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受中國科協委托,中華中醫藥學會承擔了“科創中國”中藥注射劑科技服務團項目,旨在厘清中藥注射劑產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案例進行定向服務。按照項目整體安排,為進一步論證完善《中藥注射劑產業發展研究報告》內容,中華中醫藥學會于2025年3月25日在江西南昌召開專家論證會。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陳俊峰、成都中醫藥大學原副校長彭成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張俊華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中藥注射劑安全性研究中心主任梁愛華研究員、浙江大學長三角智慧綠洲創新中心主任范驍輝教授、四川省中醫藥轉化醫學中心主任華樺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副院長孔令博教授、江西中醫藥大學癌癥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芳教授、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腦病科主任呂國雄教授、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心血管病科萬蟬俊副教授等專家,江西省科協學會部部長張全市、江西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伊凡,以及梧州制藥、江西濟民可信、江西青峰藥業等企業代表參會。會議由學會發展研究辦公室臨時負責人郭繼華主持。
? ? 中華中醫藥學會龔述坤代表項目組匯報了《中藥注射劑產業發展研究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中藥注射劑產業的市場規模、臨床使用情況、高水平科技成果產出情況,以及發展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建議。與會專家充分肯定了報告的內容,并提出了完善建議。
? ? 與會專家還聽取了《基于臨床風險獲益評估的注射用血栓通(凍干)研究建議》和《基于臨床風險獲益評估的醒腦靜注射液研究建議》的報告并進行了論證。
]]>? ? 中國科協宣傳文化部二級巡視員姚振清,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陳俊峰、科普分會主任委員海霞,浙江省科協宣傳部部長王陸軍,浙江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曉鳴、副秘書長盧建華,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視聽融合處處長喻謙,浙江省衛健委中醫藥傳承創新處二級調研員陳良敏,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原副校長徐云松,浙江省中醫藥大健康聯合體秘書長楊蘇蓓,浙江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毛碧增,浙江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朱愛松,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副教授徐輝,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中國中醫藥報、浙江科教影視頻道、浙江廣電集團、浙江日報等媒體記者以及浙江中醫藥文旅線路規劃內的8家景區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普部郭繼華和王曉鳴分別主持。
? ? 陳俊峰在致辭中表示,浙江具有豐富的中醫藥文化資源,開展中醫藥與文旅結合是順勢而為、意義重大。希望項目組可以依托中國科協項目支持,打造一條兼具科學性、趣味性、生活性的中醫藥文旅線路,傳播具有中醫藥特色的健康生活方式,讓中醫藥文化“活起來、走出去”,展示中醫藥獨特魅力,助力中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 ? 盧建華介紹了科學文化中國行“中醫藥之旅”項目的實施方案。8家浙江省旅游景區代表分別匯報了各自景點中醫藥的特色和資源。
討論環節,與會專家圍繞“線路景點建議及線路設計合理性”、“線路亮點”、“線路宣傳片規劃建議”三個議題進行充分交流研討,并提出了完善意見和建議。
? ? 姚振清在總結中對本次啟動會及相關準備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指出“科學文化中國行”是中國科協打造的文旅融合傳播品牌,旨在通過地方特色旅游資源與科學文化的結合,講好中國科學故事、中國科學家故事。他希望中華中醫藥學會和浙江省科協、浙江省中醫藥學會攜手并進,以“中醫藥+文旅”為抓手,傳播中醫藥科學知識,展示中醫藥科技創新成果,助力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 ? 下一步,學會將攜手浙江省科協及浙江省中醫藥學會深化合作,有效整合三方優勢資源,高效推動“中醫藥之旅”項目的落地實施,進一步擦亮“浙派中醫”金名片,為全國中醫藥文化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探索可行路徑、打造示范性案例,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創新發展注入新活力。
(撰稿:樓彥?王婷?賈晶晶 郭繼華)
]]>
關于公開征集“2024年度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中醫藥學會、解放軍中醫藥學會、各分支機構、單位會員及有關單位:
? ?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定期梳理總結中醫藥研究成果,動態呈現中醫藥學術研究、創新發展的趨勢,充分發揮學術團體的學術引領作用,中華中醫藥學會已經連續四年發布了年度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在業界取得良好的反響。為做好“2024年度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推薦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 一、具體要求
? ? (一)推薦內容應是在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取得并公開發布、發表、出版發行或批準的中醫藥學術進展。
? ? (二)推薦內容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圍繞中醫藥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及臨床研究領域取得的具有原創性、突破性和引領性的新規律、新發現、新方法、新產品、新觀點。
? ? (三)請各單位積極組織推薦中醫藥學術進展,并對推薦項目真實性負責。
? ? 二、推薦方式及時間安排
? ? 本次征集以無紙化方式進行,各單位或個人有相應的成果后即可將PDF及Word版的“2024年度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內容推薦表”發送至郵箱cacmfzyj@163.com,郵件主題注明“十大進展+研究團隊名稱+進展題目”。本次征集時間截止至2024年12月31日。
? ? 三、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 ? 項目工作組:龔述坤 18482102529
? ? 發展研究辦公室:郭繼華 010-64274797
? ? 科技評審部:王雯婕 010-64291832
? ? 郵箱:cacmfzyj@163.com
中華中醫藥學會
2024年11月6日
]]>? ?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普及部副主任張霄瀟、中華中醫藥學會男科分會主任委員李海松、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副院長王彬、北京衛視副主任田天、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副院長逯敏、廣東省中醫院黨委宣傳處處長陳佳佳、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男性學分會主任委員袁少英,中國性學會基層泌尿男科分會名譽主任委員李虎、廣東省針灸學會生殖泌尿男科專委會主任委員覃湛、抖音華南大區醫生/醫院運營負責人張海強,以及北京電視臺、抖音平臺、男科分會委員及青委共計3000余人以線上、線下形式參與會議。
? ?逯敏代表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致辭,表示醫院一直致力于為中醫藥走向世界貢獻珠海力量,本次論壇在珠海召開,是對珠海男科30余年奮斗所取得成績的肯定,醫院也將借此契機,擴大品牌影響力,助力高質量發展。
? ?張霄瀟以《“六位一體”做好新時代中醫藥科普工作》為題解讀了中醫藥科普的相關政策,介紹了學會科普工作的整體規劃,建議發揮中醫藥價值引領作用,強化科普責任意識,打造中醫藥科普品牌,提升科普陣地建設水平,加強科普隊伍能力建設,加強科普研究。
? ?李海松、田天、王彬、李虎、張海強分別以《科學男科,任重道遠》、《傳播中醫文化,做最生動的中醫科普課》、《科普的本質是什么》、《基于先天性尿道下裂若干問題,探討專科品牌發展》、《如何通過抖音平臺提升醫院線上影響力》為主題進行了交流分享。
? ?會議最后,袁少英建議廣大男科同道應借助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平臺優勢,把規范的男科健康知識從多渠道多平臺進行傳播,以此推動男科學科發展。本次活動是專科分會發揮專家資源優勢,聯合總會科普管理部門和媒體開展科普動員及科普研究的重要實踐,具有一定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 ? 2024年9月20日,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舉辦了中醫藥文化科普走進全國人大機關活動。中華中醫藥學會曹正逵監事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身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黨委書記韓振蘊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副院長李彬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張晉教授、張燕萍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張立山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李煥芹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王彤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王福教授等專家一行赴全國人大機關開展了科普講座和義診活動。曹正逵與全國人大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圍繞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文化科普、法治建設等進行了交流座談。活動現場,張晉作了《中醫治未病—中國人的健康養生方式》主題報告,重點面向機關領導干部介紹了中醫治未病的理念和養生方式。
? ? 同時,韓振蘊、李彬、張燕萍、張立山、李煥芹、王彤、王福等專家為公務員進行了現場義診,120余人參與本次活動。
? ? 這是我會借助中國科協項目開展的第二場中醫藥文化科普走進國家部委活動,活動通過科普講座和現場義診的形式宣講了中醫藥科學知識,普及了養生常識,讓部委公務員切身感受了中醫藥的獨特魅力,也為強化公務員對中醫藥的科學認知,提高其科學履職能力作出了積極的努力。
]]>關于征集中藥注射劑產業鏈發展難題、技術問題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各相關專家:
? ?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團結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建功立業,以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為牽引,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落地和重點產業集群發展需要,中國科協開展了2024年“科創中國”科技服務團項目。
? ? 受中國科協委托,我會承接了2024年“科創中國”中藥注射劑科技服務團項目,主要通過組建一支多學科、跨領域的中醫藥科技服務團,面向中藥注射劑產業鏈發展難題和產業共性技術問題展開攻關,通過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推動問題難題解決并取得實質性進展,助力改造提升中藥注射劑產業。
? ? 為了厘清制約中藥注射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難題和問題,為后續的分析夯實基礎,現開展問題征集工作。具體事宜如下:
? ? 一、征集對象
? ? 已取得藥品生產批準文號的中藥注射劑。
? ? 二、征集內容
? ? (一)臨床問題
? ? 1.上市后研究與評價
? ? 基于臨床風險獲益,中藥注射劑生產高質量上市后研究成果,服務上市后評價等問題。
? ? 2.安全性監測
? ? 中藥注射劑在臨床使用中,主動監測不良反應,并檢測、分析識別不良反應原因等問題。
? ? (二)技術問題
? ? 1.工藝優化
? ? 中藥注射劑生產的工藝過程,包括處方藥味的前處理、提取、純化、濃縮、干燥,注射劑的處方、配置、灌裝、無菌處理、包裝等方面遇到的技術問題。
? ? 2.質量控制
? ? 中藥注射劑在生產全過程質量控制方面存在的技術問題,包括在藥材、飲片、提取物、中間體穩定性方面的全鏈條追溯體系構建、有效成分檢測等等。
? ? 3.生產設備
? ? 中藥注射劑生產裝備的更新迭代等問題。
? ? (三)其他問題
? ? 1.中藥材原料藥:主要用于生產中藥注射劑的中藥材資源可持續性供應等方面的問題。
? ? 2.其他制約中藥注射劑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等。
? ? 三、填報要求
? ? (一)填報工作應堅持四個面向,以臨床價值為導向,重在體現填報的產品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方面的優勢和作用,并具有重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 ? (二)填報單位應對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如有需重點體現的成果請附上證明材料。
? ? 四、其他事宜
? ? (一)符合條件的相關單位請按照要求填寫附件并提供證明材料電子版,統一發送至cacmfzyj@163.com郵箱。
? ? (二)本次征集時間截止至2024年10月11日。
? ? 五、聯系方式
? ? 發展研究辦公室:郭繼華? 010-64274797
? ? 附件1:征集問題采集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華中醫藥學會
2024年9月18日
]]>
? ? 【世界腎臟病日相關介紹】
? ? 鑒于全球慢性腎病發病率不斷上升,而公眾對該病的防治知識普遍缺乏,經國際腎臟病學會與國際腎臟基金聯盟聯合提議,決定從2006年起將每年3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四確定為世界腎臟日。
? ? 2024年3月14日是第十九個世界腎臟日,主題為:人人享有腎臟健康–促進醫療平等,優化用藥實踐。學會聯合李平名醫名家科普工作室以“世界腎臟日”為主題,編輯相關科普知識,希望通過科普傳播慢性腎臟病的健康知識,提升患者健康素養,提高對疾病風險的認識,加強患者自我管理,從而改善健康狀況,提高生活質量。
? ? 俗話說,衣食住行,缺一不行,飲食在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們身體的代謝廢物都要經過腎臟這個過濾器官排泄出去,你以為的高蛋白飲食,可能會加重腎臟負擔。那么到底怎么吃才能既保證營養又盡可能延緩腎臟病的進展呢?讓我們一起了解腎臟病飲食中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 ? 一、飲食中的三大紀律:
? ? 1、食物多樣,分期選配
? ? 食物多樣性是均衡營養的基礎,慢性腎臟病患者應保持食物種類豐富,要根據慢性腎臟病的分期選配食物種類和數量。建議食物種類每日12種以上,每周25種以上,保證營養素攝入全面充足。建議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主食以全谷物、薯類、蔬菜等為主。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食用時注意其中的含水量和含鉀量,蔬菜推薦清水浸泡并焯水棄湯后食用。
? ? 2、能量充足,營養均衡
? ? 營養不良是導致患者并發感染、炎癥、心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加重的重要因素,腎病患者應該補充足夠的熱量。慢性腎臟病1-2期患者主食以谷薯類為主,其中三分之一為粗雜糧,保證優質蛋白的攝入。慢性腎臟病3-5期,在蛋白質受限的情況下,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成為了提供能量的主要來源。選擇蛋白質含量低、能量密度高的主食,也可以選擇水生蔬菜如蓮藕、馬蹄等來補充能量,同時補充必須氨基酸。
? ? 慢性腎臟病也可能出現微量營養素的缺乏,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D、鐵、鋅等,因此應定期對營養進行評估,及時調整膳食結構。
? ? 3、規律進餐,限制飲酒
? ? 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進餐、定時定量是維持健康的基礎。慢性腎臟病患者進餐及加餐時間應相對固定,避免過饑過飽或暴飲暴食,減少外賣和聚餐,嚴格限制加工食品作為零食和加餐。
? ? 過多酒精及其代謝產物通過腎臟排泄,可造成腎臟直接損害,同時增加高尿酸血癥、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的患病風險,間接加重腎臟損害,因此應該限制飲酒。
? ? 二、飲食中的八項注意:
? ? 1、注意蛋白的選擇
? ? 蛋白過多傷身體——蛋白質是人體新陳代謝所必須的營養物質,蛋白質經過代謝后生成的尿素氮要經過腎臟排泄,因此過多的蛋白攝入會加速腎臟損傷,蛋白攝入不足可能導致營養不良。
? ? 蛋白入量個體化——腎病患者每天該食入多少蛋白質是由慢性腎臟病分期不同而決定,以糖尿病腎病為例,CKD G1~2期,蛋白質攝入量為0.8-0.9g/kg/d;糖尿病腎病CKD G3~5期,非透析者,蛋白質攝入量為0.6g/kg/d,視情況補充復方α酮酸制劑;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者,蛋白質攝入量為1.0~1.2g/kg/d。用理想體重乘以每公斤體重每天應食入的蛋白質量,就是該患者全天應該攝入的蛋白質量。腎病患者應該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制作出適合自己的“優質低蛋白飲食”食譜。
? ? 優質蛋白為首選——優質蛋白是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吸收后利用度高、含必須氨基酸多的蛋白質,包括肉、魚、蛋、奶、大豆等,米面等其它食物中也含有蛋白質,但為非優質蛋白質。在全天蛋白質攝入總量不超的情況下,盡量選擇食入優質蛋白。
? ? 巧選主食蛋白少——米面等糧食中以碳水化合物為主,但同時也含有非優質蛋白,所以建議患者以山藥、土豆、芋頭、紅薯、西米、粉絲、粉條、粉皮等含淀粉高的食物替代部分主食。市面上有售的低蛋白米面,是經過特殊處理、減少了蛋白質含量的米面,可以用來蒸面皮、蒸花卷、蒸饅頭等,這樣既能保證熱量的供給,又不會增加非優質蛋白的攝入。
? ? 2、注意鉀的調控
? ? 高鉀低鉀都危險——攝入體內的鉀80%要靠腎臟排泄,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調節鉀的能力減低,可能出現高鉀血癥,嚴重的高鉀血癥會導致心率減慢、甚至室顫、心臟停搏。低鉀情況(利尿劑的使用、進食不足)在腎病患者中也可出現,低鉀同樣會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
? ? 食物鉀量要了解——谷薯類含鉀較高的有蕎麥面、高粱米、燕麥、土豆、黃豆、豌豆、綠豆、蕓豆、蠶豆、黑豆等;蔬菜類含鉀較高的木耳、紫菜、竹筍、茭白、菠菜、苦瓜、香菇、藕等;水果中含鉀較高的香蕉、橘子、榴蓮、山楂、火龍果、櫻桃。堅果(花生、核桃、黑芝麻)及干果(葡萄干、杏干、干桂圓等)普遍含鉀較高。
? ? 3、注意水量適當
???對于無水腫且尿量正常者,日飲水量1500-1700ml,對于存在水腫或者尿量減少者,要根據前一日的尿量或透析脫水量來計劃飲水量,量出為入,并在醫生指導下實施低鹽膳食,減少含水量多的食物,避免水腫加重。
? ? 4、注意低鈉飲食
? ? 少鹽有利要知曉——控制鹽的攝入量有利于改善腎友的血壓、減輕蛋白尿和水腫,推薦慢性腎臟病患者每日鹽攝入量不超過5g。對于水腫患者可能需要更低的鹽攝入量。除了食鹽,醬油、味精、雞精等調味品,香腸、火腿等腌制食品中也含有不少鈉。
? ? 控鹽技巧很必要——①菜出鍋時再放鹽②用蔥姜蒜、番茄汁、醋、花椒汁等代替食鹽調味③用低鈉鹽或低鈉醬油替代普通鹽和醬油(注意低鈉鹽中鉀含量高)④每日選擇一餐不吃含鹽的食物。
? ? 5、注意鈣的攝入
? ? 補鈣需要防干擾——低鈣血癥、骨質疏松是慢性腎臟病的常見并發癥,各種奶制品和肉類含鈣高,吸收率也高。要注意大量飲用碳酸飲料和咖啡、濃茶會影響鈣的吸收,吸煙、飲酒會干擾維生素D的代謝。而且,骨頭湯中含量最多的就是脂肪和嘌呤,鈣通常無法溶解于湯中,所以一定糾正喝骨頭湯補鈣的錯誤觀念。
? ? 6、注意磷的攝入
? ? 鈣磷蛋白常共存——慢性腎臟病常見高磷血癥,因此要限制食物中的磷攝入。磷通常跟蛋白質并存,一般來說,含磷高的食物主要集中在豆制品、奶制品、堅果類、動物肝臟、飲料、加工類食品。
? ? 加工食品宜避免——與動物來源的磷相比,腸道對于植物來源的磷吸收利用低,而食品添加劑中的磷幾乎完全被人體吸收,因此要格外注意盡量不要食用可樂、涼茶、奶酪、方便面、快餐、火腿、八寶粥、奶粉等。
? ? 7、注意低嘌呤飲食
? ? 嘌呤宜低不宜高——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產物,人體約有20%的嘌呤是來自于食物攝取,因此如果慢性腎臟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癥,應盡量低嘌呤飲食。不宜進食海鮮、肉湯、動物內臟、啤酒等高嘌呤食物。不宜進食含糖飲料和部分果糖含量高的水果,如蘋果、橙、龍眼、荔枝、柚子、柿子和石榴等。不宜多食香菇、草菇、蘆筍、紅肉,如牛、羊、豬等,其嘌呤含量高于白肉(雞、鴨、鵝和淡水魚)。
? ? 烹飪方法應參考——應盡量進食新鮮肉類,經臘制、腌制或熏制的肉類嘌呤、鹽分含量高,患者不宜食用。烹飪時,提倡水煮后棄湯食用,油炸、煎制、鹵制或火鍋等烹飪方式均不提倡。使用佐料時,避免使用過多鹽、糖和香辛料等。
? ? 8、注意油脂的攝入
? ? 好壞脂肪要明了——脂肪是三大營養物質中產能最高的,通常被添加到慢性腎臟病膳食中以提供足夠的熱量,脂肪也分好壞。好的脂肪包括橄欖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等,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以及葵花籽油、大豆油、海洋魚油等,含“多不飽和脂肪酸”多。壞的脂肪是含“反式脂肪酸”多的動物油脂、人工油脂,常見的有起酥油、植脂末等。建議慢性腎臟病患者烹調油的攝入量不超過25-40g,盡量避免壞脂肪、適量食用好脂肪。
? ? 以上就是慢性腎臟病飲食中需要注意的細節,希望通過我們的介紹,使腎友們注意到合理攝入蛋白、油脂、水、鈣、磷、鉀、鈉、嘌呤等的重要性,幫助腎友們科學挑選飲食,健康優質生活。
? ? 供稿:中華中醫藥學會李平名醫名家科普工作室成員??王艷梅 ?武曦藹
? ? 審核:李平 ?中華中醫藥學會名醫名家科普工作室負責人、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
作者簡介
王艷梅,碩士研究生學歷,中醫學博士。中西醫結合糖尿病科主治醫師。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體質分會青年委員。業務專長:1.糖尿病及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心腦血管并發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中西醫結合診治。2.代謝綜合征(肥胖、高血壓、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的中西醫結合診治。3.甲狀腺功能異常、甲狀腺結節、月經不調、痤瘡、失眠等內分泌疾病的中醫診治。
武曦藹,女,中醫內科博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副主任醫師,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糖尿病科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糖尿病及其慢性并發癥、慢性腎病及并發癥的中西醫結合診治。
?
審核專家簡介
李平,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岐黃學者,首都名中醫。曾師從我國著名中醫腎病專家時振聲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名醫名家科普工作室負責人。善用經方治療外感發熱、復發性口腔潰瘍和復雜性泌尿系統感染。主攻慢性腎炎、慢性腎衰及糖尿病腎病等疑難腎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
? ? 專家一致認為藏藥作為我國傳統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蘊含著濃厚的宗教信仰,在保護藏區人民身體健康方面發揮出了積極有效的作用。如何進一步闡釋藏藥的理論內涵、明確其療效,已成為藏藥實現高質量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專家建議藏藥可借助現代化技術手段探索其潛在的臨床價值、摸清其可能發揮作用的疾病范圍,再結合循證方法,進一步精準定位、明確優勢。
? ? 與會專家根據中藥改良型新藥(2.3類)的相關技術要求以及藏藥功能主治變更的可行性路徑,結合臨床合理定位以及臨床研究的可操作性,針對黃香顆粒、雪山胃寶丸、四味雪蓮花顆粒、景天清肺膠囊、香菊活血丸、三味甘露散、八味獐牙菜丸等7個案例進行了系統分析和論證,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 ? 會上,玄振玉教授、范驍輝教授分別以《中藥新藥研發的幾點思考》、《面向中藥新藥研發的關鍵技術及浙大智慧綠洲創新中心實踐》進行了專題匯報。玄振玉教授在報告中指出中藥新藥開發是反復循證的過程,中醫藥新藥研發需擁抱現代科學技術。范驍輝教授重點介紹了浙江大學智慧綠洲創新中心開發的關鍵技術以及創新平臺,并分享了相關技術和平臺的落地轉化情況,以及服務中藥新藥研發的具體案例。
? ? 專家認為,臨床價值是中藥新藥研發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新藥研究必須以臨床需求為導向,選擇中醫臨床優勢病種,突出中醫藥的臨床作用與優勢,滿足和體現其臨床價值。2023年12月2日,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的《中藥新藥研發用臨床需求清單(第一批)》意義重大,基于流行病學資料充分分析了臨床需求,結合中藥治療的特點,指明了中藥研發臨床定位,對導向和指引研發滿足臨床用藥需求的中藥新藥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學會在第一批清單的發布后能擴大病種范圍,發布第二、三批清單指導新藥研發,為臨床提供有價值的藥物,促進中藥產業健康發展。
? ? 專家建議,充分發揮學會的學術引領和組織平臺優勢,團結優勢的科研技術團隊和研發企業,搭建高質量的中藥新藥研發學術交流平臺,舉辦“科創中醫藥”沙龍,賦能小型研討會,聚焦熱點話題,實現了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有效融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 ? 中華中醫藥學會榮獲“2023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優秀組織單位”。由我會推薦的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也獲此殊榮。
由我會推薦的“中醫藥文化走進中小學”等5項活動被評為“2023年全國科普日優秀活動”。
? ? 為貫徹落實《中國科協等21部門關于舉辦2023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做好2023年全國科普日活動,我會積極動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相關分支機構、名醫名家科普工作室、科普基地,省級學會等于2023年9月集中開展110場科普活動。本次活動,積極探索運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媒體技術開展多場線上直播講座、發布中醫藥科普短視頻、科普文章等多種線上系列活動,同時,也開展了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進社區、地鐵公益巡展、講座等多場線下科普活動,據統計活動累計受眾上億人次,本次活動,擴大了傳播群體,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為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實用的科普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