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青在线视频播放,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不卡,高清性欧美,日韩大片免费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在线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目錄
高血壓
分類:中醫類 - 心血管科
瀏覽量:2875
前言
高血壓病是嚴重影響人民健康的常見慢性疾病,發病率日漸攀升,相應的靶器官損傷也成為重大隱患。同時,作為心腦血管疾病的源頭因素,因其早期無癥狀,又稱為無聲的殺手,嚴重影響了生命安全。 中國的高血壓患者群最突出的特點是“三高三低”,三高指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三低指知曉率低,包括對高血壓的知識,是否患有高血壓不知曉,有人甚至多年都不測血壓;治療率低,患有高血壓卻不治療;控制率低,常規治療不能達到目標血壓。還有一類高血壓人群,血壓控制達標,但臨床癥狀沒有改善,生活質量差。優化的中西醫聯合防治,能夠改善上述現狀。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國已逐漸步入健康均等化社會,為了讓高血壓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強化居民的高血壓病防治意識,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并搭建學術平臺,由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醫院心病科牽頭,在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專委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活血化瘀專委會、世界中醫藥聯合會高血壓專委會的支持下、聯合中西醫權威專家用簡潔,通俗的語言對高血壓病的診斷、病因、中西醫治療、預防調護等居民關心問題進行解答。相信通過醫患聯手,高血壓人群的健康將會有更好的保障。
第一部分 概念
1.什么是高血壓?

高血壓是指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診室 SBP≥140 mmHg 和(或)DBP≥90 mmHg。根據血壓升高水平,將高血壓分為 1 級、2 級和 3 級。[1]

2.中醫對高血壓的認識?

傳統中醫學理論中并沒有“高血壓”這一概念,多根據其臨床癥狀將此病歸屬于“眩暈”“頭痛”等范疇。眩暈的發生主要與情緒失調、年老體弱、飲食不節、感受外邪等因素有關,內生風、痰、瘀、虛、火五種病理因素導致風眩內動、清竅不寧或清陽不升,腦竅失養而出現眩暈[3]。中醫對原發性高血壓的辨證以陰陽為綱,根據風、痰、虛、瘀的病機特點,選用合適的方劑或中成藥辨證施治。對輕、中度高血壓患者,還可適當選用針灸、推拿等非藥物療法[4]。

3.高血壓屬于中醫哪些病名的范疇?

高血壓屬于中醫“眩暈”“頭痛”“眩冒”“頭目眩”“耳鳴”“肝風”“風眩”“眩運”“脈脹”等范疇。

由于個體差異,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也不盡相同,以至于各代醫家記錄高血壓時所用的病名不統一。殷商時期有“疾首”的記載,《黃帝內經》中稱之為“首風”“腦風”“眩冒”“眩”等,金元時期亦有“眩運”之稱。《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1997版)將原發性高血壓病命名為“風眩”,《高血壓病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版)將高血壓歸屬于“眩暈”范疇。可見高血壓的中醫病名沒有絕對的標準,多根據其臨床癥狀決定。

針對高血壓前期,中醫臨床中歸屬于“隱證”、“未病”、“將病”、“逸病”范疇。

4.高血壓有哪些危害?

長期高血壓會造成心、腦、腎、外周血管這些臟器的損害導致一系列的并發癥。

(1)心臟

心臟是高血壓損害的主要靶器官,早期可無明顯病理改變。長期高血壓會引起左心室肥厚和擴大最終導致心力衰竭,出現活動后氣促、浮腫、甚至夜間不能平臥。

(2)腦

長期高血壓使腦血管發生缺血與變性,形成微動脈瘤,一旦破裂可發生腦出血。高血壓促使腦動脈粥樣硬化,粥樣斑塊破裂可并發腦血栓形成,俗稱中風。腦小動脈閉塞性病變,引起針尖樣小范圍梗死病灶,稱為腔隙性腦梗死。

(3)腎臟

長期高血壓使腎小球內囊壓力升高,腎小球纖維化、萎縮,腎動脈硬化,導致腎實質缺血和腎單位不斷減少。慢性腎衰竭是長期高血壓的嚴重后果之一。

(4)視網膜

視網膜小動脈早期發生痙攣,隨著病程進展出現硬化。血壓急驟升高可引起視網膜滲出和出血。

第二部分 流行病學
5.中國高血壓的患病率?

根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在1958~1959年、1979~1980年、1991年、2002年進行的全國范圍內的高血壓抽樣調查發現,≥15歲居民高血壓的粗患病率分別為5.1%、7.7%、13.6%和17.6%,總體呈上升趨勢。2018年中國慢性病與危險因素監測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98個縣(區)抽樣調查顯示,18歲以上常住居民高血壓的患病率為27.5%,據此推算,約每4個成人中就有一個是高血壓患者[1]。可見,這是一種常見且多發的疾病。

6.高血壓的發病年齡大概是多少?

高血壓沒有明確的發病年齡,但高血壓的患病率隨年齡增加呈顯著升高的趨勢。18~34歲人群高血壓患病率為5%,35~44歲的高血壓患病率已接近1/6,65~74歲有高血壓的人數超過50%,所以,35~64歲是高血壓患病率上升最快的年齡段[2]。雖然4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比較高,但是40歲以下的人群如果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可罹患高血壓。

7.高血壓患病率南北方差別?

既往高血壓分布為北高南低,目前研究[3]表明北京、天津、上海的高血壓患病率居前三。東北地區黑龍江和遼寧仍然較高,而南方地區的云南和廣東也位于前列,在全國高血壓患病率最低的是湖南[2]。如今全國人口流動增加,各地居民的生活習慣在趨近,相比之下,經濟水平、心理狀態、社會壓力反而對血壓的影響更大,大中型城市和經濟快速發展地區為高血壓“熱點”地區[3]。

8.不同性別高血壓患病率?

根據1991年中國高血壓調查的結果,男性和女性的高血壓患病率分別為11.4%和10.9%,而在2012-2015年的調查中,高血壓的患病率上升至24.5%和21.9%[4]。男性高血壓患病率增加要多于女性,可能是由于男性存在更多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如肥胖、吸煙和飲酒。不同年齡段的血壓管理情況,存在著性別差異[5],當<65歲時,女性的血壓管理情況好于男性,這種差異隨年齡增加而減小,當年齡>65歲時,女性的血壓情況較男性更為嚴重。

9.妊娠高血壓的患病率?

妊娠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我國患病率為5.22%~5.57%[6,7]。發病孕產婦大多處于農村,結婚生育年齡小,或為高齡孕婦,文化程度低,生活習慣不規律,營養搭配及微量元素攝入不合理,好食動物脂肪和含糖量較高的食物,孕前不檢查或檢查不規范,對產前檢查不重視[8]。應加強對孕產婦的健康宣教,重視產前檢查,采用“三高一低”飲食,即高蛋白、高鉀、高鈣、低鈉飲食等。

10.老年高血壓的患病率?

高血壓患病率隨年齡增加明顯升高,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老年高血壓控制將面臨壓力。18~24歲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為3.5%,而65~74、≥75歲人群的患病率則分別高達56.0%、59.8%[9],預計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的30%[10],屆時高血壓的患病率亦會攀升。

11.青少年高血壓的患病率?

高血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病,我國青年及青少年的高血壓發病率在不斷上升。2012~2015年中國兒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調查(CCACH)項目在全國6個城市對44396名6~17歲兒童采用非同日3個時點的篩查策略調查兒童高血壓患病率在3.7%[1,11]。

同時又有研究[12]發現2012-2019年與2004-2010年相比,兒童青少年高血壓患病率上升。其中,北方地區兒童青少年高血壓患病率高于南方地區,可能是由于南北的飲食結構導致的,北方地區一般是重鹽重油飲食。隨著時代發展,社會對兒童健康越來越重視,也提高了對一些兒童基礎性疾病的檢出率。

12.高血壓會遺傳嗎?

高血壓和遺傳有一定關系,是多基因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疾病。環境因素與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抽煙、飲酒、熬夜等對高血壓的發病有一定作用。同時,高血壓有明顯的家族聚集傾向[13],如果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高血壓病史,則需要更加關注自己的血壓情況。正因為有多種因素參與,使得高血壓這一疾病既具有遺傳性,各個患病者之間又具有差異和多樣性。

13.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壓?

容易得高血壓的人群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質:

一類是可以改變的因素,比如日常脾氣較急、生活工作壓力、睡眠不規律、飲食不規律、口味偏重、超重肥胖等。

一類是不可改變的因素,如年齡的增長、性別的差異、家族中的遺傳等[14]。繼發性高血壓,約占高血壓人群的十分之一[4],病因常見有腎臟疾病、內分泌疾病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可能是繼發性高血壓的首位病因[15],而主要的表現就是睡時打鼾。

14.急性血壓升高會造成什么嚴重后果?

患者如果在短時間之內血壓突然升高,會造成高血壓危象,影響重要臟器血流供應而產生危急癥狀。比如高血壓腦病,出現劇烈的頭暈、頭痛、視物模糊、“眼前一黑”、昏厥、惡心、嘔吐等。對于既往有腦梗病史的患者,還有增加腦出血等風險。還會增大心臟的負荷,出現胸悶、氣短、心悸、心前區不適、胸痛等癥狀。亦可有單純頭暈、面色蒼白、煩躁不安、多汗、心悸、心率增快等非特異性癥狀[16]。

第三部分 分類
15.高血壓是如何分類的?

臨床上通常根據高血壓是否可以找到明確的原因,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

16.什么是原發性高血壓?

指沒有明確誘發原因的高血壓,又稱原發性高血壓病。有明確原因的叫繼發性高血壓,前者是一種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而病因尚未明確的獨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壓患者的90%以上,后者又稱為癥狀性高血壓,病因明確,高血壓僅是相關疾病的臨床表現之一;通常說的高血壓是指原發性高血壓。

17.什么是繼發性高血壓?

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1],繼發性高血壓主要包括:(1)腎實質性高血壓;(2)腎動脈狹窄及其他血管病引起的高血壓;(3)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4)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及其他內分泌性高血壓,如嗜鉻細胞瘤、庫欣綜合征等;(5)其他少見的繼發性高血壓,如甲狀腺功能異常、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腎素瘤等;(6)藥物性高血壓;(7)單基因遺傳性高血壓。

18.高血壓常見的中醫分型?

高血壓為現代醫學的病名,歸屬“眩暈”范疇,其基本中醫分型包括肝陽上亢、氣血虧虛、腎精不足、痰濁中阻、瘀血阻竅[2]。

第四部分 病因
19.哪些因素與原發性高血壓有關?

這里指的是原發性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1)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血壓也會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上升趨勢[1];(2)性別: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女性在絕經之后血壓上升的危險增加;(3)體重:肥胖者的高血壓發病率是非肥胖者發病率的5倍左右[2];(4)心理:如果人體長期處于精神高度緊張、焦躁等狀態,極易出現高血壓;(5)飲食:健康的成年人的鈉鹽需求量為5g/d,每增加2g,收縮壓便會上升 2.0mmHg,舒張壓會上升1.2mmHg;(6)遺傳:高血壓患者家族聚集性較強,患者直系親屬的血壓水平顯著高于同齡非直系親屬[3];(7)抽煙:煙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引發周圍血管的強烈收縮,導致血壓上升;(8)其他特殊因素:包括服用避孕藥等。

20.肥胖與高血壓的關系?

肥胖者的高血壓發病率是非肥胖者發病率更高,肥胖可能通過導致體內激素水平的異常(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心房利鈉素、類固醇激素)促成血壓升高。另外,肥胖導致的胰島素抵抗、血容量負荷增加、外周阻力血管的變化,都可能致使血壓升高,出現高血壓。

21.繼發性高血壓的常見原因?

腎臟疾病后期、血管疾病、內分泌紊亂、特殊疾病、特殊藥物,都可能導致繼發性高血壓

22.中醫對高血壓病因的認識?

中醫認為高血壓病機可歸納為“風、火、痰、瘀、虛”五端。

(1)《素問·至真要大論》—“諸風掉眩,皆屬于肝”—內風;

(2)《傷寒雜病論》—“因痰致眩”—痰;

(3)元代朱丹溪—“無痰不作眩”—痰;

(4)《丹溪心法·頭眩》—“痰火致眩”—痰火;

(5)《醫學正傳》—“血瘀致眩”—瘀

(6)《景岳全書》—“虛者居其八九”,—虛。

23.高血壓和脾氣性格的關系?

高血壓和脾氣性格有關。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多,極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研究發現,心理因素也是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4,5]。如果人體長期處于精神高度緊張、焦躁等狀態,并出現焦慮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便極易出現高血壓。

24.高血壓與飲食的關系?

高血壓與飲食關系較大。日常生活中,長期處于飲食不和的狀態的人群極易出現高血壓,其中包括高鈉、低鉀以及高熱量飲食等。

高鈉、低鉀膳食是我國人群重要的高血壓發病危險因素[6]。鈉鹽的攝入量超過一定界限時,人體的收縮壓和舒張壓都會相應升高[7]。鉀可以抵抗鈉對血壓的作用,因此血鉀過低會導致高血壓的出現。

高熱量飲食,尤其是高脂飲食是肥胖的危險因素之一[8],大量研究已證實高血壓與肥胖關系密切[9]。因此高熱量飲食可能導致肥胖,繼而導致高血壓。

有研究提出多食用水果、蔬菜及全谷物,輔之以低脂牛奶、白肉和堅果,限制紅肉、總脂肪、飽和脂肪以及甜品的攝入[10]可以起到輔助調整血壓的作用且得到了眾多臨床研究的證實[11],適用于各種人群。

因此,在日常飲食過程中,要注意調整搭配飲食結構,積極預防高血壓的出現。

第五部分 發病機制
25.現代醫學對高血壓機制的認識?

現代醫學對高血壓機制的認識包括[1]:

腎臟機制:各種原因引起腎性水鈉潴留,心臟排出量增加,在排泄水、鈉的同時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導致血壓增高。

神經機制:患者緊張、焦慮、煩躁易導致大腦皮質功能失調,交感神經活動增強,收縮血管的能力強于舒張血管的能力,從而使小動脈收縮,周圍血管阻力上升,最終導致血壓升高。

激素機制:主要為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RAS通過一系列的反應產生活性作用,調節體內多種激素,導致血壓升高。

血管機制:內皮細胞生成的活性物質可有效調節血管的收縮和舒張,從而導致血壓改變。

胰島素抵抗機制:胰島素抵抗造成繼發性高胰島素血癥,使腎臟水鈉重吸收增強,交感神經系統活性亢進,動脈彈性減退,血壓升高。

26.中醫對高血壓病機的認識?

肝陽上亢:若長期緊張、抑郁,肝氣郁結,進而化火傷陰,風陽內動,上擾頭目,出現頭暈、頭痛[2]。

陰虛陽亢:年老腎精虧虛,不能濡養心神;或縱欲傷精,導致肝腎陰虛,不能涵斂陽氣,陽氣亢逆上沖,而出現眩暈、頭痛[2]。

痰濕壅盛:若肥甘厚味太過,易損傷脾胃,或憂思勞倦傷脾,以致脾虛健運失職,聚濕生痰;或肝氣郁結,氣郁濕滯生痰。痰濕中阻,或兼內生之風火作祟,則表現為頭痛、眩暈欲撲等[2]。

瘀血阻絡:病情遷延不愈,久病入絡,瘀血阻滯經脈,而使氣血不能上榮于頭目,清陽不升,清竅失養,可發生眩暈[2]。

陰陽兩虛:多為疾病后期出現,因病久不愈,陰損及陽,陽損及陰,陰陽俱損而致。在高血壓病患者中多為陰損及陽,最終陰陽兩虛[3]。

第六部分 診斷與鑒別診斷
27.常用的高血壓診斷的手段有哪些?

診室血壓:指在醫院診室內測量的血壓,是確診高血壓的最主要依據;

家庭自測血壓:居家測量的血壓,一般作為患者自我管理的手段,也可作為確診高血壓的輔助手段;

動態血壓:通過24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連續監測,用于發現并診斷早期高血壓患者,尤其適用于隱匿性高血壓以及白大衣高血壓的診斷。

28.一次血壓高就可以確定是高血壓了嗎?

單次測量血壓升高并不能直接確診高血壓。一般來說,首次就診時發現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 ≥90mmHg,建議在4周內復查兩次,非同一天測量3次,若3次均出現上述情況,則可以確診高血壓。[1]

29.高血壓是如何確診的?

主要依靠診室血壓、家庭血壓監測和動態血壓監測進行診斷。

診室血壓(靜息狀態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 ≥90mmHg。

家庭血壓監測(靜息狀態下):收縮壓≥135mmHg和/或舒張壓 ≥85mmHg。

非同日,至少三次,靜息情況下測血壓超過以上水平,可以診斷。

動態血壓監測(平均血壓):

白天:收縮壓≥135mmHg和/或舒張壓 ≥85mmHg;

夜間:收縮壓≥120mmHg和/或舒張壓 ≥70mmHg;

24小時:收縮壓≥130mmHg和/或舒張壓 ≥80mmHg。[1]

30.高血壓會有哪些不舒服?

高血壓常見的臨床癥狀包括頭痛、頭暈、頭脹、性情急躁易怒、惡心、心悸、多汗、夜尿增多、無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2]

31.高血壓一定會有感覺嗎?

雖然大部分高血壓患者會有頭暈、頭痛、頭脹、耳鳴、心悸等癥狀,但仍有少部分患者血壓升高時不會出現任何癥狀,這類患者通常被稱為無癥狀性血壓升高。可能是因為該類患者耐受性強或者由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腦卒中等)導致神經感覺遲鈍甚至障礙,從而對血壓升高表現得不敏感。然而,即使沒有感覺,也應當引起重視,積極監測和防治,避免其使之成為隱形的殺手。

32.血壓的測量方法?

直接測量法:是測量人體血壓的金標準,它直接將一個壓力傳感器通過動脈穿刺直接放入動脈內,直接測量血管內壓力,而且可以實現對血壓持續、動態的監測[3]。其測量結果準確,但屬于有創傷的操作,并不用于高血壓患者。

間接測量法:即使用水銀式或電子血壓計測量,其特點經濟無創,是目前最常用的測量血壓的方法。

目前推薦使用電子血壓計進行血壓監測。

33.量血壓該測左手還是右手?

正常成年人兩上肢血壓水平大多不完全相等,為了更好地監測血壓水平,一般以血壓讀數較高的一側手臂作為測量的上臂。故首次測量血壓時應分別測量兩上臂血壓2-3次,以找到血壓讀數較高的一側上臂。

34.量血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測量的時間點:一般在上午六點至十點、午后四點至六點、晚上臨睡前監測血壓。

測量前的注意事項:靜坐10分鐘以上;避免情緒激動;選擇較為安靜的環境;注意排空尿液。

測量步驟:測量時坐正,選取血壓較高的一側手臂,裸露上臂,前臂放松平放在桌子上,掌心向上,使心臟、肘部、血壓計在同一水平位。將袖帶緊貼皮膚纏繞在上臂上,使充氣管在肱動脈表面,袖帶下緣在肘橫紋上2-3㎝,松緊以可以插進兩指為宜,平靜呼吸,測量時保持姿勢并保持安靜。測量2-3次,取平均值。

35.常見的不同類型的血壓計區別在哪里?
36.舒張壓(上壓)高可能是什么問題?

上壓即指“高壓”、“收縮壓”。單純上壓高稱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是指上壓≥140mmHg,且下壓小于90mmHg,多見于老年人。主要是由于動脈硬化,血管彈性下降,血管收縮時壓力過大、舒張時不能維持一定的壓力,從而使收縮壓明顯升高而舒張壓不高。因此上壓高可能提示動脈硬化。

37.收縮壓(下壓)偏高可能是什么問題?

下壓即指“低壓”、“舒張壓”。下壓偏高即心臟舒張時,動脈血管回縮產生的壓力偏高,多見于青中年人,主要與生活壓力較大、熬夜、吸煙、飲酒、運動量較少有關。常見癥狀有頭暈、頭痛、胸悶、情緒不穩定等。

38.收縮壓(上壓)和舒張壓(下壓)差距的數值有什么意義嗎?

上壓和下壓的差值稱為脈壓差,能反映出動脈血壓波動的程度。正常范圍一般在30-50mmHg,若大于60mmHg為脈壓差增大,小于20mmHg為脈壓差減小。脈壓差增大常見于大動脈粥樣硬化、主動脈瓣關閉不全、風濕性的心臟病、梅毒性的心臟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嚴重貧血等疾病等;脈壓差減小常見于低血壓、心包積液、嚴重心功能不全、主動脈瓣狹窄等。

39.血壓一天在什么時間段最高?

正常人一天中血壓水平一般有兩個高峰、一個低谷,呈杓型。在上午六點至八點為第一個高峰,下午四點至六點為第二個高峰,隨后緩慢下降,夜間兩點至三點血壓最低。患者應注意監測血壓水平,避免在血壓高峰期發生心肌梗死、腦卒中等急危重癥。

40.為什么需要定期測量血壓?

生理上,每個人一天中的血壓是不斷變化的,且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運動、情緒、溫度變化、沐浴、吸煙飲酒等。高血壓病發病率高,起病較為緩慢,部分患者可無癥狀,定期測量血壓可以了解血壓波動的情況,以判斷身體的基礎狀況,及早干預以免病情進展。此外,人的血壓會隨著季節的更替呈現“秋冬高、春夏低”的變化特點,定期測量血壓有助于避免血壓季節性變化產生的不良影響。

41.什么樣的人更加需要加強監測血壓?

一般情況下,每年測量一次血壓即可。對于有高血壓家族史者、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吸煙者、飲酒者以及從事腦力工作者,每年至少測量3-4次血壓。高血壓患者更應增加血壓監測頻率,對于血壓控制較好者,可一周測量2天,每天早晚各測量一次;若血壓控制不穩或調整用藥方案后應每日監測血壓,每天測2-3次。此外,如有頭暈、頭痛、心慌等不適應立即測量血壓。中國高血壓指南推薦35歲成年人常規進行血壓監測。

42.血壓長期控制不佳會給臟器帶來什么樣的損害?

血壓長期控制不佳,能夠引起心臟、腦、腎臟、動脈等器官的損傷。心臟損傷可導致心肌肥厚、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等;腦損傷可導致腦梗塞、腦出血等;腎臟損傷可導致蛋白尿、慢性腎功能衰竭等;另外還有動脈損傷,包括眼底動脈、頸動脈等,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

43.一旦發現高血壓了,我們需要進行哪些進一步的檢查?

一旦發現血壓升高,切忌“放任自流”,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查。檢查包括靶器官損害相關檢查:如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尿常規、尿微量蛋白、頸動脈超聲、心臟超聲、眼底檢查等。另外,還須行高血壓病因相關檢查:如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兒茶酚胺,腎臟超聲,腎動脈超聲或CT,腎上腺超聲或CT等。通過以上檢查排除繼發性因素,了解高血壓控制情況及其對心、腦、腎、動脈等器官的損害程度[4]。

44.24小時血壓監測的意義是什么?

24小時動態血壓能夠監測一整天的血壓情況,通過連續監測可以判斷血壓臨界值或者血壓危象的情況;能夠鑒別白大衣高血壓或者假性高血壓;便于觀察夜間血壓波動情況情況等,有助于確診高血壓,指導臨床用藥。

45.如何判讀你的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報告?

24小時動態血壓報告,首先需要看24小時平均血壓是否大于130/80mmHg,白天平均血壓是否大于135/85mmHg,夜間平均血壓是否大于120/70mmHg,如果有任何時間段平均血壓超出上述正常值范圍,即高血壓。其次,還可以根據24小時連續血壓報告數值,看血壓波動曲線,明確血壓變化規律。

46.什么樣的高血壓更加不好?

高血壓存在多種類型,以下幾種高血壓更應引起重視。第一, 夜間高血壓。白天血壓不高,夜間血壓反而升高,稱為夜間高血壓。更容易造成或加重靶器官損害。第二,清晨高血壓。清晨時段人體內基礎血壓水平較高,若不注意,血壓波動過大,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的幾率會升高。第三,無癥狀高血壓。有的人雖然測量血壓后發現超標,但自身并沒有什么異常感覺,容易忽視高血壓導致的靶器官損害[5]。第四,H型高血壓,指伴有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高血壓,這類患者更容易發生腦卒中。

47.什么叫隱匿性高血壓?

部分人群在醫院中測量的血壓正常(<140/90mmHg),但家庭自測血壓較高(>135/85mmHg);或是白天測量血壓正常,夜間血壓較高,這種臨床現象被稱為隱匿性高血壓。隱匿型高血壓具有與高血壓相似的靶器官損害以及心血管事件風險,故應及時發現并治療隱匿性高血壓[6]。無論是家庭自測血壓還是動態血壓監測均可用于篩查隱匿型高血壓,家庭血壓的診斷閾值為≥135/85mmHg;

動態血壓診斷標準為:24h平均血壓≥130/80mmHg和(或)日間平均血壓≥135/85mmHg和(或)夜間平均血壓≥120/70mmHg。由于家庭自測血壓不能更好地監測夜間血壓,因此,一般以動態血壓監測作為首選。

48.什么叫白大衣高血壓?

反復出現的診室測量血壓高于正常值,而診室外的動態血壓監測或家庭自測血壓處于正常范圍,叫做白大衣高血壓。白大衣高血壓通常與精神及交感神經興奮有關。已有研究發現,白大衣高血壓會造成心臟、頸動脈、腎臟等器官的損害。所以,部分白大衣高血壓也需要進行干預,如生活方式干預,包括鍛煉、控制體重、戒煙限酒、控制鹽的攝入等;心理治療,降低交感神經活動水平。[1]

49.什么叫難治性高血壓?

除白大衣效應、繼發性因素、不規律服藥外,高血壓患者使用3 個不同種類的降壓藥(通常包括1種長效鈣通道阻滯劑,1 種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阻滯劑,以及1 種利尿劑)并用至最佳劑量的情況下,血壓值仍高于目標水平,或使用4 種及以上降壓藥才能達到目標血壓[7],稱為難治性高血壓。

50.老年人的高血壓有什么特點?

①收縮壓增高、脈壓增大較常見。由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動脈粥樣硬化,會導致血管僵硬、彈性降低。當血管收縮時,管壁壓力增大,血壓迅速上升,血管舒張時,管壁壓力瞬間降低,從而造成脈壓差過大。老年高血壓患者多以單純收縮壓升高為主,脈壓差一般維持在50~100 mm Hg 之間[8]。②血壓波動大,易受多種因素影響。老年人以清晨高血壓最多見,會對心、腦、腎等器官造成嚴重危害。其血壓波動受多重因素影響,如氣候、溫度、季節、進食、情緒和體位的變化等。③常與多種疾病并存,并發癥多。 老年高血壓常伴發高血脂、糖尿病、腎功能不全、冠心病和腦卒中等,這些并發癥會加重高血壓的程度,增加治療的難度。

51.不同的繼發性高血壓會存在哪些特異的表現?
52.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征對高血壓的影響?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可以誘發和加重高血壓。該類患者晚間睡覺時其收縮壓和舒張壓均明顯高于清醒的狀態。反復的缺氧導致患者交感神經興奮,進一步導致血壓的升高,導致血管硬化,形成惡性循環。針對此類患者早期予以呼吸機輔助其呼吸,可以改善缺氧狀態。

53.中醫體質與高血壓的關系?

中醫體質與高血壓之間關系密切,不同的年齡階段患者的中醫體質傾向不同。老年患者的中醫體質以虛證為主,表現為陽虛質、陰虛質、氣虛質,實證以痰濕質為主;年輕患者的中醫體質以實證為主,虛證較少,多屬于痰濕質、火熱質[10]。

54.中醫情志與高血壓的關系?

中醫情志與五臟相對應,心為喜,肝為怒,脾為憂,肺為悲,腎為恐。高血壓以肝、心、脾三臟功能失調最為多見。如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導致心脾兩虛,出現頭暈心悸、失眠癥狀;惱怒傷肝,肝失疏泄,血隨氣逆,上擾清竅,而引起頭暈頭痛,甚至出現中風;肝郁日久化火,肝火夾痰、夾風上擾頭目,則可有頭暈頭痛、面紅目赤、心煩耳鳴等,都引發血壓升高。

55.節氣與高血壓的關系?

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隨著節氣有規律地變化。例如:一年之中小寒時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值最高;大暑時血壓平均值最低。立夏、大暑,收縮壓易于達標;大寒收縮壓不易達標。在清明、芒種,舒張壓易于達標;小寒時舒張壓不易達標。老年人在寒露到小雪前后病情容易加重,芒種到大暑發病最低,提醒老年人應注意防寒保暖,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或加重。因此,順應節氣變化調整高血壓的防治策略有助于血壓的控制[11,12]。

另一方面,高血壓的證型也會隨著季節的更替有所不同,春季痰濕壅盛證型的患者最多,夏季陰虛陽亢證型的患者最多。春季夾痰患者多于冬季[13]。

第七部分 治療
56.血壓高到了多少需要馬上處理(急診干預)?

凡高血壓患者一旦出現血壓急驟升高且伴有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應即刻到醫院就診,接受專科治療,防止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短時間內血壓嚴重升高,一般高于180/120mmHg以上,合并有其他不適癥狀,如劇烈頭痛,惡心嘔吐,視力障礙,氣急,胸悶,胸痛,肢體麻木或活動不利和精神及神經方面異常改變,即可能出現高血壓急癥,須立即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病情穩定后應逐步過度至常規降壓治療并長期堅持。

57.控制血壓的目的是什么?

控制血壓的根本目的是降低高血壓的心腦腎和血管并發癥發生和死亡的總風險。最大限度地延長患者生命周期,改善生活質量,減少心、腦、腎以及血管等靶器官損害,防止高血壓導致的一系列并發癥,包括腦梗、腦出血、心臟肥大、腎功能受損等。

58.不同疾病的人群控制血壓的目標值(表格)?

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1],不同疾病的人群控制血壓的目標值如下:

59.青少年高血壓怎么防治?

排除了繼發性高血壓因素后,肥胖是導致青少年高血壓的主要危險因素。

(1)非藥物治療(首選)

從生活方式上進行干預:避免高熱量、高糖、高脂肪飲食,多進食新鮮水果、蔬菜和谷物制品,低鹽飲食;增加體育活動(每天至少活動60分鐘,建議慢跑、騎自行車或游泳為佳,同時抗阻力運動每周3次,例如啞鈴、俯臥撐等);營造無煙環境;保證充足睡眠。

(2)藥物治療

如果血壓過高(≥160/100mmHg)或通過生活方式的改善,血壓仍未達標,建議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改善其心血管長期預后。

60.中青年人如何控制血壓?

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應及早干預,采用非藥物(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并舉[2]。如血壓僅輕度升高(140-159/90-99mmHg),可在生活方式干預后,進行1~3月的觀察,如血壓仍未達標再啟動藥物降壓治療或者中藥干預。如血壓≥160/100mmHg(2級或3級高血壓)、心血管病高危患者應立即啟動藥物降壓治療。生活方式改變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限制鈉鹽、增加富含鉀離子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及豆類)攝入,減少飽和脂肪及膽固醇攝入;②控制體質量;③不吸煙(戒煙并遠離二手煙);④限制飲酒;⑤體育鍛煉(有氧運動為主);⑥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等。

61.妊娠期婦女高血壓該不該用藥(妊娠高血壓治療)?

妊娠合并高血壓在我國的患病率約為5.22%~5.57%,2018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推薦收縮壓≥150mmHg和(或)舒張壓≥100mmHg啟動治療,降壓目標值為150/100mmHg以下;無蛋白尿或其他靶器官損害也可160/110mmHg啟動治療。當妊娠合并輕度高血壓時,強調非藥物治療,積極檢測血壓,定期復查相關檢查。常用的口服降壓藥物有甲基多巴、拉貝洛爾、硝苯地平、氫氯噻嗪等,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

62.難治性高血壓怎么辦?

難治性高血壓是指已使用≥?3種降壓藥物(包括1種利尿劑),在一定時間內(>1個月)藥物調整的基礎上,血壓仍在目標水平之上(140/90mmHg),或服用≥4種降壓藥物血壓才能有效控制者。

治療難治性高血壓的核心是尋找高血壓不達標的原因,如服用某些藥物,合并睡眠呼吸暫停等。患者需要通過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消除誘因;調整降壓方案來控制血壓;如果口服西藥仍然無法穩定控壓,可以聯合中藥治療,控壓同時減少靶器官損害;如短期血壓極高,難以控制,也可以考慮靜脈用藥。

63.常見的降壓藥有哪些?

目前常見的高血壓藥物分為五大類,見下表:

64.常見的降壓藥是如何服用的?

目前多推薦使用長效和中長效類的降壓藥,患者一天口服一次即可,既可平穩降壓又提高了用藥的依從性。

65.降壓藥何時服用最佳?

降壓藥的用藥時間要針對患者個人血壓升高的特點。大部分降壓藥一般會在晨起服用,部分患者血壓晚上反而升高,對于特殊患者需要根據血壓波動特點,盡量在血壓高峰前一段時間用藥,可更好覆蓋血壓高峰。

因此,基于24小時動態血壓明確高血壓的峰值規律,并在臨床醫生指導下確定個體化用藥時間。

66.一種降壓藥吃的時間長了需要換藥嗎?

高血壓藥是否換藥與服用藥物時間長短沒有直接關系。高血壓患者是否換藥,需要依據血壓的控制情況、是否存在合并癥和合用藥物、以及權衡每一種降壓藥物的風險獲益比來決定。一般出現以下幾點則需要換藥:服用非一線降壓藥、血壓控制不佳、藥物不良反應、并發其他嚴重疾病、與新加的藥有聯用禁忌。對于老年患者及多種合并癥的患者,需要謹慎選擇,防止因為服藥過多導致不良反應的出現。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降壓藥物的調整。

67.降壓藥為什么經常兩種或兩種以上一起吃?

不同的高血壓藥物作用機制不同,高血壓治療的根本目標是控制血壓,降低并發癥和死亡風險。單種降壓藥往往不能滿足多種降壓機制,增加單藥劑量雖然也可以控制血壓,但療效增加有限,且副作用會大幅度升高。所以高血壓的治療往往需要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聯合應用,才能使血壓達標。聯合用藥通過協同降壓提高高血壓的達標率,增強器官保護作用,并減少不良反應,一舉多得。

68.什么樣的病人必須規范吃降壓藥?

高血壓患者需根據血壓具體數值及心血管的風險因素綜合判定是否應規范吃降壓藥:1.血壓數值≥160/100mmHg,不管是否有心血管風險因素,建議規范口服西藥治療。2.如果是1級高血壓(140-159/90-99mmHg),同時合并有心腦血管病、腎病或靶器官損害的高危及很高危患者,建議規范口服西藥治療。3.對1級高血壓(140-159/90-99mmHg),未合并心腦血管病、腎病和靶器官損害的低中危患者,如果經生活方式干預1~3月后血壓不能達標,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應用中醫藥降壓或口服西藥治療。

69.降壓藥該根據季節調整嗎?

血壓存在季節性波動,一般夏低冬高,所以高血壓藥有時需要依據季節調整。但建議不要盲目調整,應在每年進入夏季和冬季時規律進行血壓監測,尤其是氣溫大幅變化的換季期間。如血壓波動明顯,明顯升高或降低,則遵循醫生醫囑進行調整。

70.服用中藥能降壓嗎?

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2]和中成藥治療原發性高血壓臨床應用指南[3]明確使用中藥可以降壓。從“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已變防衰”策略出發,不僅能夠控制血壓,還可以改善高血壓患者常見的不適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相關心血管危險因素。但中醫治療高血壓講究辨證論治,切勿自行服藥,應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71.高血壓需要終身服藥嗎?

根據我國高血壓治療指南意見,一旦確診高血壓,應終身堅持服用降壓藥物,控制血壓處于安全范圍內。但繼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如將病因去除,血壓可自然下降,此時無需堅持用藥。當然,部分新發的高血壓1-2級患者,中藥調理以及調整生活方式便可以控制好血壓。具體血壓管理過程中,應根據血壓水平、對藥物反應調整劑量、種類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72.終身服降壓藥會損害肝腎功能嗎?

絕大多數藥物都是經過肝臟和腎臟代謝并排出體外的,長時間服用降壓藥物會加重肝腎負擔,降壓藥也不例外,因此服藥期間一定要定期檢測肝腎功能變化,及時調整用藥。而針對伴有明顯靶器官損害患者,當權衡利弊,盡量在保護靶器官的同時減少肝腎功能損害。

73.哪些中藥有助于降壓?

中藥在治療高血壓方面仍具有獨特優勢,不僅能夠控制血壓,還可以改善高血壓患者常見的不適癥狀。中藥復方具有降壓作用:如天麻鉤藤飲、鎮肝熄風湯、龍膽瀉肝湯等。還有部分中藥單藥具有一定的降壓作用:鉤藤、杜仲、桑寄生、夏枯草、萊菔子、葛根、珍珠母、海藻、羅布麻等。雖然這些中藥都有不錯的降壓功效,但單一味藥的療效是有限的,需要由專業的中醫醫師診療后服用。

74.哪些中藥方劑有助于降壓?

中藥復方具有明確的降壓療效,臨床上多經辯證論治選方加減治療,常用的中藥降壓處方包括:天麻鉤藤飲(肝陽上亢證)、鎮肝熄風湯(陰虛風動證)、半夏白術天麻湯(風痰上擾證)、活血港陽祛痰方(血瘀-陽亢-痰濁證)等。

團隊臨床基于天麻鉤藤飲加減化裁,以活血潛陽祛痰立方,臨床應用20余年,并在多個國家級課題資助下,明確活血潛陽祛痰方降壓的同時并保護心腎等靶器官,臨床療效明確,已經獲批院內制劑(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投入臨床應用。

75.哪些中成藥有助于降壓?

根據指南推薦,針對原發性高血壓的不同證型:其中肝陽上亢以松齡血脈康膠囊為主;心肝火旺/痰熱壅盛者推薦牛黃降壓藥;肝火亢盛/肝腎陰虛者推薦清肝降壓膠囊。

76.服用中藥了是不是可以停西藥?

患者在服用西藥降壓的治療過程中,若同時加用中藥治療,先不急于停用西藥,因為降壓藥突然停掉,血壓有可能會波動。但一級高血壓且屬于低危人群,在醫生的指導下,部分患者可以適當停藥;患者如對西藥有不適或過敏,可選擇中藥治療。

77.什么樣的高血壓可以單純吃中藥?

對于原發性高血壓1級患者(140-159/90-99mmHg),可以嘗試純中藥降壓[3]。若治療期間出現血壓控制不佳、癥狀加重或其他嚴重癥狀,需盡快前往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

78.藥膳輔助調整血壓?

藥膳來源于食療文化,是在傳統中醫理論指導下,將不同藥物及食物合理配伍,可起到一定的調理作用。不少文獻報道藥膳可以輔助改善高血壓患者的不適癥狀,有助于穩定血壓。如天麻鉤藤藥膳、葛根藥膳、紅棗蓮子心藥膳等,均報道對穩定血壓有一定療效。但藥膳也是在中醫辨證論治理論指導下,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微信搜索岳陽醫院心病科公眾號——“養心一齋”,內里有高血壓相關藥膳推薦。

第八部分 預后與調攝
79.原發性高血壓可以完全治愈嗎?

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慢性多基因疾病,可以通過藥物控制但不能完全治愈。患者需要通過長期服用降壓藥物和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將血壓控制在目標范圍內,降壓的最終目標是避免或減少因血壓升高帶來的靶器官損害和心腦血管相關事件。

80.繼發性高血壓可以完全治愈嗎?

部分繼發性高血壓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通常原發性疾病治愈后,血壓大多能恢復正常,比如腎動脈狹窄、醛固酮增多癥和嗜鉻細胞瘤等引起的高血壓。如果基礎疾病復雜,基礎疾病和高血壓癥狀發現較晚,或者繼發性高血壓合并有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的癥狀則不容易被消除。比如:急性腎炎引發的高血壓,血壓會隨急性腎炎的改善而病愈,而慢性腎臟病引發的高血壓,因腎臟的損傷較嚴重,由此導致的繼發性高血壓則較難治愈。

81.高血壓的飲食需要注意什么?

高血壓患者飲食需要注意[1]:

(1)減少食物中鈉的攝入。推薦高血壓患者應用低鈉飲食替代普通飲食,攝入量鈉減少至5g/d。避免食用咸菜、醬制品、火腿、炒貨和含鹽高的腌制品等方法減少鈉鹽的攝入。

(2)增加食物中鉀的攝入。如新鮮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堅果、豆類等來提高鉀的攝入量。

(3)日常多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纖維的全谷物、植物來源的蛋白質為主要食物,減少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

82.哪些食物有助于降壓?

日常生活中一些食物有助于降壓,比如芹菜、黑木耳、山楂、茄子、冬瓜、番茄、蘿卜、菠菜、葵花籽、香蕉等等。需注意的是,這些食物有輔助降壓的作用,但是不能代替降壓藥物。

83.高血壓的日常起居需要注意什么?

(1)起居有規律,戒煙、戒酒。

(2)起居有常,避免熬夜,順應四時。春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可早睡晚起。

(3)保持心情舒暢,避免大悲大喜、情緒波動。

(4)培養業余愛好,陶冶情操。

(5)保持大便通暢,忌屏氣用力。

(6)對寒冷刺激敏感的患者注意防寒保暖。

(7)老年人由臥到起,再到行走過程時動作要緩和,以免摔傷。

84.高血壓病人可以運動嗎?

高血壓患者是可以運動的。長期堅持運動不但有利于身體的整體健康狀況,改善心肺功能,而且可以進一步控制血糖、血脂、體重等風險因素,減輕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直接或間接的控制血壓。運動可以減少50%高血壓發病率,降低收縮壓3.84mmHg,舒張壓2.58 mmHg。建議非高血壓人群或高血壓患者通過運動來預防和改善血壓。

患者除日常活動量外,可通過有氧運動、阻抗運動、伸展運動結合的方式進行鍛煉,高血壓患者推薦岳陽醫院心病科團隊的恬淡疏肝操,強身健體,簡便易學,其他運動可選擇如快行、慢跑(6-8千米/小時)、騎車(12-16千米/小時)、游泳、爬樓、器械訓練、練習八段錦、武術、五禽戲,高危患者運動前要進行專業評估,如果血壓升高明顯或血壓波動同時伴有頭暈頭痛、心慌、胸痛氣短等癥狀時要暫停運動。

85.高血壓人群運動的注意事項?

(1)收縮壓<160mmHg和舒張壓<100mmHg的高血壓患者在循序漸進的原則下可以進行運動訓練[2]。

(2)關注周圍氣溫的變化,夏天注意避免中暑,冬天注意防寒保暖。

(3)根據心率變化及時調整運動量。

86.哪些中醫功法可以輔助控制高血壓?

我國傳統功法種類繁多,如八段錦、太極拳[3]等,大多有著動作平緩、剛柔相濟的特點,不但兼具力量、平衡、柔韌訓練效果,更強調形與神俱,且具有獨特的養心安神功效,可以輔助控制血壓,安全性高,是老年人適合的運動方式。比如太極拳有著動作平緩、剛柔相濟的特點,能夠使全身肌肉放松,促進血壓下降;同時用意念引導動作,由于思想集中,使心境平和,有助于消除緊張,也有利于降壓。習練八段錦能夠增加機體自我調節能力,使呼吸平緩,身體放松,達到降壓的效果;同時還能提高睡眠質量,促進機體恢復。我們團隊創制的恬淡疏肝操是參照五禽戲中“鹿戲”化裁而成,簡單易學,受到患者一致好評。

87.高血壓的音樂調攝?

音樂療法是得到廣泛認可的療法,依靠旋律的變化、節奏的異同、聲調的轉換以及音色的區分[4],通過轉移注意力及緩解焦慮、緊張的情緒[5],起到調節血壓的作用。

中醫五音療法是指用角、徵、宮、商、羽五種不同音調的音樂來治療疾病的方法。五音分屬五行,通五臟。高血壓病多與肝、腎臟腑功能相關,適合聽“角”、“羽”調的音樂來疏理肝氣,沉降氣機。另外,情調悠然、風格高雅的古曲或輕音樂,也可以起到一定降壓效果。

我們團隊對高血壓前期人群采用高血壓綜合管理,證實臨床具有穩定血壓、改善臨床癥狀、調節血脂等作用,形成了不同證型相對應的代茶飲+音樂治療包,并驗證了我們團隊設立的恬淡舒肝操適用于該類人群。

88.高血壓的節氣養生?

中醫歷來有天人相應的理念,《靈樞》云:“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二十四節氣順時養生是天人相應的體現。對高血壓患者而言,寒露、霜降至小寒,雨水、驚蟄至春分,這兩個時段應注意血壓波動,防寒保暖,及時做好血壓監測工作,根據情況調整用藥。

飲食調攝方面,春季注重疏肝理氣,飲食上有茼蒿、黑蒜頭、香菜、薄荷等。冬季注意益腎填髓,飲食上有黑木耳、黑芝麻、山藥、桑葚、核桃等。具體可參照我們團隊出版的《2018降壓手賬》。

主編
符德玉
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心病科主任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專委會常委
副主編
姚磊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周訓杰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桂明泰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蘆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編委

李建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王明珠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史默怡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張超安徽蚌埠中醫院

陳曉喆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馬玉龍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李云鳳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鄭韞霆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宋雨晴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侯春蕾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評審專家組
終審專家
第一輪評審專家

戴小華安徽省中醫院

胡元會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蔣衛民江蘇省中醫院

盧健棋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李勇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吳偉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第二輪評審專家

安冬青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李燕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毛靜遠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許滔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姚魁武中國中醫科學院附屬眼科醫院

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終審專家

李軍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王賢良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鄧悅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王振濤河南省中醫院

朱明軍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中醫藥科普標準知識庫是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建設的權威、專業、惠民、多元的中醫藥科普公益平臺,旨在發揮學會專家資源優勢,構建科學、規范、標準的中醫藥科普知識內容,促進中醫藥健康科普與文化傳播,提高公眾對中醫藥的獲得感,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聯系我們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櫻花園東街甲4號
電話:010-64274797
郵箱:kxpjb211@163.om
Copyright?2007-2021京ICP備17069760號-1京公網安備110105001699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山县| 山西省| 太仓市| 临城县| 新安县| 靖西县| 保德县| 吴川市| 左贡县| 自治县| 富源县| 民和| 电白县| 周口市| 镇沅| 喀喇| 册亨县| 开封市| 阳谷县| 上虞市| 五大连池市| 安溪县| 莒南县| 吴桥县| 习水县| 成武县| 高州市| 东乡族自治县| 屏东市| 永清县| 嘉黎县| 辽中县| 望城县| 那曲县| 拜泉县| 阿瓦提县| 分宜县| 琼结县| 虹口区| 白城市| 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