箱:zyyxhgjb@163.com
? ? 附件:擬派出國(境)人員情況表
中華中醫藥學會
2025年3月26日
]]>關于召開“第二十一屆國際絡病學大會暨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分會換屆選舉會議”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有關專家:
? ?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搭建中西醫協同發展的學術平臺,促進中醫絡病學高質量發展,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的“第二十一屆國際絡病學大會暨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分會換屆選舉會議”將于2025年2月21日—23日在上海召開。大會將圍繞“傳承、創新、開放、融合”的主題開展學術交流,充分展示絡病理論研究取得的最新進展,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提升絡病理論和中醫藥學的國際影響力,促進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和海內外中醫藥學術的交流與合作,助力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做出學會貢獻。現將會議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 ? 一、會議時間
? ? 2025年2月21日—23日(21日全天注冊、20:00—21:30舉行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分會換屆選舉會;22日—23日會議)。
? ? 二、會議地點
? ? 上海國際會議中心(上海市浦東新區濱江大道2727號)。
? ? 三、參會人員
? ? (一)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分會第五屆委員會委員、青年委員候選人。
? ? (二)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腦血管病、糖尿病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
? ? 四、組織機構
? ? 主辦單位:中華中醫藥學會等
? ? 承辦單位: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分會等
? ? 五、會議主題
? ? 傳承 ?創新 ?開放 ?融合
? ? 六、會議內容
? ? 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絡病理論創新轉化研究核心專家,圍繞防治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疾病、糖尿病、前列腺疾病、腫瘤、過早衰老等開展學術交流。
? ? 七、會議費用
? ? 大會免收會議費,特邀人員住宿、差旅、用餐等費用由會議承擔。
? ? 八、注意事項
? ? (一)參會者請于2025年2月10日前將電子版回執發送至郵箱:luobinglab@sina.com。
? ? (二)根據《中華中醫藥學會分支機構管理辦法》,分會委員候選人、青年委員候選人須參加換屆會議,無故不參會者視為放棄候選資格,本屆委員、青年委員如要成為新一屆候選人必須重新填寫委員、青年委員候選人推薦表。
? ? (三)按照學會有關規定,分會委員候選人必須是中華中醫藥學會會員,未入會者請辦理入會手續,會員查詢及入會程序請關注“中醫藥會員之家”微信公眾號或咨詢會員服務部(010-64298551),未入會者視為放棄委員候選人資格。
? ? 九、聯系方式
? ? 聯系人:湯小茜 ?15081049586
? ? 聯系郵箱:luobinglab@sina.com
? ? 附件:參會回執
?????????????????????中華中醫藥學會
??????????????????????2025年1月22日
]]>? ? 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國醫大師王慶國,國醫大師葛琳儀,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余海洋,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陳俊峰,浙江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黃文秀,義烏市委常委、副市長楊獻等出席開幕式。
? ? 王慶國表示,本次大會將引導更多的同仁學習和研究朱丹溪學術思想并運用于臨床實踐,讓朱丹溪的學術思想和中醫藥文化不斷發揚光大,煥發出新的活力。
王慶國致辭
? ? 葛琳儀為大會發來視頻賀詞,希望更好地傳承朱丹溪醫術,擦亮浙派中醫朱丹溪學術品牌,更好地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葛琳儀致辭
? ? 陳俊峰對朱丹溪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堅定中醫藥文化自信,深刻認識中醫藥作為重要的多元資源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多重時代價值;二是推進中醫藥高地建設,充分挖掘丹溪學派在雜病診治和養生壽老等方面的優勢,著力發展中醫藥服務和大健康產業;三是擴大朱丹溪中醫藥文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打造國際品牌。
陳俊峰致辭
? ? ?楊獻表示,希望通過交流合作加快推進朱丹溪中醫藥文化國際化、現代化、產業化進程。
楊獻致辭
? ? ?黃文秀表示,丹溪學派一直是浙江中醫藥大學教學和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學校堅持深化內涵建設,大力培養卓越的中醫藥人才,全力助推中醫藥高質量建設。
黃文秀致辭
? ? 開幕式上還進行了授牌、簽約和拜師儀式,通過多方攜手、緊密合作、師道傳承、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推動朱丹溪中醫藥文化繁榮發展。
? ? 主題報告中,國醫大師王慶國,全國名中醫范永升、王坤根、連建偉、陳意等從學術、文化等多維度深入挖掘、整理、繼承、發展丹溪學派的理論體系與文化傳承,帶來新的啟迪。
主題報告
? ? 與會專家學者還圍繞朱丹溪中醫藥文化的活態傳承展開圓桌討論,深入探討朱丹溪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之道。
圓桌會議
? ? 浙江省中醫藥學會已連續8年開展“浙派中醫·朱丹溪”學術研討會,并于2017年推出以丹溪學派為首的十大浙江學術流派。今年共同召開此次大會,進一步傳承弘揚了朱丹溪學術思想,擦亮了“浙派中醫·朱丹溪”中醫藥品牌,推動了朱丹溪中醫藥文化交流傳播和高質量發展。
]]>活動現場
? ? 中華中醫藥學會監事長曹正逵,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副總編輯王君平,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院長晏軍,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創新共同體主席黃金昶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
?中華中醫藥學會監事長曹正逵致辭
? ? 曹正逵表示,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創新共同體在腫瘤防治領域取得積極成果,希望以本次大會為契機,繼續吸納各方智慧,匯聚多方資源,發揮中醫藥“辨證施治”、“調治結合”的優勢,攜手為推進中醫腫瘤學的進步貢獻力量。
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創新共同體主席黃金昶致辭
? ? 黃金昶對陽光腫瘤大會的發展進行了回顧和展望,表示將進一步加強針灸腫瘤的臨床實踐與研究,提供高質量循證證據,共同推動針灸腫瘤學術領域的繁榮發展。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院長晏軍致辭
? ? 晏軍充分肯定了黃金昶團隊針藥聯合改善低位直腸癌患者保肛控便研究工作,期待參會專家在針灸腫瘤領域深入交流,形成更多成果。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副總編輯王君平致辭
? ? 王君平從政策環境、語境、數字場景三個方面分析了中醫在腫瘤防治方面的機遇,表示中醫藥在腫瘤防治領域的高質量發展值得期待。
活動現場
? ? 在學術交流環節,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主席劉保延教授以“針灸在腫瘤康復中的臨床應用與研究進展”為題分享了針灸在腫瘤康復中最新的臨床經驗。教育部中醫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谷曉紅教授圍繞“名醫傳承新范式構建及其研究實踐”介紹了名醫傳承新路徑。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吳煥淦教授以“艾灸在腫瘤相關癥狀中的應用研究”為題介紹了艾灸在腫瘤相關癥狀中的優勢及應用前景。
? ? 此外,世中聯臍針專委會副會長路玫教授、解放軍總醫院中醫學部針灸科主任關玲教授、世中聯腫瘤精準醫學專委會會長李琦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創新聯盟主席黃金昶教授等分別圍繞針灸治療放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癥、麥粒灸輔助治療腫瘤、生物節律與腫瘤轉移研究、針藥聯合治療腫瘤等主題,多角度、多元化展現相關臨床實踐與研究成果。
? ? 陽光腫瘤醫學大會已成功舉辦七屆,學術影響力不斷提升。中華中醫藥學會作為國內成立最早、影響力廣泛的權威中醫藥學術團體,將繼續搭建多層次、跨學科、國際化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平臺,深化有關領域專家交流與合作,推動融合創新,為促進中醫腫瘤傳承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關于舉辦“朱丹溪中醫藥文化發展大會”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有關專家:
? ? 為進一步傳承弘揚朱丹溪學術思想,推動朱丹溪中醫藥文化交流傳播,擦亮“浙派中醫·朱丹溪”中醫藥品牌,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浙江省中醫藥學會、浙江中醫藥大學和浙江省名中醫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朱丹溪中醫藥文化發展大會”將于2024年11月1日—3日在義烏市舉辦。會議將邀請省內外知名專家作主題報告。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 ? 一、組織架構
? ? 主辦單位:中華中醫藥學會
? ? ? ? ? ? ? 浙江省中醫藥學會
? ? ? ? ? ?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 ? ? ? ? ? 浙江省名中醫研究院
? ? 承辦單位:義烏市中醫藥學會
? ? ? ? ? ? ? 義烏市中醫醫院
? ? 二、會議主題
? ?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全力推動朱丹溪中醫藥文化高質量發展。
? ? 三、會議內容
? ? (一)開幕式。
? ? (二)邀請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等知名專家做主旨報告。
? ? (三)“朱丹溪中醫藥文化高質量發展”圓桌交流。
? ? (四)參訪交流活動。
? ? 四、會議時間
? ? 2024年11月1日—3日(1日報到,2日全天—3日上午會議及活動,3日下午離會)。
? ? 五、會議地點
? ? (一)報到、住宿地點:義烏海洋酒店(浙江省義烏市福田路99號,聯系電話:0579-85189050)。
? ? (二)會議地點:浙江省義烏市義烏國際博覽中心新聞發布廳(浙江省義烏市宗澤東路59號)。
? ? 六、參會對象
? ? 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及研修人員、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繼承人、浙江省中醫藥傳承與創新“十百千”人才工程(杏林工程)各類優秀人才、浙江省名老中醫專家傳承工作室成員、省級中青年臨床名中醫、浙江省基層名中醫、浙江省各地市中醫藥學(協)會會長、秘書長、浙江省中醫藥學會專科分會委員、中醫藥行業人士、社會各界人士。
? ? 七、會議費用
? ? 本次會議免收注冊費,食宿由大會統一安排,餐費由大會承擔,住宿、交通費用自理。
? ? 八、會議管理
? ? (一)報名回執
? ? 本次會議實行網上預約報名,參會代表務必于10月25日前掃描下方報名二維碼填寫回執。
? ? (二)直播通道
? ? 本次會議開通線上免費直播,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同步觀看。
? ? 九、聯系方式
? ? (一)義烏市中醫藥學會
? ? 聯系人:吳雪艷、何增
? ? 電 ?話:15705899624、15727936586
? ? (二)浙江省中醫藥學會
? ? 聯系人:樓彥
? ? 電 ?話:17826867073
? ? (三)中華中醫藥學會
? ?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櫻花園東街甲4號
? ? 聯系人:劉詩韻、閆錚
? ? 電 ?話:010-64206805
? ? 附件:會議日程
中華中醫藥學會
2024年10月12日
]]>關于舉辦“第七屆陽光腫瘤醫學大會”的通知(第二輪)
各有關單位、有關專家:
? ? 為進一步促進針灸腫瘤臨床診療能力提升,推動針灸腫瘤領域的創新發展和腫瘤專科人才隊伍建設,由中華中醫藥學會、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共同主辦的“第七屆陽光腫瘤醫學大會”(原全國陽光腫瘤論壇)定于2024年11月1日—3日在北京舉行。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 一、組織機構
? ? 主辦單位:中華中醫藥學會
? ? ? ? ? ? ?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 ? 承辦單位: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創新共同體
? ? ? ? ? ? ? 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腫瘤研究所
? ? 支持單位:華佑眾生(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 ? ? ? ? 江陰天江藥業有限公司
? ? 二、會議時間
? ? 2024年11月1日—3日(1日9:00—19:00報到,2日會議,3日離會)。
? ? 三、會議地點
? ? 北京北辰五洲皇冠國際酒店(北京市朝陽區北四環中路8號)。
? ? 四、會議主題
? ? 針藥圓融,中西匯通。
? ? 五、會議內容
? ? 邀請針灸、腫瘤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對研究前沿、熱點進行剖析,分享臨床診療經驗,圍繞針灸腫瘤科研思路與方法展開研討,促進針灸腫瘤專科發展。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創新共同體增補委員并頒發聘書。
? ? 六、授課專家及內容
? ? 劉保延——針灸在腫瘤康復中的臨床應用與研究進展
? ? 谷曉紅——名醫傳承新范式構建及其研究實踐
? ? 吳煥淦——題目待定
? ? 李志剛——從評審的角度解析自然基金申報和撰寫策略
? ? 關 ?玲——麥粒灸輔助治療腫瘤
? ? 路 ?玫——針灸治療放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癥的臨床與機理研究
? ? 李 ?琦——天人相應:生物節律與腫瘤轉移
? ? 李桂東——醫養結合治療甲狀腺癌
? ? 羅 ?愚——乳腺癌針刺舉隅
? ? 黃金昶——針灸腫瘤心法
? ? (排名不分先后)
? ? 七、會議注冊
? ? 注冊費1200元/人,繳費請掃描下方二維碼。本次會議食宿、交通費用自理。
? ? 八、會議征文
? ? (一)征文內容
? ? 1.針灸腫瘤診治研究。
? ? 2.針灸腫瘤科研前沿。
? ? 3.腫瘤名家經驗分享。
? ? 4.其他關于針灸腫瘤的相關研究。
? ? (二)征文要求
? ? 1.稿件應為未在國內外各級刊物上公開發表的論文,論文要有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數據準確。
? ? 2.來稿請附500字以內摘要及5000字以內全文,包含:題目、單位、郵編、作者姓名、摘要、正文等,并注明作者的姓名、單位、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及電子郵箱等;
? ? 3.稿件用Word格式排版,小四號宋體字,1.5倍行距,標準字間距。
? ? (三)投稿方式
? ? 1.請于2024年10月20日前將電子版稿件發送至zjzlylt@126.com,文檔標題格式:“征文名稱+第一作者姓名”,郵件主題請注明“陽光腫瘤醫學大會征文+第一作者姓名”。
? ? 2.所有投稿請自留副本,投稿無論是否采用,恕不退稿。
? ? 九、注意事項
? ? 增補委員候選人必須參加本次會議,無故不參會者視為放棄增補候選資格。
? ? 十、聯系方式
? ? (一)會務組
? ? 聯系方式:江虹霖 18811358236
? ? ? ? ? ? ? 高 ?菲 15165552495
? ? 郵箱:zjzlylt@126.com
? ? (二)中華中醫藥學會國際交流部
? ? 聯系人:劉詩韻、閆錚
? ?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櫻花園東街甲4號
? ? 聯系電話:010-64206805
中華中醫藥學會
2024年10月10日
]]>雙方合影
? ? 該班一行30人,在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協調部副部長李玲等陪同下,由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注冊中醫學會會長陳永光擔任團長,香港中醫藥團體和機構負責人、代表及青年骨干到訪學會。中華中醫藥學會會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局長于文明,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國辰,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馬駿、陳俊峰以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接待了代表團一行。
? ? 于文明在致辭中表示,香港中醫藥與內地同根同源、聯系緊密,中華中醫藥學會始終致力于與香港中醫中藥界開展交流合作,近年來組織舉辦了多次學術交流活動,同時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打造新的增長點。未來將繼續與香港中醫中藥界攜手并進,發掘更多交流合作的契機,共同助推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
中華中醫藥學會會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局長于文明
? ? 李玲表示,此次活動旨在通過搭建政、產、學、研聯動平臺,加強業界代表人士對國家發展大局的了解,增進香港中醫中藥界與內地的交流合作。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協調部副部長李玲
? ? 王國辰、陳永光分別介紹了中華中醫藥學會和香港推動中醫藥發展的有關情況,香港醫務衛生局中醫藥處高級中醫藥主任陳穎莉、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院長林志秀、香港衛生署中醫藥規管辦公室高級藥劑師江展航、香港醫院管理局中醫部經理(中西醫結合服務)徐悅坤、香港注冊中醫學會永遠會長馮玖、香港中醫雜志主編朱恩、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大埔區)中醫服務主任翁霆耀等代表作交流發言,就進一步推進兩地中醫藥發展進行研討。大家認為,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十分重視中醫藥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特別是香港首家中醫醫院、中藥檢測中心以及中醫藥發展藍圖將于2025年陸續推出,兩地在中醫藥人才培訓、學術交流、科學研究和期刊建設等方面深化合作的前景十分廣闊。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國辰
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注冊中醫學會會長陳永光
與會人員熱烈討論
? ? 隨后,馬駿代表中華中醫藥學會向香港中醫藥專業人士高級研修班贈送灸童文創紀念品。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馬駿贈送紀念品
? ? 香港中醫藥專業人士高級研修班此次訪問,有利于充分整合雙方優勢資源,找準兩地中醫藥融合發展新的增長點,形成新動能。中華中醫藥學會也將繼續發揮專家資源與組織平臺優勢,積極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加強科研和人才培養合作,為香港中醫醫院建設提供助力,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形成更多務實成果。
]]>? ? 近日,2024年港澳臺大學生暑期實習活動結業儀式在廣東科學館舉行。廣東省科協一級巡視員范英妍、廣東省教育廳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李金俊等領導出席并致辭。優秀實習學生獲頒結業證書,實習單位代表和導師分享了帶教經驗和心得,實習生代表則暢談了自己的實習經歷和感悟。學生們紛紛表示,此次實習活動不僅讓他們在專業技能上得到了提升,還讓他們對內地經濟社會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中華文化有了更多的領悟。
? ? 活動當天,學會還組織實習學生參訪了匯龍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了解廣州市各區港澳臺青年就業、創業擔保政策,為他們未來的職業規劃提供了更多參考。
? ? 此前,學會還組織實習學生前往南越王博物院和永慶坊進行研學參訪,參觀南越宮苑遺址、文物展覽和非遺歷史文化街區,領略兩千余年的嶺南歷史,欣賞獨具西關風情的傳統建筑風格,體驗傳統西關文化,感受嶺南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
? ? 本次港澳臺大學生暑期實習活動是一次文化和科技的雙重探索之旅,學生們不僅強化了臨床思維與專業技能,也深化了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今后,中華中醫藥學會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為港澳臺青年提供更多元化、更高質量的實習與交流機會,助力他們成長為具有競爭力與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共同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華章。
]]>論壇現場
? ? 本次論壇以“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助力針藥傳承發展”為主題。全國名中醫、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福建中醫藥大學校長李燦東,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陳俊峰,臺灣中華海峽兩岸中醫藥合作發展交流協會會長梁克瑋,中華中醫藥學會兩岸交流合作委員會主任楊金生,石獅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黃明瑄,臺灣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孫茂峰,臺灣中醫藥學會理事長林文泉,臺灣中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海峽兩岸中醫藥交流執行長賴瀅如等出席論壇開幕式。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陳俊峰致辭
? ? 陳俊峰在致辭中表示,中醫藥是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財富,也是聯系兩岸同胞的重要紐帶。中華中醫藥學會始終致力于促進海峽兩岸中醫藥學術交流與合作,已與臺灣中華海峽兩岸合作發展交流協會連續舉辦五屆“海峽兩岸地道藥材臨床應用論壇”以及六屆“海峽兩岸青年中醫藥傳承創新論壇”。希望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充分交流分享兩岸中醫藥事業發展最新進展,進一步加強兩岸針灸康復臨床交流合作,推動更多優秀的中醫藥科研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
臺灣中華海峽兩岸中醫藥合作發展交流協會會長梁克瑋致辭
? ? 梁克瑋表示,學術無藩籬,兩岸一家親。兩岸中醫藥一脈相承,此次論壇探討針灸及中醫藥康復經驗,為兩岸青年中醫藥人才創造了更多交流的機會,有利于增進海峽兩岸同胞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同,體現了中醫藥的凝聚力和親和力。希望兩岸中醫人能攜手共進,持續在中醫藥多層面進行交流,深化兩岸中醫藥融合發展。
福建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福建省中醫藥學會會長蘇友新致辭
? ? 福建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福建省中醫藥學會會長蘇友新在致辭中表示,福建省中醫藥學會堅持立足福建中醫藥獨特優勢,積極建立兩岸中醫藥合作交流常態化機制。希望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共同打開兩岸中醫藥學術常態化交流的大門,促進中醫藥融合發展,以兩岸中醫藥交流合作的積極成效,為兩岸人民帶來更多健康福音。
石獅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黃明瑄致辭
? ? 黃明瑄在致歡迎辭時表示,近年來,兩岸中醫藥交流合作日益頻繁,成果豐碩。此次論壇為兩岸青年才俊提供了交流互鑒、共同進步的平臺,這對于促進海峽兩岸中醫藥領域的合作與發展、助力石獅中醫藥事業再上新臺階具有重要意義。
全國名中醫、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福建中醫藥大學校長李燦東進行主旨報告
? ? 主旨報告環節,李燦東從人文方面探討中醫傳承人才培養,結合福建中醫藥大學教學經驗,分享了如何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正確樹立中醫藥理論思想,打好中醫理論基礎。
臺灣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孫茂峰進行主旨報告
? ? 孫茂峰以《盧鼎厚教授與王岱教授針刺手法在臺灣的傳承與發揚》為題進行報告,介紹了阿是穴的定義、取穴方法以及臨床用法,分享了阿是穴研究成果、臨床診療中使用阿是穴的案例和經驗。
中華中醫藥學會兩岸交流合作委員會主任楊金生進行主旨報告
? ? 楊金生在主旨報告中,結合國醫大師程莘農院士學術思想,詳細介紹了針刺治療中風和痹痛的辨證思路和取穴規律,并分享了臨床診療的具體技巧和方法。
臺灣中醫藥學會理事長林文泉進行主旨報告
? ? 林文泉圍繞海峽兩岸中醫藥青年人才培養與創業交流現況與展望這一主題,分享了自己多年來推動兩岸中醫藥青年交流互動的實踐經驗與成功案例,結合自己的思考,提出了兩岸青年人才培養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圓桌對話環節
? ? 此外,論壇還邀請政醫教研產等領域的兩岸專家,以“兩岸青年助力中醫藥傳承創新”為題進行對話交流。并且舉辦專題報告環節,邀請福建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陶靜、臺灣大中華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梁添壽等兩岸專家學者圍繞兩岸中醫藥傳承創新、針灸康復服務能力提升、道地藥材產業與資源現狀等主題展開交流與討論。
福建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陶靜作專題報告
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中國中藥材GAP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文全作專題報告
臺灣大中華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梁添壽作專題報告
? ? 與會嘉賓還實地考察了石獅市中醫院、市中醫藥學會等,詳細了解石獅市及周邊中醫藥文化、產業發展情況,探尋兩岸中醫藥交流合作新契機。
? ? 天津市政協副主席王建國,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國辰,新華社天津分社社長丁錫國,天士力集團董事局終身榮譽主席、天士力數智健康產業集團董事長閆希軍,華為云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領域總裁尤鵬進行了開幕式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孫寶國、姚新生、田金洲,國醫大師張大寧、唐祖宣、李佃貴,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高秀梅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近千名專家學者出席大會。
? ? 王國辰表示,應抓住新時代發展機遇,促進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科學技術與中醫藥深度融合,助力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發展和中醫藥“走出去”。學會將持續辦好“中醫藥國際發展大會”,著力將其打造成為促進中醫藥現代化、數智化并走向世界的高端產學融合平臺,推進中醫藥和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科技相結合,以數智賦能助力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中醫藥發展新動能。
? ?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現代中藥創制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張伯禮以《數智賦能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為題作主旨報告,分享了數智賦能循證中醫藥學發展的歷程,介紹了數智賦能“說明白講清楚”中醫藥作用機制的方式,闡釋了數智賦能中醫藥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意義。他表示,應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和走向世界,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以中醫藥現代化全方位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 ?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國酒研究院院長孫寶國作題為《白酒健康與產業現代化》的主旨報告,介紹了風味健康雙導向的白酒產品發展趨勢、生產現代化與市場國際化的白酒產業發展趨勢,他表示,要遵循“上醫治未病”的理念,弘揚“藥食同源”飲食文化,以白酒為酒基,研發生產更具有養生作用的露酒產品,推動白酒走向世界。
? ? 此外,會上發布了《數智中藥——現代中藥的數智化發展白皮書》。現代中藥創制全國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天士力醫藥集團董事長閆凱境對白皮書進行了解讀。會上還舉行了“數智本草”大模型發布儀式、數智中藥及“數智本草”大模型生態圈建設啟動儀式、數智本草創新研發平臺啟動儀式。同時,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在會上發布了《向新向智向未來——中國民族企業以數智化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創新實踐》高端智庫報告。
? ? 5月9日下午,以“智能制造推動中藥國際發展”、“數字醫療創新發展”、“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三個平行會議舉辦。天津中醫藥大學中藥制藥工程學院院長李正、浙江大學藥物信息學研究所所長瞿海斌、北京交通大學醫學智能研究所所長周雪忠等圍繞中藥綠色智能制造、藥物智能制造關鍵技術、中醫藥人工智能等話題進行了主題演講。
? ? 自2019年以來,中華中醫藥學會已成功舉辦了三屆中醫藥國際發展大會。學會在此基礎上,聯合各方舉辦本屆大會,圍繞以數智化推動中醫藥產業形成新質生產力、促進中醫藥國際發展等內容進行深入研討,促進了“政-產-學-研-用”各界聯動,發揮了學術引領和創新驅動作用,為推動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中醫藥“走出去”和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智慧和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