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青在线视频播放,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不卡,高清性欧美,日韩大片免费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在线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目錄
乳腺增生病
分類:中醫類 - 外科(乳腺?。?/div>
瀏覽量:1880
前言
乳腺增生?。╤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HMG)是臨床最常見的一類乳腺良性疾病,既不屬于炎癥,也不屬于腫瘤,本質上是由于乳腺實質和間質不同程度的增生及復舊不全所導致的乳腺結構紊亂,主要表現以乳房疼痛及乳房腫塊為主,其發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變與社會壓力的增大,該病的發生年齡譜越來越廣。不同年齡,乳腺增生的診斷方法也有所差異,尤其是在排他性診斷方面(例如排除惡性腫瘤)。在治療上,中醫、西醫均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如何正確的選擇、合理的運用也是患者比較困惑的問題。因部分乳腺增生與乳腺癌發生潛在相關,加之疼痛等癥狀,臨床上,患者會出現恐懼、焦慮情緒,嚴重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生活調攝,促進乳腺增生病的康復,呵護乳房健康也很重要。 為了更好地幫助患者全面、科學地認識乳腺增生病,緩解恐懼、焦慮情緒,合理、科學地防治乳腺增生病,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搭建科普教育平臺,乳腺病分會組織該領域內中西醫權威專家用簡潔、通俗的語言對乳腺增生病的病因、診斷、中西醫治療、預防調護等民眾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為乳腺增生病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
第一部分 概念
1.什么是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HMG)是臨床最常見的一類乳腺良性疾病,既不屬于炎癥,也不屬于腫瘤,本質上是由于乳腺實質和間質不同程度的增生及復舊不全所導致的乳腺結構紊亂。不同醫院的影像檢查報告中出現的乳腺腺病、纖維囊性乳腺病、乳腺囊腫、乳腺囊性增生病等診斷,均屬于本病范疇。

2.中醫如何認識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病在中醫古代文獻中稱為“乳癖”。臨床表現為乳房經前脹痛,經后緩解,可伴有乳房結塊,其發生發展與肝、脾、腎三臟關系密切。患者情志不暢、急躁易怒,導致肝氣郁結、經脈阻塞不通而見乳房疼痛;肝氣郁結影響脾臟運化水濕的功能,聚濕成痰、痰濁內生、循經留聚乳中,故見乳中結塊;而腎為五臟之本,若腎氣不足,沖任失調,氣血瘀滯積聚于乳房、胞宮,則見乳房疼痛及結塊,并可伴月經紊亂失調。中醫認為,該病與先天體質、后天不良情緒及飲食關系密切,氣血不通暢或痰凝血瘀是發病的關鍵。

第二部分 流行病學
3.乳腺增生病發病率如何?

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見的乳房疾病,約占全部成年女性乳房疾病的75% 。在我國育齡女性乳腺增生病的發病率為70%~80%,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年來乳腺增生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可影響女性的身心健康,需要得到醫生及患者的重視。

4.男性會發生乳腺增生病嗎?

男性乳房與女性乳房結構相似,但男性乳房腺體組織不發達且缺乏脂肪組織填充,一般呈現不發育的狀態。但男性也會發生乳腺增生病(也叫男性乳腺發育癥),尤其是在青春期階段(13~14歲),發生率約為39%。臨床表現為一側或雙側乳房進行性增大,乳頭乳暈下可觸及扁圓形腫塊、邊界清楚、質地中等或稍硬,活動良好,可伴有乳房脹痛或輕度壓痛,極少數還可能伴有乳頭溢液。

導致男性乳腺增生病的發病原因與內分泌失調有關,主要原因有:(1)睪丸發育不良或睪丸炎癥、損傷、腫瘤等導致的雄性激素分泌減少;(2)肝臟功能異常,導致雌激素滅活發生障礙,使體內雌激素水平相對增高;(3)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而長期服用雌激素治療;(4)長期應用洋地黃、利舍平、異煙肼、異煙腙等藥物,也可引起男性乳房增殖肥大。

所以,乳腺增生病并不是女性的專利,男性也會發生乳腺增生病。一旦出現男性乳腺增生病,需要積極查找原因,確認是否存在睪丸、肝臟、前列腺等疾病,是否服用易引起乳腺增生的藥物,是否是青春期一過性的乳房發育。只有積極治療原發病、避免服用容易引起乳腺增生病的藥物,才能從根本上預防及治療男性乳腺增生病。

5.乳腺增生病的好發年齡是多少歲?

乳腺增生病可發生在青春期到更年期的任何年齡段,尤其易發生于年輕的女性,近年來有低齡化趨勢,發病高峰年齡為35~40歲。乳腺增生病通常與激素水平相關,因此絕經后女性的乳腺增生病的發病率降低。

第三部分 分類
6.乳腺增生病有哪些分類?

乳腺增生病根據病理學(穿刺或手術切除的標本)進行分類,分為:(1)單純性乳腺增生;(2)囊性乳腺增生;(3)腺型小葉增生。根據是否伴有不典型增生,又可分為:(1)伴不典型增生的增生性病變;(2)不伴不典型增生的增生性病變。其中伴有不典型增生患者,與乳腺癌發生關系相對較為密切。需要強調的是“非典型增生”是病理學的概念,意即經穿刺或手術活檢等取得組織后進行的病理學診斷。臨床偶見某些醫院的影像學報告上書寫不典型增生是不規范的。

但是臨床上一般不常規進行病理學診斷,而是根據不同臨床特征,比如癥狀、體征及影像學檢查進行診斷性分類命名,例如乳腺腺病、纖維囊性乳腺病、乳腺纖維囊性改變、良性乳腺結構不良、硬化性腺病等。對于影像學檢查提示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時,建議進行穿刺或手術活檢,進行病理學診斷。

第四部分 病因
7.乳腺增生病有哪些病因?

乳腺增生病主要是由于內分泌紊亂、性激素水平失調造成的。主要原因有:(1)生理因素,初潮年齡早、行經年限長、絕經年齡晚、月經周期短、流產次數多、性生活次數少等,會增加發病幾率;(2)不良生活因素,如抑郁、暴躁、焦慮、生活不規律、長期睡眠質量差,易致乳腺增生?。唬?)藥物因素,如口服避孕藥、濫用豐乳藥或含有雌激素的美容用品,以及安體舒通、雷尼替丁、奧美拉唑、格林吡嗪、異煙肼、利培酮、白芍總苷膠囊等藥品,也易致乳腺增生病。

8.乳腺增生病與遺傳有關嗎?

乳腺增生病與性激素調控失?;蛉橄賹に孛舾行栽鰪娪嘘P,目前暫無證據有遺傳傾向。

9.乳腺增生病與體質有關嗎?

乳腺增生病與體質有一定的關系。體質在中醫學上稱素質、稟質、稟賦等。中醫學認為成人的體質可分為九種類型,即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特稟質、濕熱質、氣郁質、血瘀質。目前什么樣的體質容易得乳腺增生病存在一定爭議。但臨床常見的易感體質有氣郁質、痰濕質、血瘀質、陰虛質、氣虛質和陽虛質等這些體質。

10.乳腺增生病與情緒因素有關嗎?

乳腺增生病的發生與情緒因素關系密切。乳腺是內分泌軸(下丘腦—垂體—卵巢)的靶器官,而內分泌腺的功能受到情緒變化的綜合調控。比如緊張、抑郁、焦慮等不良因素可引起“神經—內分泌-體液”相互作用失常,導致乳腺血管及乳管平滑肌舒縮功能障礙,進而誘發乳腺增生病。而調整負面情緒,是改善乳腺增生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有研究表明86%的輕度乳房疼痛、52%的嚴重疼痛患者可以通過語言解釋、排除顧慮、情緒疏導后得到緩解。所以乳腺增生病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注意調整情緒。

11.乳腺增生病與月經有關嗎?

乳腺增生病與月經關系密切。下丘腦—垂體—卵巢軸促性腺激素水平的周期節律變化,除了引起月經的周期變化,也會引起乳腺出現相應的增殖和復舊的周期性變化。因此,大部分乳腺增生患者會出現經前乳房脹痛、經后緩解這一跟月經密切相關的周期性疼痛現象。這種情況一般無需藥物干預,可通過調節情緒、運動、飲食等生活方式進行調理。也有一些乳腺增生病的患者,乳房疼痛與月經周期關系不大,但只要不影響生活質量,也無需藥物干預。另外,乳腺增生病引起的乳房疼痛,無論是否與月經周期相關,都與乳腺癌沒有相關性。

12.乳腺增生病與生育或流產有關嗎?

乳腺增生病與生育關系密切。適齡生育、足月生產、充分哺乳是乳腺的保護因素。如初產年齡大(大于35歲),使這些保護因素缺席或延遲,可增加乳腺增生病的發病率。

在懷孕的不同時期,由于體內激素水平漸進性改變,乳腺呈現“增生—成熟—分泌—復舊”的階段式生理活動,而流產破壞了妊娠期正常激素水平變化過程,導致未能成熟分化的乳腺細胞出現復舊不全。因此,流產增加了乳腺增生病的發生的幾率。

第五部分 發病機制
13.乳腺增生病的發病機制是什么?

目前認為與乳腺增生病與周期性的激素分泌失調和/或乳腺組織對激素敏感性增高、精神等因素相關。

(1)周期性的激素分泌失調:乳腺作為內分泌腺的靶器官,受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綜合調控,隨卵巢內分泌周期性調節,乳腺組織產生相應的增殖和復舊的周期性改變。黃體期雌二醇(E2)絕對或相對增高,孕酮(P)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失去制約E2與保護乳腺組織的作用,使乳腺組織不斷處于E2刺激中,不能由增殖轉入復舊或復舊不全,久之引起乳腺增生病。

(2)催乳素(PRL)升高:直接刺激乳腺組織并抑制黃體期孕酮(P)分泌,同時刺激雌二醇合成,導致E2/P比例失調,導致乳腺增生病。

(3)精神因素:緊張、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因素也會導致“神經—內分泌-體液”相互作用失常,乳腺血管及乳管平滑肌舒縮功能障礙,致乳房脹滿、疼痛,甚至乳房結塊。

因此,乳腺增生病的發病機制與內分泌失調、先天體質和不良心理因素相關。避免雌激素的攝入、慎用可能引起內分泌紊亂的藥物和食物、治療可能引起內分泌紊亂的原發疾病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助于預防本病的發生發展。

14.乳腺增生病的中醫病因病機是什么?

中醫認為乳腺增生病的病因與情志因素、飲食因素、勞倦內傷等相關。病性屬本虛標實,沖任失調為發病之本,肝氣郁結、痰凝血瘀為發病之標。

(1)肝氣郁結:情志不暢,郁久傷肝,致肝郁氣滯,蘊結于乳房胃絡,經脈阻塞不通,不通則引起乳房疼痛。

(2)痰凝血瘀:肝氣郁久化熱、熱灼津液為痰,或脾傷痰濁內生,痰凝、血瘀積于乳房,即可形成乳房腫塊。

(3)沖任失調:沖任失調,氣血瘀滯,積聚于乳房,故見乳房疼痛而結塊,可伴月經不調。

總之,本病的中醫病機為七情內傷、飲食勞倦等致肝氣郁滯、脾失健運、腎氣不足、沖任失調,氣滯痰凝血瘀結聚于乳房而成。因此,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勞逸結合、少吃生冷肥膩食物等有助于預防本病的發生發展。

第六部分 診斷與鑒別診斷
15.乳腺增生病有哪些主要癥狀?

乳腺增生病最常見的癥狀有乳房疼痛、乳房腫塊,少部分患者伴有乳頭溢液。

乳房疼痛大多數有三個特征,周期性、多樣性、對稱性。(1)周期性:規律性發作,多見月經前疼痛加重,月經后減輕或消失。(2)多樣性:疼痛的表現多樣,最常見為脹痛,也可見刺痛,牽拉痛或隱痛。(3)對稱性:常見兩邊乳房疼痛,情緒變化可誘發或加重局部疼痛。

乳房腫塊,查體時可以表現為片塊型、結節型、混合型、彌漫型等。腫塊常為多個,兩邊乳房均有,也有患者僅累及一邊乳房。腫塊大小和質地與月經關系密切,通常表現為經前增大變硬,經后縮小變軟,會伴有少許觸痛。這些查體觸及的乳房腫塊大多數都是乳腺的增生組織,不一定會在超聲等影像檢查顯示明確的腫塊影。

乳頭溢液(即乳頭主動或被動擠壓后流出液體)在乳腺增生病患者中發生率約為3.6%~20.0%的,液體常為淡黃色、無色或乳白色漿液,血性溢液少見。如果出現血性溢液,則建議要進一步檢查(如乳腺纖維導管鏡),排除腫瘤、炎癥等其他病變可能。

16.乳腺增生病的診斷標準是什么?

乳腺增生病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癥狀、體征以及相關輔助檢查,在排除其他引起類似癥狀的疾病后可診斷為乳腺增生病。

(1)癥狀與體征包括:①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脹痛、刺痛或隱痛,疼痛可牽連痛至腋下、肩背部;且與月經、情緒變化關系密切,癥狀可連續3個月或間斷疼痛3~6個月不緩解;②一側或兩側乳房發生單個或多個大小不等、形態多樣的腫塊,腫塊可分散于整個乳房,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與皮膚或深部組織不粘連,推之可動,可有觸痛,可隨情緒及月經周期的變化而消長,部分患者乳頭可有溢液或瘙癢。

(2)排除其他診斷:如排除乳房良惡性腫瘤等。對可疑病變的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排除惡性病變。

(3)輔助檢查:鉬靶、彩超、乳腺纖維導管鏡、乳腺核磁共振、病理檢查等。

因此,對于乳腺增生病的診斷,需要至少有乳腺增生病的癥狀或體征其中一項,并且結合輔助檢查能排除其他疾病,才能診斷為乳腺增生病。

17.乳腺增生病的輔助檢查有哪些?

乳腺增生病常用的檢查包括:乳腺超聲檢查、乳腺鉬靶檢查等。對合并有乳頭溢液的患者,可選擇行乳腺纖維導管鏡或乳管造影或細胞學檢查。如果乳腺鉬靶、乳腺彩超發現可疑病灶,不能明確性質的時候,可以進一步行乳腺核磁共振(MRI)幫助明確病灶性質。

對于檢查發現的懷疑有癌變可能的乳腺腫塊、局限性腺體增厚,或不確定的鈣化灶等,強烈建議行病理組織學檢查(通過空芯針穿刺活檢或手術活檢)進行明確診斷。

18.乳腺彩超檢查的作用是什么?

乳腺彩超是最常用的檢查手段,它無創、無輻射、費用低、操作簡便。彩超可以發現乳房中囊性、實性腫物,可以了解病變的內部結構、周邊情況及血流等情況,且方便短時間內復查以追蹤病灶的動態變化情況。因此乳腺彩超適用于任何年齡的女性乳房檢查,包括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9.乳腺鉬靶檢查的作用是什么?

乳腺鉬靶檢查是一低劑量X線檢查方法,可以發現乳腺很微小的變化,尤其對于以鈣化為主要表現的導管原位癌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乳腺增生病患者,一般建議從40周歲開始進行乳腺鉬靶檢查。但對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將篩查起始年齡提前至35歲,比如:(1)有直系親屬(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乳腺癌家族史;(2)有胸部放療史;(3)乳腺導管不典型增生、非典型小葉增生等病史等。

乳腺鉬靶檢查,輻射量很低,每做一次乳腺鉬靶的輻射量約為0.065-0.6mSv,大概相當于人在海灘曬太陽1天或乘坐長途飛機1次的輻射量。WHO認為人體每年接受的輻射量只要不超過5mSv都是安全的,而一個正常成年人一年中接受的自然界中的輻射量大概3mSv。因此每年接受一次乳腺鉬靶檢查是安全的,完全不必擔心輻射問題。

20.乳腺檢查報告怎么看?

目前,很多醫院的乳腺鉬靶、B超等檢查報告的診斷都參考美國放射學會推薦的《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報告上會顯示0~6類這樣的不同分類。各個分類的意義如下:

0類:未完成評估,需要召回,補充其他影像學檢查。比如,如果是初次行超聲檢查,可能要行X線檢查;如果X線檢查和超聲檢查都無法完成評估,則建議MRI檢查等。

1類:陰性,無異常發現。惡性的可能性為0%。

2類:考慮良性改變,惡性的可能性為0%。

3類:幾乎可以確定的良性病變,惡性的可能性<2%,建議短期隨訪(小于1年,一般為6個月)。

4A類:惡性的可能性為2%~10%,若活檢或細胞學檢查為良性,可以常規隨訪或6個月后隨訪。

4B類:惡性的可能性為10%~50%,建議病理學檢查。如果病理學檢查結果與影像學表現符合,且病理學檢查結果為具有排他性的典型良性病變,如纖維腺瘤、脂肪壞死及肉芽腫性病變等,則可進行觀察;如穿刺病理學診斷結果為乳頭狀瘤、不典型增生等,則進一步的切除活檢。

4C類:惡性的可能性為50%~95%,對于病理學檢查結果為良性的病例,需要與病理科協商,作進一步的分析。

5類:高度懷疑惡性(幾乎肯定的惡性),這一類病變的惡性可能性≥95%,臨床須積極采取措施。

6類:已活檢證實為惡性,須積極采取措施。

因此,如果報告中寫了0類則需結合其他項目檢查;如果1~2類的,一般來說問題不大,常規篩查即可;如果3類,則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6月復查;如果寫了4類以上,尤其是5類的,需要進一步做穿刺甚至手術等,結合病理結果來判斷疾病性質,決定后續治療方案及隨訪頻率。

21.乳腺增生病的疼痛應與哪些疾病相鑒別?

乳腺增生病疼痛需要鑒別的疾病有三大類:

一、其他乳房疾?。撼R姷挠腥榉垦仔约膊?、乳房外傷等其他乳房疾病所導致的疼痛。

二、其他部位疾病引起的疼痛:肋軟骨、胸壁肌肉、肋間神經等疾病引發的胸壁疼痛,膽結石、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頸椎放射痛和心絞痛等引起乳腺牽扯痛,帶狀皰疹早期出現的神經痛等。

三、藥物性引起的疼痛:如抗抑郁藥、地高辛、噻嗪類利尿劑等也會引起乳腺的疼痛。

因此,出現乳房部位疼痛,需要了解外傷史、哺乳史、既往疾病史、以及用藥史,檢查乳房局部皮膚有無紅腫、破損、化膿等表現,再結合輔助檢查(血常規、炎癥指標、彩超等)進行排查,明確是否其他疾病引起乳房疼痛。

22.乳腺增生病的腫塊應與哪些疾病相鑒別?

乳腺增生病的腫塊需要鑒別乳腺囊腫、乳腺纖維腺瘤、葉狀腫瘤、錯構瘤、脂肪瘤、乳腺癌等乳腺良惡性腫瘤。良性腫瘤一般質地軟或韌、邊界清楚、活動度較好,影像學上顯示形態規則、邊界清晰。如果乳房腫塊質地偏硬、活動差、邊界不清楚,輔助檢查報告提示有異常表現,需通過病理學檢查來明確除外其他相關疾病,尤其是排除惡性病變。

第七部分 治療
23.乳腺增生病一定要治療嗎?

乳腺增生病的患者,尤其是僅表現為乳房疼痛的患者,相當一部分是不需要藥物治療的。可以通過精神疏導、寬慰解釋、飲食調整或者是佩戴合適的文胸來緩解疼痛,不建議過度給予藥物治療。而對于乳房疼痛影響工作或生活時,并經精神疏導、生活調理無效后,應考慮藥物干預治療。對于檢查發現懷疑有其他疾?。ㄈ绨┳?、炎癥)可能的病灶等,則需要行病理組織學檢查(通過空芯針穿刺活檢或手術活檢)進行明確診斷,指導后續治療。

24.乳腺增生病的治療目標是什么?

乳腺增生病治療目標主要有兩個:(1)預防癌變的發生,尤其是伴有不典型增生病變的患者,乳腺癌的30年累積發病率接近35%。因此對于這一部分患者,治療的目標是嚴密監測、密切隨訪,必要時可考慮采取服用藥物(如他莫昔芬)預防癌變風險的發生。(2)緩解乳房疼痛,改善生活質量。乳腺增生病引起的乳房疼痛不僅影響生活,還會造成一定程度精神心理壓力。因此,緩解或消除乳腺疼痛是該類患者治療的主要目標。

25.西醫如何治療乳腺增生病?

西醫對本病治療包括激素治療(他莫昔芬、丹那唑、溴隱亭、己烯雌酚、黃體酮等)、補充維生素(維生素A、E)以及鎮痛治療等。但是需要注意內分泌藥物會帶來較多副作用,比如他莫昔芬會引起月經失調、內膜增厚、煩躁等,溴隱亭可引起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因此臨床使用時需慎重。

26.中醫如何治療乳腺增生病?

中醫對乳腺增生病根據不同證型進行辨證施治。目前臨床上乳腺增生病一般分為“肝郁氣滯證”、“痰瘀互結證”以及“沖任失調證”三個證型,除此之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乳癖協作組診療方案還增加了“脾虛濕盛證”以及“陽虛痰凝證”兩個證型。2023年中華中醫藥雜志出版中西醫結合臨床診療乳腺增生專家共識增加“肝郁痰凝”這個證型??傊?,臨床根據不同病情,辨證審因而論治。除了內服中藥外,還可配合藥膏外敷、熱奄包熱敷、針灸或電針、刮痧、艾灸、推拿、耳穴壓豆等外治法。

對于臨床不能排除癌變可能的患者,需行穿刺或手術等做病理學檢查,明確性質。

27.肝郁氣滯證乳腺增生病如何辨證論治?

肝郁氣滯證乳腺增生病主要表現有:乳房脹痛或竄痛,疼痛癥狀與月經、情緒變化相關,患者煩躁易怒,兩脅脹滿;腫塊呈單一片狀,質軟,觸痛明顯;舌質淡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好發于青年女性。此類證型治法為疏肝理氣、散結止痛,選方柴胡疏肝散加減。中成藥可選用乳癖散結膠囊或乳癖消片等治療。

28.痰瘀互結證乳腺增生病如何辨證論治?

痰瘀互結證乳腺增生病的主要表現有:乳房刺痛;腫塊可呈現片狀、顆粒狀、團塊狀,邊界不清,質韌;舌暗紅或青紫或舌邊尖有瘀斑,或舌下脈絡粗脹、青紫。此類證型治法為活血祛瘀、化痰散結,選方血府逐瘀湯合逍遙蔞貝散加減。中成藥可選用桂枝茯苓膠囊(丸)、血府逐瘀膠囊、小金膠囊、紅花逍遙片或紅金消結膠囊。

29.沖任失調證乳腺增生病如何辨證論治?

沖任失調證的乳腺增生病的主要表現有:乳房疼痛癥狀較輕,或沒有疼痛;伴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或足跟疼痛等癥狀;月經周期紊亂,量少或行經天數短暫或淋漓不盡,或閉經。舌質淡,舌苔薄白,脈細。好發于中年以上女性。此類證型治法為溫腎助陽或滋陰補腎、調攝沖任,選方二仙湯加味或六味地黃湯合二至丸加減。中成藥可選用丹鹿膠囊。

30.脾虛濕盛證乳腺增生病如何辨證論治?

脾虛濕盛證的乳腺增生病的主要表現有:乳房墜脹感,摸起來飽滿厚韌,有些人會有乳頭溢液,倦怠乏力,腹脹、納差,大便稀溏,月經延期,經色往往偏淡;舌胖有齒印,苔白厚或膩,脈濡滑或弦滑。多見于中年女性。此類證型治法為疏肝活血、健脾化痰,選方開郁散加減。中成藥可選用逍遙丸。

31.陽虛痰凝證乳腺增生病如何辨證論治?

陽虛痰凝證的乳腺增生病的主要表現有:乳房腫塊隱隱作痛,腰膝酸軟,畏寒肢冷,性欲減退,精神萎靡,夜尿頻多,舌質淡苔白,脈沉遲。多見于中老年女性。此類證型治法為溫陽通絡、化痰散結,選方陽和消塊湯加減。中成藥可選用巖鹿乳康片等。

32.肝郁痰凝證乳腺增生病如何辨證論治?

肝郁痰凝證的乳腺增生病的主要表現有:乳房腫塊,質韌不堅,脹痛或刺痛,癥狀隨喜怒消長。次癥:伴或不伴胸悶脅脹,善郁易怒,失眠多夢,心煩口苦,苔薄白或黃,脈弦細或滑。多見于青年婦女。此類證型治法為疏肝解郁,化痰散結。方選逍遙蔞貝散加減。中成藥可選乳寧顆粒、乳核散結片等

33.有哪些中醫外治法治療乳腺增生???

(1)藥膏外敷:常用的有乳增寧貼膏、散結乳癖膏、熱奄包等,可局部敷于患處,達到散結止痛的效果。

(2)耳穴壓豆:使用王不留行籽對耳部相應的穴位及陽性反應點進行貼壓??蛇x肝、腎、交感、內分泌、乳腺等穴位,達到疏肝活血、調攝沖任。

(3)針灸:取穴屋翳、期門、乳根,膻中及雙側內關、陽陵泉等穴位,可達疏肝理氣、調攝沖任之效。

(4)中藥離子導入:藥物通常有丁香、肉桂、莪術、乳香、青皮、瓜蔞等構成,將電極片隔藥墊及溫水紗布放置于屋翳穴及乳根和期門穴上進行治療,可達溫通經絡、活血理氣之效。

(5)穴位貼敷:將藥物貼敷于神闕穴,藥物通過透皮吸收,刺激穴位,可有疏通經絡、活血止痛之效。

除了上述列舉之外,中醫外治法治療乳腺增生病還有刮痧、推拿、穴位埋線、中藥乳罩等。乳腺增生病患者在治療中,可根據病情選擇一二項外治法,配合中藥辨證治療。

34.乳腺增生病什么時候需要手術治療?

乳腺增生病的治療,一定是在合理選用輔助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基礎上進行的。如果輔助檢查提示有異常,則有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對于BI-RADS(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分類為1-3類的乳房疼痛患者,采取合理的中醫內治法及外治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部分4a類患者經過綜合評判,可以進行中西藥治療,同時3~6月進行復查,密切觀察病灶是否進展,必要時行手術切檢或者空心針粗針穿刺,明確病灶性質。對于4b類、4c類及5類的患者,應積極進行病理檢查,明確診斷以決策后續治療方案。

35.乳腺囊腫會惡變嗎?需要做手術嗎?

乳腺囊腫根據乳腺彩超可以分為單純性囊腫、復雜性囊腫或復合性囊腫等三種類型。(1)單純性囊腫邊界清晰,超聲特征為后方回聲增強,且內部為無回聲,無實性成分和血流信號,為良性病變。(2)復雜性囊腫內部為均勻低回聲腫塊,可包含強回聲碎片,無實性成分、無厚囊壁、無血流信號。(3)復合性囊腫的超聲顯示厚囊壁和/或間隔壁大于0.5mm、囊性和實性成分共存,以及后壁未見回聲增強。

不同類型乳腺囊腫發生癌變的幾率不相同。單純性乳腺囊腫與乳腺癌風險無關,復雜性乳腺囊腫發生癌變的風險率也低于1%。然而,復合性乳腺囊腫患者惡性風險增加。復合性乳腺囊腫患者超聲可顯示乳腺腫塊囊壁增厚、間隔厚、混合囊實性成分、呈分葉狀、不確定分類或高回聲等異常,如果具有2個或以上超聲異常者,惡性風險增加至10~14倍。

因此,對于影像學報告分級為BI-RADS 2類,且提示是乳腺單純性囊腫或復雜性囊腫,不需要進行組織學診斷。少數影像學報告分級為BI-RADS 3類的復雜性囊腫,需要間隔短時間(6個月)重復體格檢查和影像學檢查。BI-RADS 4類或5類的復合性囊腫,需要進行手術活檢,病理明確性質。

36.手術后病理提示不典型增生,需要進一步怎么處理?

乳腺增生病患者經過手術切除活檢后,病理診斷為乳腺不典型增生時,是不需要進一步手術的。但是,伴有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對比不伴有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未來發生乳腺癌的風險提高3~5倍。因此,該類患者后續需要做到:(1)持續監測,方式采用一年1次乳腺X線鉬靶攝影及一年2次乳腺檢查。(2)停用口服避孕藥,避免接受激素替代治療。(3)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避免肥胖、吸煙、喝酒、胸部輻射等,加強體育鍛煉,盡量低脂飲食。(4)藥物預防,如患者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時(如30歲前有胸部照射史,5年乳腺癌風險≥1.7%等)可與醫生協商后,服用內分泌藥物作為化學預防,目的主要是預防浸潤性乳腺癌的發生。

第八部分 預后與調攝
37.乳腺增生病能根治嗎?

乳腺增生病是一種良性乳腺疾病,既非炎癥也非腫瘤,主要由于體內性激素代謝紊亂,尤其是雌、孕激素比例失調或乳腺組織對激素敏感性增高導致。很多因素可能增加乳腺增生病的發病風險,如年齡、月經史、孕育史、哺乳史、服避孕藥史、飲食結構,以及社會心理等。因此乳腺增生病不能根治,但可以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及藥物干預等達到減輕癥狀、預防或延緩癌變。

38.乳腺增生病會轉化為乳腺癌嗎?

乳腺增生病是一種良性乳腺疾病,患有乳腺增生病并不預示著癌變。經穿刺或手術等確診的乳腺增生病患者,乳腺癌風險僅略高于普通人群的1.5~2倍;伴有非典型增生者,乳腺癌的發生風險升至普通人群的3~5倍。

因此,乳腺增生病患者發生癌變幾率很低,除非是經病理明確伴有非典型增生的患者乳腺癌發生風險增高。這類患者需要做好密切隨診、定期復查,同時改變生活方式(避免肥胖、吸煙、喝酒等),必要時選擇藥物進行干預。

39.乳腺增生病患者不能穿內衣嗎?

內衣的作用主要有兩個:(1) 讓乳房不要亂動,尤其是在運動的時候。如果一名女性以每分鐘約160步的節奏跑步,那么在1小時中她的乳房可以彈跳約 9600次,相當于在內外方向上移動1.8~6.2厘米、前后方向上移動3.0~5.9厘米、垂直方向平均移動4.2~9.9厘米。這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乳房疼痛。而且乳房越豐滿、運動幅度會越大,帶來的疼痛感越劇烈,甚至還有可能出現拉傷。而一件合適的內衣可以減少將近60%的移動,緩解乳房移動帶來的疼痛。(2)支撐乳房,尤其對于乳房豐滿的女性。因為乳房豐滿的女性對比乳房較小的女性,會有更多的上半身肌肉骨骼疼痛和后背痛。而合適的內衣可以幫助身體分擔一些壓力,減少這種不適感。

因此,對于乳腺增生病患者,尤其本身就有乳房疼痛的,更應該佩戴合適的內衣,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支撐乳房、減少乳房移動帶來的疼痛。當然,如果平時不穿內衣且沒有任何不適的,只要在運動的時候穿上運動內衣就好。

40.適合乳腺增生病患者的膳食調養有哪些?

乳腺增生病與激素代謝紊亂有關,因此宜進食足量的維持激素代謝和有利于乳腺組織康復的食物,飲食上要注意:(1)多進食優質蛋白,如魚、白肉、干果、乳制品、干豆、豌豆、小扁豆和豆制品等。(2)常食新鮮水果蔬菜,如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柚子、草莓、柑橘,富含生素E的萵苣、萵筍葉、卷心菜等,多吃十字花科蔬菜(白菜、小白菜、西蘭花、芥菜、蘿卜、卷心菜)。有研究顯示,十字花科蔬菜降低了40%的乳腺癌風險。(3)盡量避免食用含飽和脂肪酸,如動物脂肪、棕櫚油,以及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如氫化加工油、煎炸植物油等。(4)少吃含雌激素或有雌激素樣作用的保健品或營養品如羊胎素、蜂王漿、雪蛤等。

41.適合乳腺增生病的運動調養有哪些?

乳腺增生病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愛好、身體狀況進行適當的運動,如慢跑、跳繩、慢走、騎自行車、游泳、健身房健身、瑜伽等項目。運動過程中注意通過自身的心率狀況調整運動的強度,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運動調養的目標是維持合適的體重指數。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使用體重指數(BMI)作為肥胖分型標準,即BMI=體重(千克)/身高(米2),我國成年人的體重指數在18.5~23.9 千克/米2內屬于正常范圍。

運動調養的總體原則是:每周堅持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每周5次,每次30分鐘),或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力量性訓練(俯臥撐、蹲起、杠鈴、啞鈴、彈力帶等負重訓練)每周至少2次。而運動強度的大小,可以采用監測運動時的心率來衡量:運動時心率120次/分以下的運動量為小,120~150次/分的運動量為中等,150~180次/分或超過180次/分的運動量為大。

42.乳腺增生病患者應該如何進行心理調適?

情緒因素與人類神經、免疫及內分泌系統有關,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乳腺增生的發生和發展。因此,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建議:(1)可通過學習健康科普知識,了解乳房生理結構、乳腺增生病的發病機制及乳腺增生病一般處理及干預措施,消除緊張恐懼心理。(2)可借助音樂療法、運動療法等舒緩自身的不良情緒。(3)如不良情緒嚴重影像身心健康時,可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進行心理干預,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使情緒恢復常態。

主編
陳前軍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后導師乳腺科大科主任
廣東省中醫院
中華中醫藥學會乳腺病分會主任委員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乳腺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副主編
戴燕
廣東省中醫院
編委

仉瑋廣東省中醫院

朱華宇廣東省中醫院

任黎萍廣東省中醫院

劉曉雁廣東省中醫院

許銳廣東省中醫院

陳瑩廣東省中醫院

林歡廣東省中醫院

徐飚廣東省中醫院

郭莉廣東省中醫院

評審專家組
終審專家

陳前軍廣東省中醫院

第一輪評審專家

卞衛和江蘇省中醫院

呂鋼重慶市中醫院

李靜蔚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劉麗芳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張董曉北京中醫醫院

第二輪評審專家

司徒紅林

陳紅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卓睿桂林市中醫醫院

孟旭莉浙江省人民醫院

謝小紅浙江省中醫院

裴曉華北京中醫藥大學廈門醫院

薛曉紅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中華中醫藥學會乳腺病分會終審專家

陳前軍廣東省中醫醫院

卞衛和江蘇省中醫院

李靜蔚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劉麗芳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中醫藥科普標準知識庫是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建設的權威、專業、惠民、多元的中醫藥科普公益平臺,旨在發揮學會專家資源優勢,構建科學、規范、標準的中醫藥科普知識內容,促進中醫藥健康科普與文化傳播,提高公眾對中醫藥的獲得感,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聯系我們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櫻花園東街甲4號
電話:010-64274797
郵箱:kxpjb211@163.om
Copyright?2007-2021京ICP備17069760號-1京公網安備110105001699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随州市| 遂川县| 中宁县| 潍坊市| 平度市| 临清市| 宁海县| 肥西县| 晋宁县| 阿鲁科尔沁旗| 讷河市| 洛川县| 西华县| 昌宁县| 修武县| 连州市| 中宁县| 嘉禾县| 临海市| 夹江县| 平谷区| 九台市| 迭部县| 绥芬河市| 南岸区| 庄河市| 凤凰县| 东乌珠穆沁旗| 泰兴市| 呈贡县| 聂拉木县| 贺兰县| 中山市| 广宁县| 潮州市| 延津县| 巴青县| 万载县| 沅江市| 利辛县|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