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是青春期及育齡期女性常見的婦科內分泌疾病,以持續無排卵、雄激素過多和卵巢多囊改變為主要特征,通俗地講就是卵巢內有許多沒有發育成熟的小卵泡,這些小卵泡沒有正常的排卵,導致女性內分泌失調。患者可出現月經紊亂、肥胖、體毛增加、痘痘頻發、皮膚有異常黑色素沉著伴有皮膚粗糙、不孕等。
中醫認為,本病主要是以臟腑功能失調為本,痰濁、瘀血阻滯為標,故臨床多為虛實夾雜,本虛標實之證。其發病多與腎、脾、肝關系密切,主要以腎虛、脾虛為主,加上痰濕、瘀血等病理產物作用于機體,導致“腎-天癸-沖任-胞宮”生殖軸功能紊亂,從而影響正常月經的生理活動而致病。
PCOS的患病率約在5%~15%之間,中國為6.05%,受民族、職業、年齡等因素影響。PCOS在中國不孕癥患者中的患病率為13.69%。
家族中有糖尿病或早禿的患者,會增加PCOS發病的遺傳因素;有晚睡、睡眠不規律、吸煙、飲酒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會影響下丘腦的內分泌功能;30%~60%的PCOS患者存在肥胖,缺乏運動與肥胖會引起高雄激素血癥和胰島素抵抗而導致PCOS的發生。
自然環境:一次性塑料餐具或塑料水杯、廚房油煙、裝修、石油化工廠或垃圾焚燒點等環境中常有鄰苯二甲酸酯類、雙酚A等化學物質。經常處于這些環境中,會造成內分泌的紊亂,導致排卵障礙而易發PCOS。
社會環境:PCOS患者多毛、痤瘡、肥胖等會影響女性的外貌,不孕癥也會加重患者的社會心理壓力,長期處于焦慮、抑郁、緊張、悲傷的不良情緒中,會干擾下丘腦的內分泌功能,進一步加劇PCOS。
PCOS在生殖功能方面主要導致排卵障礙和不孕癥。而在懷孕以后,PCOS患者妊娠并發癥的風險也更高。此外,PCOS患者患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血壓等代謝和心血管疾病以及腫瘤的風險也會增高。對于青春期的PCOS患者而言,疾病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
PCOS患者常表現有不同程度的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癥,這會引起一系列的代謝異常,如肥胖、黑棘皮病、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也會影響卵巢功能,導致不孕。妊娠期的胰島素抵抗會增加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先兆子癇的風險。
導致PCOS發生的原因很多,至今未明。目前認為可能是遺傳、環境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1)遺傳因素:PCOS常有家族聚集現象,且在一級親屬(母親與姐妹)中發病率更高,但尚未明確由哪個基因引起。(2)環境與不良生活方式:如長期進食高熱量或高脂飲食,不注意鍛煉等。(3)內分泌因素:雄激素、黃體生成素與促卵泡素比值異常是多囊卵巢綜合征的重要特征,此外,PCOS的發生與胰島素、抗苗勒管激素、催乳素等水平異常相關。(4)精神心理因素。
PCOS存在遺傳因素。目前對PCOS的病因尚未完全確定,但科學家們普遍認為PCOS是遺傳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科學家發現了一些可能與PCOS發生有關的基因,且多項調查表明,PCOS患者的女性親屬(母親與姐妹)的PCOS患病率顯著升高。所以現在普遍認為PCOS存在遺傳因素。
①腎虛:先天稟賦不足,或房勞、久病傷腎,引起腎虛;②脾虛: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傷脾;③肝郁:情志不暢,憤怒抑郁傷肝;④痰濕:素體肥胖或過食膏粱厚味,或脾虛失運,濕聚為痰;⑤血瘀:七情內傷,氣機阻滯,血行瘀阻。這些因素皆會引起肝、脾、腎功能失調,或痰濕、血瘀壅塞胞宮,發為PCOS。
第四部分 發病機制
(1)雄激素產生過多,雌二醇又處于較低水平的分泌狀態,體內失調的激素水平會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調節功能紊亂,卵泡發育到一定時間就停止生長,沒有成熟的優勢卵泡形成,導致卵巢多囊樣改變。(2)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島素對糖代謝的調節功能降低。過量的胰島素還會使睪酮含量增加。(3)可以分泌雄激素的腎上腺功能出現異常。
(1)腎虛:腎精虧虛會使卵子缺乏生長的物質基礎,難以發育成熟,進而導致排卵障礙;沖任血海難以充盈,引起閉經、月經稀少。若腎陽虧虛不能溫煦胞宮,或腎陰不足,虛熱內生,影響沖任胞宮,不能攝精而影響懷孕。
(2)肝郁: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機體調節氣機的功能失調,沖任胞脈血行不暢則會引發閉經、月經周期延后、量少等。
(3)痰濕:脾的功能受到影響,失去了運化水濕功能,濕聚成痰濕,壅塞阻滯胞宮,引發經少、經閉、不孕等。
(4)血瘀:瘀血阻滯胞宮、胞脈,導致閉經、不孕、癥瘕。
多囊卵巢綜合征病機復雜,與肝、脾、腎功能失調密切相關,但主要歸因于腎。腎為元氣之本,飲食水谷的精華輸布到五臟六腑,被腎受納收藏,依靠腎氣的貯藏和施泄作用,為月經產生及胎兒孕育提供基礎。若腎精不足,則無法滋養胞宮,導致月經稀發甚至閉經,不能凝精成孕。同時,卵子為生殖之精,其發育成熟有賴于腎精充盛,腎精不足則卵泡難以發育成熟,導致不孕。因此,本病的發病機制以腎虛為主。
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內分泌特點有促性腺激素分泌異常,即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及其比值增大,雄激素、胰島素和雌酮過多。
多囊卵巢綜合征主要臨床表現包括:月經不規律,如月經量少、稀發或閉經,或不規則子宮出血,多毛、脫發和痤瘡為主的高雄激素癥狀或雄激素水平過高,超聲檢查卵巢呈多囊樣改變。遠期會出現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癥引起的代謝紊亂;長期缺乏孕激素致子宮內膜增生,甚至子宮內膜癌;心理健康障礙。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的月經絕大多數不規律,但也存在少量不排卵而月經規律的患者,所以不能因此排除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診斷。
多囊卵巢綜合征無排卵月經失調是由于無孕激素作用,常有兩方面表現:一方面表現為月經稀發、過少甚至閉經,絕大多數為繼發性閉經;另一方面表現為異常子宮出血、無排卵月經,偶見閉經與月經過多相間出現。
多囊卵巢綜合征除生殖內分泌失調引起的生育問題如不孕不育外,患心血管、代謝疾病、惡性腫瘤的風險增加,會出現很多并發癥,如胰島素抵抗狀態和高胰島素血癥、肥胖,易發展為糖耐量異常和糖尿病;血脂代謝紊亂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導致冠心病、高血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持續的無排卵、無孕激素對子宮內膜的保護作用,可伴發不孕、子宮內膜增生癥,甚至發展為子宮內膜癌。
高雄激素血癥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多毛、痤瘡、脫發、皮膚油脂分泌過多等。
主要根據實驗室檢查診斷高雄激素血癥:血清總睪酮水平正常或輕度升高,通常不超過正常范圍上限的 2倍;可伴有雄烯二酮水平升高,脫氫表雄酮(DHEA)、硫酸脫氫表雄酮水平正常或輕度升高。
胰島素抵抗是指各種原因使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機體代償性的分泌過多胰島素產生高胰島素血癥,以維持血糖的穩定。高胰島素血癥是指各種原因導致血液中存在過高水平的胰島素,導致機體出現一系列低血糖反應。
PCOS患者內分泌和代謝紊亂,存在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癥,有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患者常因月經不調就診,臨床多以月經推后、量少,甚至閉經為主要癥狀。但亦有少數患者可出現不規則子宮出血,即以陰道流血量時多時少、淋漓日久不盡,在本病患者中約占6%,與持續無排卵、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有關。中醫認為其出血特點與“崩漏”類似,并以“漏下”多見,即行經時間長,量少淋漓不斷。臨床也可出現“崩閉”交替的情況,即月經停閉一段時間后出現陰道流血量多,甚至繼發貧血。若本病出現上述癥狀,應注意與其他原因引起的不規則子宮出血(崩漏)相鑒別。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引起育齡期婦女不孕的常見疾病,不孕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中發生率約為74%,系由于卵泡發育障礙,形成持續無排卵狀態所致。中醫認為本病不孕的發生多與肝脾腎功能失調、痰濕和瘀血內阻有關。腎精氣充盛是卵子發育成熟的物質基礎,也是正常月經的源泉。若先天腎精氣不足,卵子則難以發育成熟排卵和行經;若后天脾虛運化功能失職,機體水液代謝失常則可導致水濕停聚成痰;而長期情志不暢或壓力過大又可致肝郁血瘀。痰濕、瘀血阻滯體內,也可阻礙卵子的正常發育與順利排出導致不孕。本病不孕常伴月經不調、肥胖等癥。
多囊卵巢綜合征引起的閉經是月經不調發展較為嚴重的階段,發生率約51%,與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水平低下,子宮內膜不發生周期性變化有關。中醫認為本病閉經的發生有體虛的原因,如先天腎精氣不足,后天脾虛氣血生化乏源,精血虧虛無血可下。也有邪實的一面,如因不良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或情志損傷導致肝脾腎功能失調,機體氣血失調,水濕停聚,形成痰濕瘀血等病理產物阻滯體內,也可導致或加重閉經。本病閉經多由月經后期、量少逐漸發展而來,患者常伴多毛、痤瘡、肥胖等癥。
多囊卵巢綜合征引起的肥胖多為腹型肥胖(腰圍/臀圍)≥0.80),發生率約30%~80%。多與胰島素抵抗、體內雄激素水平過高等相關。中醫認為本病肥胖的發生與先天稟賦不足,后天脾胃功能受損,不良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有關。脾腎陽虛,久坐不起,嗜食肥甘油膩等均可釀生痰濕,痰濕浸延軀體肌膚,漸成痰濕肥胖之體,同時可伴多毛、痤瘡、面部皮膚及頭發多油等癥。
痤瘡為多囊卵巢綜合征常見的臨床表現,發生率約50%,與高雄激素血癥和皮脂腺分泌旺盛有關。中醫稱之為“粉刺”,部分患者認為“粉刺”就是“青春痘”,未能認識到它與本病的關系。中醫認為“粉刺”是濕、痰、瘀等病理產物蘊結顏面肌膚所致,與患者機體功能失常、嗜食肥甘油膩或辛辣密切相關。若青春期或育齡期婦女出現痤瘡,同時伴有月經不調、形體肥胖、多毛等癥,可能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本病多見于青春期,臨床上可以表現有月經失調、閉經、不孕、多毛、痤瘡、黑棘皮癥、腹部肥胖等癥狀和體征;超聲顯示卵巢呈多囊樣改變;性激素檢查可有LH/FSH≥2~3、雄激素水平過高等。需臨床醫生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評判后診斷。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組異質性很強的功能紊亂的癥候群,也就是說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的臨床表現可以存在很大差異性,必須逐一排除其他引起高雄激素的器質性疾病或排卵異常的疾病才能作出診斷。因此說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診斷是排除性診斷。
國際上先后提出了5個診斷共識:即1990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提出的 NIH標準、2003年歐洲生殖和胚胎醫學會(ESHRE)與美國生殖醫學會(ASRM)提出的鹿特丹標準和2006年美國雄激素學會(AES)提出的AES標準。2018 年由美國婦產科醫師協會(ACOG) 發布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指南”和2018年ESHRE發布的以循證為基礎的“PCOS國際評價和管理指南”。在我國有2011 年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婦科內分泌學組制定的“多囊卵巢綜合征診斷”和2018年制定的“多囊卵巢綜合征中國診療指南”。
育齡期及圍絕經期PCOS的診斷:(1)疑似PCOS:月經稀發或閉經或不規則子宮出血是診斷的必需條件。另外再符合下列 2 項中的1項:①高雄激素臨床表現或高雄激素血癥;②超聲下表現為多囊卵巢 。(2)確診PCOS:具備上述疑似PCOS診斷條件后還必須逐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雄激素的疾病和引起排卵異常的疾病才能確定PCOS的診斷。
青春期PCOS的診斷:需要同時符合以下3項:①初潮后月經稀發持續至少2年或閉經;②高雄激素臨床表現或高雄激素血癥;③超聲下卵巢 PCOM 表現。 同時應排除其他疾病。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進行婦科超聲檢查時能看到:一側或雙側卵巢體積增大,每側卵巢內每個切面可見≥12個直徑為2~9mm小卵泡,可以呈車輪狀或串珠樣排列。
首先需要說明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綜合征不是一回事。多囊卵巢是超聲檢查對卵巢形態的一種描述用語,超聲下顯示:一側或雙側卵巢內直徑2~9mm的卵泡數≥12 個,和(或)卵巢體積≥10ml。單憑超聲檢查發現多囊卵巢現象還不能診斷為多囊卵巢綜合征,因為多囊卵巢現象并非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所特有,20%~30%正常育齡期婦女、口服避孕藥和閉經等都可以存在多囊卵巢現象。多囊卵巢綜合征還要有相應的臨床表現及高雄激素血癥。
PCOS作為一種復雜的內分泌代謝疾病,首先需要測定的是血清總睪酮(T)即雄激素水平,另外還要檢測黃體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抗苗勒管激素(AMH)。PCOS患者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大量釋放,會導致LH升高,LH的釋放能夠使雄激素水平升高。高水平的LH抑制FSH的功能,使卵泡發育停滯,加之雄激素水平較高,最終導致卵巢多囊樣改變。部分PCOS患者還可伴有LH/FSH比值≥2。
其次,還需檢測抗苗勒管激素(AMH)、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血脂情況等。AMH可用來評估卵巢儲備,PCOS患者因為小卵泡多,AMH值會高于正常范圍,但其生育能力并不強。PCOS患者多伴肥胖,容易改變胰島素的分泌和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造成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島素升高,產生胰島素抵抗與高胰島素血癥,胰島素又會直接和間接刺激睪酮和LH的分泌,造成排卵障礙和高雄癥狀。PCOS患者血脂異常風險升高,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具有心臟保護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降低。
此外,臨床醫生可能還會讓檢測甲狀腺功能、腎上腺皮質功能、血清催乳素、血清17-羥孕酮等,是為了排除其他相關疾病。
首先,PCOS患者檢查基礎性激素前至少一個月不能服用性激素類藥物,否則結果不可靠。性激素檢查最好在月經來潮后的第2~5天,這一段時間屬于卵泡早期,可以反應卵巢基礎的功能狀態。但月經長期不來潮的患者,只要不用激素藥,醫生會結合超聲提示的內膜厚度及卵泡發育情況來決定驗血時間。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月經來潮與否,女性激素檢查需要早上空腹抽血。AMH的檢查不受月經周期影響。血脂檢測也不受月經周期影響,但需要空腹檢查,禁食8~12小時以上。糖代謝相關指標也不受月經周期影響,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島素需要早晨空腹抽血,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則需要在一天之內口服葡萄糖的不同時間段進行檢測。甲狀腺功能等相關指標檢查是要求早晨空腹抽血的。
許多PCOS患者合并有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是一種降低血糖的激素,若機體對其敏感性下降,血糖會升高,遠期容易發展成糖尿病,因此需要篩查是否存在胰島素抵抗,提早進行治療和干預。空腹胰島素、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及胰島素釋放試驗有助于診斷胰島素抵抗。空腹胰島素值高于正常值2~5倍以上;胰島素釋放曲線高峰值超過基礎值10倍以上;曲線下面積增大;胰島素分泌高峰后移至120分鐘;或胰島素水平在180分鐘時仍不能回落至空腹水平,均可判定為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也可幫助診斷,計算公式是空腹胰島素(μU/mL)×空腹血糖(mmol/L)/22.5,參考范圍依據當地人群測定值。當PCOS患者存在腹型肥胖,合并高血壓、脂肪肝、動脈硬化和斑塊,或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甘油三酯升高,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時血糖升高時均應重視。頸部、肘部、腋下等褶皺處皮膚有過度角化和黑色素沉著時,也可進行相關檢查。
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患者常表現為稀發排卵,排卵次數比正常女性少,受孕機會相應也少了很多,可能出現備孕很久仍不懷孕的情況,因此要重視排卵并進行監測。稀發排卵指每年有3個月及以上沒有排卵。月經周期在35天以上、周期延后超過3個既往月經周期、月經半年未來,或長時間備孕但未孕的PCOS患者可能存在稀發排卵,需要進一步完善檢查。基礎體溫測定是將每天晨起尚未活動時的體溫繪成曲線來判斷當月有無排卵。超聲檢測排卵可直接觀察到排卵情況。此外,女性激素測定、子宮內膜檢查、宮頸粘液檢查和陰道細胞學檢查等方法也能幫助判斷排卵情況。在醫生的指導和幫助下可以進行這些檢查來判斷有無排卵。
基礎體溫要按月經周期來測定。一般從月經來潮的第一天開始,直到下一次月經來潮,每天都要測量。每晚睡前將體溫計放在床邊,次日睡醒睜眼后,不進行任何活動的情況下測量體溫。按月經周期將體溫記在基礎體溫表格上,表格最左側是月經來潮的第一天,連續測到下次來月經。每天最好在固定時間點測量,將測得的體溫用點來表示,并將這些點連接成折線圖。月經期用“×”做好標記;性生活則是在當日體溫點上標注圓圈。記錄表的備注欄上可標注好當天情況,如失眠、感冒、用藥、檢查等。單相型基礎體溫曲線,是指在整個月經周期內體溫波動不大,大約在0.3℃之內,如果整個月經周期曲線持續在同一水平上下波動,為單相型,提示這個月經周期沒有排卵。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在沒有正常排卵的情況下,子宮內膜無法正常脫落而持續增長,就有發生其他病變的可能,甚至有發生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因此要及時明確診斷并處理。如果PCOS患者長期月經不調,出現了量多、淋漓不盡,或月經長時間不來,超聲提示子宮內膜增厚、回聲不均或者宮腔內異常回聲時,醫生會結合情況制定方案。可能會用孕激素類藥物撤退性出血,在出血剛干凈時復查超聲;如果內膜情況沒有改善,月經量特別多引起了貧血,或者出血持續了半個月以上甚至好幾個月,超聲提示內膜增厚,醫生在判斷病情后可能會建議進行診斷性刮宮。
(1)需與高雄激素血癥或高雄激素癥狀鑒別的有:庫欣綜合征、非經典型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NCCAH)、卵巢或腎上腺分泌雄激素的腫瘤、其他如藥物性高雄激素血癥,特發性多毛者等。
(2)需與排卵障礙相關疾病鑒別的有:功能性下丘腦性閉經、甲狀腺功能異常、高泌乳血癥、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等。
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常見證候有:(1)脾虛證:月經后錯,經色淡,困倦嗜睡,神疲乏力,帶下量多,畏寒肢冷,舌淡胖,邊有齒痕,脈沉弱。(2)腎虛證:月經后錯,月經量少,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黧黑,舌淡苔白,脈沉弱。(3)肝郁證:月經不調,經量或多或少,色暗紅或紫暗,胸脅、少腹脹痛,乳房脹痛,情緒暴躁、喜嘆息,痛經,舌淡紅,苔薄白,脈弦。(4)痰濕證:月經不調,經色淡,經血夾黏液,質稠,胸悶泛惡,喉中痰鳴,頭重昏蒙,帶下量多,色白,質稠,肢體困重,口中黏膩,渴不欲飲,困倦嗜睡,舌淡或淡紅,苔白膩,脈滑。(5)血瘀證:月經不調,經色暗紅,痛經,腹部、腰背刺痛,面色黧黑,舌暗,舌邊有瘀點瘀斑,或舌下絡脈迂曲,脈細澀或結、代。
上述證候可相互兼見或單一出現,PCOS多見痰瘀互結證、腎虛肝郁證、脾虛痰濕證和腎虛血瘀證。
近期目標為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多毛和痤瘡;調節月經周期;調整生活方式,加強鍛煉、控制飲食以控制體重并糾正內分泌代謝異常。遠期目標為預防不孕;預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保護子宮內膜、預防子宮內膜病變。
有生育要求者的主要治療目標是:改善生活方式,調整代謝紊亂,調整月經周期,促排卵,助孕(輔助生殖技術),預防流產,心理治療。
無生育要求的主要治療目標是:調整月經周期,預防遠期并發癥。主要治療方法有改善生活方式,調整月經周期,調整代謝紊亂,定期體檢。
生育后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包括已生育及絕經后,這類患者雖已完成生育任務,但疾病對其內分泌功能的影響是持續存在的。絕經后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要注意控制體重,并堅持對糖脂代謝異常進行監測,預防糖尿病、代謝綜合征、心血管疾病等遠期并發癥。仍存在月經周期的患者,除以上目標外,首要任務是調整月經周期,保證月經正常來潮,以建立相對規律的月經周期,預防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慢性無排卵所致子宮內膜增生癥和子宮內膜癌。
大多數PCOS患者有肥胖問題,對于超重或肥胖的PCOS患者,通過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量、行為干預,改善與健康相關的生命質量。
飲食控制:包括堅持低熱量飲食(每日攝入熱量為1200~1500 千卡)、調整主要的營養成分、替代飲食等。建議限制熱量攝入,選用低糖、高纖維飲食,以不飽和脂肪酸代替飽和脂肪酸。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減少精神應激,戒煙、少酒、少咖啡。
合理運動:運動可以減輕體重,預防體重增加。建議適當有氧運動,每周至少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根據個人體力量力而行,并減少久坐。
行為干預:包括設定目標、自我監控、對刺激的控制、解決問題能力改善、持續評估及監測、自信的建立等等,進而優化體質量管理、持續健康生活方式,維持良好情緒。
對于高雄激素血證及高雄激素臨床表現均不明顯,且無胰島素抵抗,但臨床主要表現為月經紊亂,如月經后期或閉經,或月經淋漓不凈的患者,可以周期用孕激素如地屈孕酮或黃體酮治療。服藥時間一般是10~14天,可以周期性治療3~6個月。
PCOS患者應盡量選擇雄激素活性較低的藥物,常用的有:達英-35、優思明、優思悅、媽富隆等。若患者高雄激素癥狀明顯(多毛、痤瘡、脂溢性脫發)或血清睪酮偏高,達英-35為首選;優思明、優思悅在降雄的同時可改善BMI和腰臀比,適用于輕中度肥胖、血脂或血糖代謝異常的患者;媽富隆更適用于青春期、育齡期無生育要求的患者。具體選擇哪一種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避孕藥治療PCOS的療程長短需要考慮年齡、個人需求及病變程度等因素。一般以3~6個月為宜。
雌孕激素周期序貫療法適用于雌激素水平偏低的青春期、育齡期有生育要求、或有圍絕經期癥狀的PCOS患者。常用藥物有:補佳樂加地屈孕酮、芬嗎通等。具體選擇何種激素周期序貫治療,應聽從醫生的指導。
(1)口服避孕藥(COC):是PCOS高雄激素的一線藥物。如達英-35、優思明、優思悅、媽富隆等,可有效改善患者多毛、痤瘡等高雄表現及月經紊亂。
(2)螺內酯:適用于COC禁忌、或不能耐受COC的患者。但備孕的患者禁用。
(3)二甲雙胍:PCOS患者約有60~80%合并胰島素抵抗,二甲雙胍能改善糖代謝并抑制多卵泡,同時可改善高雄癥狀。
具體如何選擇用藥,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1)適用于代謝異常(合并糖尿病或胰島素抵抗的肥胖或非肥胖)為主的PCOS患者。
(2)對于枸櫞酸氯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聯合二甲雙胍可以顯著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1)枸櫞酸氯米芬(CC):是FSH及雌激素水平正常的PCOS患者的促排卵一線藥物。但CC具有抗雌激素活性,可影響子宮內膜發育并使宮頸黏液變稠,故應用時可適當補充雌激素。
(2)來曲唑(LE):是治療PCOS的一線促排卵藥物,更常用于CC抵抗或治療失敗的PCOS患者。LE對子宮內膜和宮頸黏液無影響。
(3)二甲雙胍:常用于PCOS伴胰島素抵抗,或枸櫞酸氯米芬抵抗的患者促性腺激素(Gn)誘導排卵前的預治療。
具體選擇何種藥物,應由醫生決定。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生殖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涉及多系統,因此臨床表現呈多樣化。中醫首先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方法,根據每個病人不同的發病原因和臨床表現,確定病因病機,進行辨證,然后采用中藥內服、針灸、推拿、外敷、埋線、食療等方法,針對月經不調、不孕、痤瘡、肥胖等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主要臨床表現來治療,并進行整體調理。中醫學的辨證施治和整體觀念兩個基本特點相結合,因人因證而異,多種方法可選擇或聯合應用,是中醫治療該病的優勢。
腎虛證主要表現為月經延后,量少,色淡質稀,或月經漸至停閉,或不規則的陰道流血;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婚久不孕。其中腎陰虛證還表現有形體較瘦,手足心熱,大便秘結,小便黃,舌紅少苔,脈細數;腎陽虛的還有身體怕冷,手足不溫,形體較胖,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脈沉細。治療以補腎為主,腎陰虛證宜滋陰補腎,常用左歸丸、六味地黃丸;腎陽虛證宜溫腎助陽,常用右歸丸、金匱腎氣丸。有生育要求的可選用滋腎育胎丸等。
脾虛痰濕主要表現為月經延后漸至停閉,也可表現為經常有陰道流血,婚久不孕,形體日漸肥胖,胸脅滿悶,嘔惡痰多,神疲嗜睡,帶下量多,色白,質地清稀;舌體胖,有齒痕,舌苔白膩,脈滑。治療以健脾化痰除濕為主,可選用蒼附導痰丸、啟宮丸等。
氣滯血瘀證主要表現為月經延后,量少,經血有血塊,或者閉經不孕;胸脅、乳房脹痛,精神抑郁,心煩;舌紫黯,有瘀點,脈弦澀。治療宜理氣行滯,活血化瘀,可選用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等。
肝經郁熱證主要表現為月經延后,量少,色紅,或月經停閉不行,或陰道不規則流血,婚久不孕,煩躁易怒,胸脅乳房脹痛,面部或前胸后背痤瘡,毛發濃密,大便秘結;舌紅,苔薄黃,脈弦。治療宜疏肝清熱涼血,可選用加味逍遙散或清經散等。
中成藥功效及適應證明確,方便使用與攜帶,常用于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的治療,有助于調經和促排卵等。臨床如何選用呢?中醫將PCOS癥狀歸納為腎虛、痰濕、氣滯血瘀及肝經郁熱幾種證候,可在醫生指導下根據不同證候選擇中成藥。
(1)腎虛證:月經初潮延遲,經色淡質稀,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帶下量少等。可選用補腎調經的中成藥,如安坤贊育丸、右歸丸等;
(2)痰濕證:月經后期或閉經,帶下量多,形體肥胖、多毛,頭暈胸悶等,可選用化痰除濕,通絡調經的中成藥,如二陳丸合復方川芎膠囊等;
(3)氣滯血瘀證:月經后期或閉經,經行有塊,煩躁易怒,胸脅乳房脹痛等。可選用行氣活血,祛瘀調經的中成藥,如血瘀逐瘀顆粒、大黃?蟲丸、桂枝茯苓丸等;
(4)肝經郁熱證:月經后期、量少,或月經紊亂,淋瀝不盡,面部痤瘡,胸脅乳房脹痛等。可選用疏肝理氣,瀉火調經的中成藥,如加味逍遙丸等。
針灸作為傳統中醫藥療法治療PCOS具有確切的療效,針藥結合可起到增效的作用,且副作用小,簡便價廉。針灸可通過刺激特定腧穴達到調節陰陽、調和氣血、改善臟腑功能的作用,并能改善患者內分泌紊亂狀態,調整月經周期,提高排卵率,增加受孕機會;調整糖脂代謝,降低肥胖患者體重,改善痤瘡、多毛等癥狀。
根據PCOS發病機制,針灸取穴多以腎經、脾胃經、肝經,任脈腧穴為主,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1)辨證取穴:常用穴位有中極、子宮、關元、氣海、三陰交等;多毛、肥胖等可選曲池、中脘和豐隆;面色萎黃、神疲倦怠等可選脾俞、腎俞、太白、太溪;抑郁不舒,乳房脹痛等可選內關、期門、蠡溝。(2)針刺促排卵:取關元、中極、子宮、三陰交,每天1次,共三次,每次留針30分鐘。(3)艾灸:取穴關元、中極、足三里、三陰交等,每次取2~3穴,每日1次,7次為1療程。根據證候需要可選用隔藥灸及溫針灸等。
針灸治療需在正規醫療機構進行。
常用的其他外治法如下:(1)耳針(耳穴埋針、埋豆):通過刺激耳廓相應穴位,起到調節卵巢功能、調理氣血、控制飲食等作用。(2)穴位埋線:將羊腸線埋入穴位持續刺激,達到調理臟腑、補虛瀉實、調和氣血、疏通經絡的功效,改善機體的代謝和內分泌狀況,從而達到減輕體重、調整月經周期的目的。(3)穴位外敷:穴位貼敷療法是一種將不同藥物貼敷在特定穴位上的中醫特色療法。該法通過藥物對穴位的滲透和吸收傳感于經絡、臟腑,調暢氣機、改善氣血經絡等作用,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具體選穴治療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控制飲食、加強運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PCOS的關鍵。中西醫結合治療PCOS可使中西醫優勢互補,提高臨床療效。
對于目前不想生小孩的PCOS患者,可以首選中醫調經治療。先觀察一下身體狀況,如月經量、色、質,帶下多少及顏色,有無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小便清長、夜尿頻、大便溏薄、煩躁易怒等癥狀,舌質紅舌苔少,還是舌淡胖有齒痕、舌苔又厚又白,或舌尖、舌邊有了瘀點瘀斑。根據這些信息中醫可以分別辨證為腎陰虛證、腎陽虛證、痰濕證、氣滯血瘀證和肝經濕熱證等,分別采用左歸丸、右歸丸、蒼附導痰丸、膈下逐瘀湯、龍膽瀉肝湯等治療。若停經超過2~3個月或陰道少量不規則流血半月以上,則可在醫生指導下周期性使用孕激素或短效復方口服避孕藥。
對于想要孩子的PCOS患者,可以先試一試能否自然受孕,如果超過1年還沒有受孕,就要及時就醫,用克羅米芬、來曲唑等藥物誘導排卵,同時配合中藥補腎活血通絡或針刺促排卵。一旦懷孕需用中藥補腎安胎配合地屈孕酮等保胎治療。
切記不要自行用藥,一定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治療,以免貽誤病情。
影響PCOS患者生育的主要原因是排卵障礙,簡單地說就是不排卵或者稀發排卵,所以應首選促排卵治療。如果PCOS不孕患者經過促排卵治療6個周期后仍未妊娠者,可去生殖中心接受體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即試管嬰兒。若合并輸卵管不通及男方精子活力差等問題,也推薦IVF-ET治療。
PCOS患者不常規推薦手術治療。如果經過醫生的促排卵治療,出現克羅米芬抵抗、來曲唑治療無效、頑固性LH分泌過多的時候,或者患者因為輸卵管粘連、梗阻、子宮內膜異位癥等需腹腔鏡手術的時候,可以進行腹腔鏡卵巢打孔術。在卵巢上打孔是為了破壞產生雄激素的卵巢間質,間接調節垂體-卵巢軸,使血清LH及睪酮水平下降,增加妊娠機會,并可能降低流產的風險。凡是手術都存在風險,所以盡量選擇體質指數(BMI)≤34kg/m2、基礎LH>10U/L、游離睪酮水平高的患者,并且要提前告知患者有盆腔粘連、卵巢功能不全等并發癥。即使手術也不是確保有效,術后6個月內的排卵率為54%~76%,自然妊娠率僅為28%~56%。
PCOS患者必須定期復查,長期管理,預防遠期并發癥,即糖尿病、代謝綜合征、心血管疾病、子宮內膜癌等。
對于月經周期延后的PCOS患者,尤其月經超過3個月還沒有來潮的,子宮內膜長期單純受雌激素刺激,約30%有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是正常人群的3~10倍。
胰島素抵抗是PCOS代謝異常程度的重要決定因素,50%~70%的PCOS患者存在胰島素抵抗,可顯著增加2型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代謝綜合征等遠期并發癥的發病風險。30%~60%的PCOS患者中存在肥胖,70%存在血脂代謝異常,PCOS患者罹患2型糖尿病風險較正常人群升高5~10倍,31%~35%的患者存在糖代謝異常。因此要關注PCOS患者代謝疾病家族史、身高、體質量、腰圍、臀圍,定期檢查空腹血糖、胰島素、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胰島素釋放試驗、血脂、肝腎功能等。
多囊卵巢綜合征因其多態性,涉及多系統的代謝紊亂,往往病情較為復雜,但一般預后尚好。多數患者病程較長,青春期表現為月經稀發、閉經或不規則子宮出血;育齡期因為無排卵而影響生育;孕后容易流產,需早期治療并及時觀察胚胎發育情況;生育后亦需長期防治,防止發生糖尿病、子宮內膜癌、乳腺癌等。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應以低脂、低糖、高蛋白質飲食為主。魚、蝦等優質蛋白含量高可以適當多食,豬肉、牛肉、羊肉等熱量高的肉類應少食。不宜吃寒性食物,辛辣和冰凍的食品容易損傷脾胃,應少食或不食。因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需要終身控制體重且并發糖尿病的幾率較正常人群高,糖分含量高的水果應少食,胰島素抵抗的患者忌食甜品。
世界衛生組織對影響健康的因素進行過如下總結:健康=60%生活方式+15%遺傳因素+10%社會因素+8%醫療因素+7%氣候因素。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必須與社會相適應,與環境相和諧。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核心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健康生活方式為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的生活方式應參照此調整,使體重保持在正常范圍,保持心情愉悅和良好的生活方式,這對于內分泌改善是非常有益的。
多囊卵巢綜合征在疾病診治中,醫藥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患者對本病的正確認識以及由此產生的治療毅力。突然或長期的精神壓抑、精神緊張、恐懼焦慮等都能導致神經內分泌障礙及排卵功能紊亂,長期的負面情緒會形成惡性循環給治療帶來更大的困難,因此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可采用多種方式(聊天、唱歌、跳舞、運動等)調暢情志,學會放松,緩解緊張情緒,保持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肥胖為癥狀性肥胖,肥胖與脂代謝異常、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糾正胰島素抵抗的方法主要是減輕體重和藥物干預。臨床上發現,單純通過運動、飲食控制減輕體重,即可改善胰島素抵抗現象;相反,單純服用藥物,而不重視運動飲食等健康管理,胰島素抵抗的現象得不到控制,有的甚至會加重。
減輕體重需要通過減少攝入和增加消耗兩個途徑。減少攝入,主要是減少攝入總量和調整飲食結構。減少攝入油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但過分的節食也不可取,必須要滿足機體每天對能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求,簡單的控制方法可以“七分飽”為度。過度節食可能有近期療效,但難以長期維持,且對身體不利。增加消耗,主要是增加運動量,一次劇烈的運動是不可取的,循序漸進,長期有氧運動是較好的方式,比如慢跑。適量運動的標準是:每天運動20~60分鐘,每周運動3~5天,強度為心率最大值的55%~90%。心率最大值=220-年齡。
我們不首先推薦藥物控制胰島素抵抗,如果患者已經出現糖耐量異常,甚至已經是糖尿病,或者經過運動、飲食調節后,胰島素抵抗現象仍然無法改善,或超重明顯時,才使用藥物控制,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一般多選用二甲雙胍、曲格列酮等治療。即使是在藥物治療過程中,運動和飲食的調節也是必不可少的。
馮曉玲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梁瑞寧江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賀豐杰陜西中醫藥大學
許麗綿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趙瑞華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張婷婷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章勤杭州市中醫院
馬惠榮河北中醫學院
閆穎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陳景偉河北中醫學院
王東梅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李偉莉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劉雁峰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石玉華廣東省人民醫院
楊欣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中醫藥科普標準知識庫是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建設的權威、專業、惠民、多元的中醫藥科普公益平臺,旨在發揮學會專家資源優勢,構建科學、規范、標準的中醫藥科普知識內容,促進中醫藥健康科普與文化傳播,提高公眾對中醫藥的獲得感,助力“健康中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