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青在线视频播放,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不卡,高清性欧美,日韩大片免费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在线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目錄
近視
分類:中醫類 - 眼科
瀏覽量:2883
前言
近視是兒童青少年常見的眼病,也是視力受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的近視呈現發病年齡早、進展快、程度深的趨勢。近視已成為影響我國國民眼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它不僅會影響身體、心理、認知、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增加社會經濟負擔,也與一系列嚴重的病理疾病的發展有關,如黃斑變性、視網膜脫離、青光眼和白內障等。 為了使基層醫生及家長更全面認識近視,科學施行“三級預防策略”,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并搭建學術平臺,眼科分會組織專家學者用簡潔、通俗的語言對近視的病因、診斷、中西醫防治、預后、調攝等家長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相信通過醫患攜手,必能共創兒童青少年的光明未來!
第一部分 概念
1.什么是近視?

近視是屈光不正的一種。當眼在調節放松狀態時,外界的平行光線經眼球屈光系統后聚焦在視網膜之前,導致視網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這種屈光狀態稱為近視(Myopia)。近視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視近處基本正常,視遠處模糊,隨著近視度數的增加,還會伴隨一些其他視覺癥狀。

2.中醫如何認識近視?

近視在中醫古籍中早有認識,稱為“目不能遠視”,又名“能近怯遠癥”,至《目經大成》始稱“近視”。近視的發生是先天稟賦和后天環境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學習、工作時不善使用目力,勞瞻竭視,或稟賦不足,先天遺傳等因素所致。

第二部分 分類
3.近視如何分類?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近視主要有以下幾種分類方法:(1)根據屈光成分分類,可分為屈光性近視和軸性近視。(2)根據近視度數分類,可分為輕度近視、中度近視和高度近視。(3)根據病程進展和病理變化分類,可分為單純性近視和病理性近視。

4.什么是屈光性近視?

屈光性近視是指眼軸長度正常或基本在正常范圍內,但多由于眼各屈光成分異常(如角膜或晶狀體曲率過大,眼的屈光力超出正常范圍等),使平行光束入眼經屈光系統折射后聚焦于視網膜前,形成屈光性近視。

5.什么是軸性近視?

軸性近視是指眼軸長度超出正常范圍,角膜和晶狀體曲率在正常范圍。多見于病理性近視眼及大多數單純性近視眼。

6.什么是高度近視?

高度近視是指近視度數在-6.00D以上的屈光不正狀態,包括單純性高度近視和病理性近視(Pathological Myopia, PM)。

7.什么是病理性近視?

病理性近視又稱為進行性近視,多指發育停止后近視仍在發展,并伴發眼底病理性變化者,此類近視患者近視度數通常超過-6.00D,常出現眼前黑影飄動、視力突然下降或視物變色、變形等癥狀。由于眼球的矢狀徑進行性延長,導致視網膜、脈絡膜和鞏膜厚度不斷下降,形成后鞏膜葡萄腫,視網膜感覺層、視網膜色素上皮層、脈絡膜和視盤被拉伸并引起機械損傷。此外,病理性近視眼黃斑部的結構也可發生病變,包括黃斑劈裂、脈絡膜視網膜萎縮、漆裂紋、Fuchs 斑、脈絡膜新生血管等。病理性近視患者視網膜組織明顯變薄,出現變性、萎縮,變得十分脆弱,當受到外力等因素沖擊時,可發生視網膜裂孔和視網膜脫離,造成永久失明。

第三部分 流行病學
8.近視的患病率如何?

據估計,2020年全球近視患病率為33%,到2050年,估計將達到50%,影響全球近50億人。2050年高度近視的患病率將達世界人口的10%。東亞和東南亞的近視患病率最高。在我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同教育部、財政部2018年開展的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工作顯示,中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發病形勢嚴峻,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0%,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0%。2020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高達52.7%。教育部最新調查結果顯示,近視問題正在趨向低齡化方向發展,低年級學齡兒童近視患病率已達12.5%~25%。

9.哪些人更容易患近視?

近視多見于受教育程度和學術成就較高的人群,多發生在城市化地區和發達國家。相對來說,農村地區近視較少,但在中國的一些農村地區,兒童近視患病率現已超過50%。

近視在東亞和東南亞種族中更普遍,因此遺傳因素也是其中一個原因。父母雙方中有任何一方近視都會增加患近視的風險,這也可能是由于與患近視父母的共同生活環境、習慣導致,如戶外活動減少和學業強度增加等生活方式的改變,會促進近視進展。

與同年齡平均水平相比,存在遠視儲備減少同時又存在戶外活動時間少、近距離工作多的人群,近視的發病存在高度可能。

10.近視的高發年齡是多少歲?

研究表明,8~12歲是近視新增的高發時期,平均每年約20%的非近視學生轉為近視學生,而10~14歲是高度近視新增的危險時期。

11.哪些危險因素有可能會導致近視?

近視的病因相當復雜,一般認為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研究表明,父母均近視時,子女近視的風險明顯增大,且與父母近視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對于高度近視,尤其是病理性近視者,遺傳因素的作用更加明顯。環境因素中的近距離用眼、不良讀寫習慣、采光照明不充足、使用電子屏幕設備超過3小時/天、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天)、戶外活動少等均與近視的發生關聯緊密。其他影響因素包括年齡、性別、種族、環境污染、社會經濟地位、吸煙、城鄉差異、晝夜規律等與近視的關聯性還要進一步證實。此外,過敏性結膜炎、花粉癥、川崎病、發熱性疾病以及生育治療等因素也與近視的發生關系密切。

12.哪些因素有利于視力健康?

(1)戶外活動:戶外活動是近視的一種保護因素。提倡在學齡前如幼兒園時期就開始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建議學生每天應該參加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目”浴陽光有助于人體合成維生素D,對視力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2)營養因素:ω-3多不飽和脂肪酸、花青素、維生素D可能對改善近視起著積極的作用。其中,維生素D可能在近視的形成中發揮直接的作用。應建議兒童青少年攝取足量的維生素D,并嚴格控制糖分的攝入。

(3)眼保健操:規范地做眼保健操可以顯著減少眼球調節遲滯,改善主觀視疲勞感受,從而有助于控制近視。

(4)睡眠充足:睡眠充足是中小學生視力的保護性因素。

第四部分 病因
13.近視會遺傳嗎?

根據大量研究顯示,近視有一定的遺傳性,不過不同類型的近視,遺傳概率不同。單純性近視一般由于后天不良的用眼習慣造成,這種近視的遺傳概率很小,病理性近視遺傳的風險則相對較大。研究表明,在同等條件下,與父母都不近視的孩子相比較,父母單方近視的孩子發生近視的幾率高2.1倍;父母雙方都近視的孩子,其發生近視的幾率就增長到了4.9倍。

14.近視會導致眼睛變形嗎?

近視是否會導致眼球變形,這取決于是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假性近視通常由于一過性的睫狀肌痙攣,導致晶狀體曲度改變而形成。這種情況可通過放松睫狀肌,使近視度數降低甚至消失,所以眼球不會變形。若為真性近視,其發生的本質是眼軸變長或角膜變凸。眼軸是指眼球前后徑長度,其長度隨著近視度數的增加而增加,眼軸變長以后,眼球就像氣球一樣被吹長吹大,向前方凸起,自然就會引起眼球的變形。

15.歪頭寫作業或側躺玩手機會導致雙眼屈光參差嗎?

會。屈光參差是指兩眼的屈光狀態在性質或程度上有顯著差異(球鏡≥1.5D,柱鏡≥1.0D)。除去先天原因,導致屈光參差最常見的因素就是歪頭視物或側躺視物導致的雙眼不平衡。屈光參差者很容易出現弱視、視疲勞、雙眼視異常及融像困難等問題。屈光參差的近視患者,近視度數較低眼或正視眼用于注視遠處目標,近視度數較高眼用于注視近處目標,這種情況下雙眼會缺乏融像機會,出現視物重疊,復視等雙眼視功能異常的情況。當然,經常歪著頭看物體,也可能是斜視、眼球震顫等引起,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明確原因。

16.防藍光眼鏡可以預防近視嗎?

藍光通常是指波長范圍在400~500納米的可見光,廣泛存在于自然界、電子屏幕和太陽光中,甚至很多家用LED燈具的光,也有藍光。藍光的危害與視網膜接收到的藍光的劑量有關,只有在長時間、高強度的照射下,藍光才有可能造成視網膜的傷害,但目前沒有藍光會導致近視的直接證據。所以,所謂的“防藍光產品”可以預防近視,顯然缺乏科學依據。并且,如果選購不當,反而容易給孩子的眼睛帶來傷害。有些產品完全屏蔽了藍光造成過度防護,鏡片有一定的色偏,反而容易加劇眼睛疲勞。

17.多曬太陽可以有效預防近視嗎?

曬太陽有助于降低近視風險。首先,陽光可以刺激多巴胺的生成,而多巴胺可抑制眼軸增長;其次,曬太陽能夠促使人體獲得維生素D,維生素D能增加人體對鈣的吸收,而鈣是維持眼球壁正常形態的重要元素;再次,曬太陽通常在戶外,眺望遠方和活動,有益于緩解視疲勞。

但曬太陽是有講究的,建議選擇上午10時前、下午15時后的時段,此時紫外線偏低,陽光較柔和。另外,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因為玻璃會阻擋90%以上波長300nm以下的光線,所以隔著玻璃曬并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18.什么是遠視儲備?

遠視儲備簡單來說就是眼睛調節能力的儲備。新生兒眼球較小,眼軸較短,此時雙眼處于遠視狀態,這是生理性遠視,也稱之為“遠視儲備”。隨著人體的生長發育,眼睛的遠視度數逐漸降低而趨于正視。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個孩子的視力檢測為5.0(即1.0),散瞳驗光的結果是+0.50D,說明這個孩子有50度遠視,其離近視就還有一段發展空間。但如果散瞳驗光的結果為“0”,就說明已經沒有遠視的余量儲備了,再往下發展就是近視。所以,為孩子保留合適的遠視儲備非常重要。

不過,遠視儲備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遠視儲備過多,超出自身調節能力范圍,這種狀況就有可能影響兒童視力正常發育,從而導致弱視。每個年齡孩子的遠視儲備量可以參考下表:

年齡

生理屈光度(D)

3歲前

+3.00

4-5歲

+1.50~+2.00

6-7歲

+1.00~+1.50

8歲

+1.00

9歲

+0.75

10歲

+0.50

11歲

+0.25

12歲

0

19.近視與飲食結構有關系嗎?

近視與飲食有一定的關系,合理飲食有助于預防近視的發生。維持正常視覺所需的鈣、鋅、鉻等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質、維生素等主要是從食物中獲取。如果有挑食、偏食的習慣,就會出現營養不良、營養過剩或營養不均衡的情況,而這些都可能會影響眼的屈光狀態。

第五部分 發病機制
20.中醫如何看待近視?

中醫對近視的認識由來已久,認為它與氣血陰陽虧損密切相關,同時伴有遺傳因素的影響,涉及臟腑主要包括心、脾、肝、腎。中醫古籍中關于近視病因病機的認識,可以總結為氣血不足、陰陽失調、肝腎虧虛、久視勞耗、脈絡瘀阻、先天遺傳六個方面。

《銀海精微》述:“問曰:能近視不能遠視者,何也?答曰:血虛氣不足也。”明確指出近視的根本原因為氣血不足。明·傅仁宇在《審視瑤函》中提出:“能近視而不能遠視者。陽不足,陰有余,病于少火者也。無火,是以光華不能發越于遠,而拘斂近視耳。”指出近視的病機是陽氣不足、陰火干擾。明·李梴亦云:“能近視不能遠視者,看一成二,屬肝腎虛。”指出肝腎虧虛是近視發生的原因。肝腎虧虛主要指后天因素所致的肝腎虧虛,虧虛主要指肝腎精華的缺乏。《審視瑤函》提出“竭視勞瞻,而不知養息”是傷睛之源,指出過度用眼可以導致近視的發生。《血證論》云:“瘀血在上焦,或發脫不生……目不了了。”這是對瘀血阻絡導致視物模糊、不能視遠的描述。清·黃庭鏡在《目經大成》中明確提出近視的病因是先天遺傳:“雙眼近覷是生來,不是生來卻禍胎。”

21.西醫如何看待近視?

西醫對近視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已證實的是,調節功能不足、周邊視網膜遠視性離焦和形覺剝奪等均在近視的發病機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調節功能不足:調節功能是指睫狀肌改變晶狀體屈光度的調節功能。正視眼注視近距離目標時,可以通過調節功能使物像前移到視網膜上,從而減輕視網膜離焦,降低刺激眼軸增長信號的產生,使眼軸長度保持不變,維持眼的正視狀態。如果不能通過調節功能使物像前移到視網膜上(即仍殘留視網膜離焦) ,將會產生促進眼軸增長的信號,以使視網膜延伸到物像平面上。長時間的調節代償不足將會使眼軸增加,形成近視。

周邊視網膜遠視性離焦:正常情況下,人眼眼底是一個具有弧度的平面。整個屈光系統主要滿足眼底后極部的成像。當周邊視網膜成像后移過多,則眼球會代償性增加眼軸長度以滿足周邊視網膜的成像,進而形成近視。

形覺剝奪:形覺剝奪是指視網膜接受外界光環境變化后,使眼球的外層組織—脈絡膜、鞏膜等效應器對相應信號做出適應性反應,導致屈光度或者眼軸長度發生改變。包括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戶外活動時間不足等。

第六部分 診斷
22.近視的診斷方法?

視力檢查是發現近視的第一步。通過視力檢查,可以迅速地將可疑近視患者與正常人區別開,睫狀肌麻痹驗光檢查是國際公認的診斷近視的金標準。所有12歲以下兒童初次驗光,均應在睫狀肌麻痹下進行電腦驗光儀驗光和主觀試鏡檢查。診斷近視需要綜合考慮視覺癥狀、屈光度等,同時還要考慮到雙眼視功能、近視性質、近視進展速度以及近視并發癥等。比如,遠距離視物模糊,近距離視力好,初期常有遠距離視力波動,注視遠處物體時瞇眼,裸眼遠視力<1.0,但能用凹球鏡矯正,具備以上情況即可診斷為近視;另外,也可通過客觀驗光和主覺驗光確診為近視并確定近視度數。

23.近視的中醫證候分型?

(1)心陽不足證

視近清楚,視遠模糊;全身無明顯不適,或兼見面色?白,心悸,神倦,視物易疲勞;舌質淡,脈弱。

(2)氣血不足證

視近清楚,視遠模糊,眼底或可見視網膜呈豹紋狀改變;或兼見面色不華,神疲乏力,視物易疲勞;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3)肝腎兩虛證

能近怯遠,可有眼前黑花飄動,眼底可見玻璃體液化混濁,視網膜呈豹紋狀改變;或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寐差多夢,視物易疲勞;舌質淡,脈細弱或弦細。

(4)脾氣虛弱證

脾虛氣弱,以視近清晰,視遠模糊,視疲勞,喜垂閉,或病后體虛,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舌淡紅,苔薄白,脈弱。

24.診斷近視的常用檢查?

(1)視力檢查:采用國際標準對數視力表進行檢測,視力表須有充足的光線照明。

(2)睫狀肌麻痹驗光:即通常說的散瞳驗光,是國際公認診斷近視的金標準。醫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睫狀肌麻痹藥物(1%阿托品眼膏或凝膠、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等),然后進行驗光。

(3)裂隙燈檢查:檢查眼瞼、結膜、角膜、虹膜、前房、瞳孔和晶狀體等情況。

(4)眼底檢查:眼底檢查包括彩色眼底照相、直接檢眼鏡檢查、間接檢眼鏡檢查,超廣角眼底照相等。

(5)其他特殊檢查:角膜曲率檢查、眼軸長度檢查、雙眼視功能檢查、調節與聚散功能檢查、眼壓與視野檢查、A/B超檢查、光相干斷層掃描檢查(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檢查(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等。

25.真性近視、假性近視、近視臨床前期如何區別?

真性近視指的是眼軸長度超過正常范圍或者角膜曲率過大,平行光線經眼球屈光系統后聚焦在視網膜之前,不能將畫面清晰地成像出來。散瞳后近視的屈光度依然存在,需要使用凹透鏡進行矯正。

假性近視即調節痙攣,指的是由于長時間用眼導致睫狀肌痙攣,晶狀體不能放松,眼球整體的屈光力變大,過度調節而引起的視遠物時出現近視性離焦,遠視力下降,出現視物模糊的情況。但散瞳后近視的屈光度完全消失,則表現為正視眼或遠視眼。

近視臨床前期是兒童屈光度≤+0.75D且>-0.50D的屈光狀態,結合基線屈光、年齡和其他可量化的風險因素,有足夠的可能性未來發展為近視,需要采取預防性干預措施。

26.近視早期有什么癥狀?

近視早期主要癥狀為遠距離視物模糊,近距離視力正常,初期常有遠距離視力波動,注視遠處物體時會不自覺瞇眼。還可能出現頻繁眨眼、揉眼睛、注意力下降、容易視疲勞等情況。

27.高度近視者除視力低下以外還有什么癥狀?

高度近視未合并其他眼底疾病時,無其他癥狀;若合并眼底病變則可出現眼前黑影飄動(飛蚊癥)、眼前固定黑影、無法矯正的視力下降及視物變形等癥狀。

28.近視與其他視力低下的疾病如何鑒別?

近視與其他視力低下的疾病可以通過驗光和試鏡來進行鑒別。如為近視,則可通過戴鏡矯正達到正常視力,而其他視力低下的疾病則不可。

29.高度近視有哪些常見并發癥?如何預防?

高度近視可導致一系列的并發癥,如青光眼、脈絡膜萎縮、視網膜劈裂、脈絡膜新生血管、后鞏膜葡萄腫、視網膜脫離等,由此帶來的眼底病理改變使患者視力受損、視覺質量下降,甚至失明。

因此,發現近視時應及時矯正,避免發展為高度近視;如出現并發癥,應及時就醫。同時,還應避免劇烈運動和眼外傷;少食辛辣,忌煙酒,慎用血管擴張劑;適量補充維生素A、C、E以及微量元素鋅和鉻改善視網膜、視神經等組織的營養和代謝;定期進行眼科檢查,散瞳檢查眼底。

30.高度近視患者為什么要經常查眼底?

因為高度近視患者的眼軸進行性拉長,視網膜比一般人更薄,血液供應較差,更易出現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等情況。所以,高度近視患者應每年進行一次眼底檢查,了解眼部健康狀況,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第七部分 治療
31.近視的治療目標是什么?

(1)減緩近視進展;(2)減少高度近視和病理性近視的發生;(3)減少因病理性近視產生的眼底不可逆損傷;(4)提高患者視覺質量。

32.近視的治療原則是什么?

近視的治療應盡早開始,堅持長期個體化治療,定期檢查和觀察,隨時根據眼科醫生的指導調整治療方案,不要自行更改治療方法,堅持科學規范化治療。

33.近視是否應該分年齡和程度進行治療?

(1)近視應該分年齡進行治療。對于兒童、青少年近視來說,只要符合OK鏡的配戴適應證,應該首先選擇OK鏡進行光學矯正治療。配戴OK鏡后還有殘余近視度數時,可以考慮使用單焦點框架眼鏡進行矯正。如果是調節性近視可以選擇低濃度阿托品進行治療。對于已經近視的成年人來說,一般采用框架眼鏡、角膜接觸鏡或手術進行治療。

(2)近視應該分程度進行治療。根據近視病程進展和病理變化,可以將近視分為單純性近視和病理性近視。絕大多數單純性近視患者的眼底無病理變化,正確配鏡就可將視力矯正至正常。而病理性近視眼患者常出現不可逆的眼底損傷。治療主要針對眼底改變及并發癥進行。包括激光光凝治療、光動力學治療、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治療以及手術治療。

34.近視的矯正方式有哪些?

近視的矯正方式主要分為框架眼鏡、角膜接觸鏡和手術矯正三種類型。

(1)框架眼鏡:這是最簡單安全的矯正方法,每年至少一次復查,及時調整眼鏡度數。

(2)角膜接觸鏡:分為軟性接觸鏡、硬性接觸鏡(RGP)和角膜塑形鏡(OK鏡)3種。軟性接觸鏡用于近視的矯正,部分兒童可用于恢復雙眼視和促進視覺發育。硬性接觸鏡適用于有需求而又無禁忌證的任何年齡配戴者。近視、遠視、散光、屈光參差,尤其是圓錐角膜及角膜瘢痕等所致的不規則散光可優先考慮選擇。OK鏡是一種逆幾何設計的硬性透氣性接觸鏡,是一種可逆性非手術的物理矯形方法。

(3)手術矯正:主要包括激光角膜屈光手術、有晶狀體眼的人工晶狀體植入術以及鞏膜手術。

35.框架眼鏡的適應癥有哪些?

(1)不愿意或不適合采用其他矯正方式;(2)伴有散光采用其他矯正方式效果欠佳;(3)某些特殊的環境、工作崗位或閱讀狀態;(4)需要框架眼鏡作為外觀修飾需求;(5)需要框架眼鏡作為安全防護使用;(6)在某些治療的過程中需要短暫使用或者需要頻繁調整參數。

36.框架眼鏡分為幾類?各有何特點?

框架眼鏡目前主要分為單焦點、雙焦點、漸進多焦點和新型周圍離焦眼鏡4種。

(1)單焦鏡為臨床常見框架眼鏡類型,鏡片為凹透鏡,配戴后入射光能夠在角膜中央重新聚焦在視網膜上,以獲得最佳矯正視力。

(2)雙焦點框架眼鏡鏡片上下方分別為看遠、看近距離設計,減少因調節因素引起的近視進展。

(3)漸進多焦鏡片為上方看遠距離、下方看近距離屈光度設計,上下屈光度平緩過度,減少因調節因素引起的近視進展,多用于調節滯后人群。

(4)新型周圍離焦眼鏡的鏡片設計在矯正屈光不正的同時產生周邊近視離焦,臨床上多為區正向光學離焦框架眼鏡(DIMS)和周圍離焦設計框架眼鏡(PDMLs)。DIMS鏡片具有控制近視進展的效果。PDMLs鏡片為不對稱設計,控制近視進展的效果尚不明確。

37.如果視力度數沒增長就可以一直不更換眼鏡嗎?

不可以。每副眼鏡都有它的使用“壽命”,就算度數沒有增長,也需要定期更換。因為鏡片長時間使用后會氧化發黃,鏡片表面也會有不同程度的磨損劃傷,導致清晰度和透光率降低,影響視覺效果和矯正功能。

建議兒童青少年在配戴眼鏡后,每半年復查驗光,根據度數變化情況,及時更換調整眼鏡的參數;家長也應及時關注孩子所配戴眼鏡的結構完整、牢固情況,以及鏡片的磨損程度。成年后,度數趨于穩定,一般建議每年做一次檢查,如果屈光度變化不大且鏡片護理得較好,可以一至兩年更換一次鏡片。已配戴老花鏡的中老年人,如在閱讀時感覺到疲勞或酸脹不適,可能是鏡片度數未配準導致的,建議及時檢查確認是否需要更換眼鏡,并排除患其他眼病的可能。

38.角膜接觸鏡與角膜塑形鏡有什么區別?

角膜接觸鏡是指直接接觸角膜的眼鏡,俗稱 “隱形眼鏡”。角膜接觸鏡分為軟性角膜接觸鏡和硬性角膜接觸鏡。而角膜塑形鏡就是角膜接觸鏡中的硬性角膜接觸鏡。所以角膜接觸鏡與角膜塑形鏡二者之間屬于包含關系。

角膜接觸鏡的原理是將鏡片直接接觸于角膜表面,以達到矯正視力的作用。因貼近角膜,可以獲得更好的視覺效果,物象更加真實。其中軟性角膜接觸鏡佩戴時間一般為白天,但因為透氧性差,長期使用容易出現角膜炎、干眼等問題。而硬性角膜接觸鏡,也就是角膜塑形鏡,其特點是透氧性比較好,有助于減少角膜炎和干眼癥的發生,佩戴時間一般為晚上,且光學矯正效果好,更加適合高度近視、圓錐角膜的矯正。但其價格相對較昂貴,一般需要一年更換一次,且要細致護理。

39.角膜接觸鏡有禁忌癥嗎?

(1)一些具有眼表炎癥的患者:如瞼緣炎、結膜的急性炎癥、角膜炎、淚道堵塞、淚囊炎、淚液分泌減少者不適合佩戴角膜接觸鏡。

(2)環境因素:如果周圍環境多煙塵、太干燥、有太多揮發性的酸或堿,不建議配戴角膜接觸鏡。

(3)個人衛生:如果不講衛生、不能依從醫囑、不能規范地護理鏡片,不建議配戴角膜接觸鏡。

40.角膜塑形鏡的適應癥有哪些?

(1)用于屈光不正的矯正:比如近視、散光或者遠視。

(2)用于眼部的炎癥性疾病:尤其是角膜的疾病。比如角膜炎癥、角膜潰瘍、或者是翼狀胬肉手術以后。

如果用于矯正屈光不正,主要是通過角膜接觸鏡改變眼睛的屈光狀態,從而提高矯正視力。如果用于局部炎癥的治療,主要是為了減輕眼部的刺激癥狀,因為角膜接觸鏡可以起到隔離眼瞼和角膜的作用,這樣能夠減輕眼部的疼痛、異物感、畏光、流淚等癥狀。

41.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治療假性近視的原理是什么?

假性近視主要是由于睫狀肌痙攣所導致的暫時性看近模糊。而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可以發揮麻痹睫狀肌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假性近視的效果。

42.低濃度阿托品的適應癥有哪些?

目前,低濃度阿托品只是作為延緩近視進展的藥物,并不能作為治療近視的藥物來使用。其適用對象主要是6~12歲的兒童,需每晚睡前滴眼1次。4~5歲幼兒以及超齡使用人群,是否可以使用該產品,需根據臨床情況進行判斷分析; 15歲以上的青少年近視度數漲幅較慢,可根據情況減少使用或停用。

43.低濃度阿托品的禁忌癥有哪些?

低濃度阿托品能使瞳孔括約肌和睫狀肌松弛,從而達到擴瞳的效果,正常情況下,此類藥物對于患者眼壓沒有明顯影響,但對于眼壓異常或者房角窄、前房淺的患者來說,能顯著升高眼壓從而誘發青光眼。因此,在使用低濃度阿托品之前需要進行相關檢查。

44.近視矯正手術主要有哪些?

目前,近視矯正手術主要包括激光角膜屈光手術和有晶狀體眼的人工晶狀體植入術,主要適用于18歲以上的近視度數穩定的人群,且須嚴格按照各類手術的禁忌癥和適應癥進行篩查和實施。

45.激光近視手術有哪些?分別適用于哪些人群?

激光近視手術包括半飛秒(fs-LASIK)、全飛秒(SMILE)等板層手術,t-PRK 等表層手術,這兩類手術各有優勢。角膜厚度足夠、度數等其他條件也滿足的情況下,可首選半飛秒和全飛秒手術。半飛秒更適合矯正度數范圍大的患者,但干眼患者應慎選;推薦900 度以下近視、角膜厚度足夠的患者選擇全飛秒手術,喜愛運動人群或軍人等特殊職業也可優先考慮。中低度近視患者,且角膜厚度不足以做半飛秒和全飛秒者,或對術后角膜「強壯度」要求高者可優先考慮 t-PRK 等表層手術。

46.ICL植入術適用于哪些人群?

有晶狀體眼后房型人工晶狀體(ICL)植入術的適用范圍如下:(1)年齡在18~50歲,近年來屈光度數穩定,無內眼手術史及眼內色素膜、視網膜及青光眼等病變,矯正視力良好;(2)遠視的矯正范圍是300~1000度,近視的矯正范圍是300~2300度,散光范圍是100~400度;(3)高度近視不能接受眼鏡、角膜接觸鏡(RGP),有較好矯正視力,無高眼壓和青光眼,無葡萄膜炎史,對手術的可能結果理解的患者;(4)角膜厚度有限的患者;(5)前房深度正常的患者。

47.激光近視手術與ICL植入術如何選擇?

目前國內外在選擇這兩種手術的適應證上,尚無統一標準。一般可根據以下幾方面情況選擇:(1)角膜情況:角膜厚度正常和角膜曲率正常,可考慮激光近視手術;角膜厚度和角膜曲率異常,則建議選擇ICL植入術;(2)近視度數:低度近視(低于3.0D)首選表層全激光手術,中高度近視(3.0D~10.0D)首選板層激光手術,超高度近視(10.0D以上)或角膜條件差不適合切削者首選ICL植入術;(3)運動量:平時運動量大,可選擇全激光的表層手術;從事文職、運動量小的患者,可選擇半飛秒;(4)年齡:若眼睛條件允許,通常18~55歲都可選擇激光手術;(5)特殊情況:孕期和哺乳早期不可進行任何手術。

48.近視矯正手術術前需要完善哪些檢查?

(1)視力與驗光:對于屈光手術而言,屈光度決定了激光切削量,是至關重要的。視力檢查:包括裸眼視力、戴鏡視力、遠近視力等。驗光:包括電腦驗光、主覺驗光、散瞳驗光等。

(2)角膜地形圖:角膜地形圖檢查可了解角膜曲率變化,篩查圓錐角膜及亞臨床圓錐角膜。

(3)角膜厚度:角膜厚度不僅是判斷角膜屈光手術是否可行的重要指標,而且與屈光度共同決定手術術式與手術預期療效。

(4)裂隙燈檢查:檢查了解眼瞼、角膜、結膜、虹膜、晶狀體、視網膜以及房水的情況,觀察淚膜破裂時間。如嚴重的瞼緣炎、干眼癥需經過治療改善后再行屈光手術。

(5)瞳孔直徑測量:暗視條件下瞳孔直徑的測量對于手術方式的選擇有重要影響。

(6)測量眼壓:眼壓測量可用于判斷是否有手術禁忌癥青光眼。此外,屈光手術后需使用激素滴眼液,術前基礎眼壓是判斷激素性高眼壓的主要參考指標。

(7)眼底檢查:通過眼底檢查可了解視盤(杯盤比)、黃斑(是否變性)與周邊視網膜(是否裂孔和脫離)情況。

49.近視手術后視力還會再下降嗎?近視手術后會反彈嗎?

近視手術是依據患者的醫學驗光檢查結果和患者的需求,進行手術參數的設計,術后效果因人而異。但如果術后仍有不健康的用眼習慣(如用眼過度等)以及其他特殊原因,近視有可能進一步發展。近視手術后一旦發生視力下降,應該進行全面檢查,明確是否發生并發性白內障及眼底病變。

50.近視手術的術前準備有哪些?

(1)術前評估:通過術前病史采集、術前檢查,可幫助醫生確定患者是否可以行屈光手術、哪種手術方式最合適以及手術療效是否能達到患者預期。

(2)提前停戴角膜接觸鏡:配戴角膜接觸鏡者,術前需至少停戴軟性角膜接觸鏡1周、硬性角膜接觸鏡1月、角膜塑形鏡3月。

(3)術前用藥:手術前遵醫囑滴用眼藥水。

51.近視手術可能有哪些并發癥?

近視手術是一種成熟的手術,但所有手術都有風險,不同個體、不同的手術方式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也不相同。

準分子激光手術術后并發癥:1.角膜擴張;2.角膜感染;3.干眼癥;4.術后對比敏感度下降以及眩光;5.屈光回退;6.角膜瓣移位和游離瓣;7.高眼壓癥;8.角膜層間異物;9.其他。

飛秒激光手術術后并發癥:1.干眼癥;2.暫時性光敏感綜合征;3.彌漫性板層角膜炎;4.角膜上皮下霧狀混濁;5.角膜瓣移位;6.角膜透鏡移位、丟失及角膜透鏡材料相關并發癥;7.角膜瓣回縮;8.結膜下出血;9.其他。

眼內晶體植入術術后并發癥:1.繼發性白內障;2.角膜內皮細胞丟失;3.眩光、光暈;4.瞳孔阻滯性青光眼;5.眼壓升高;6.視網膜脫離;7.其他。

規范的術前準備、手術方式選擇、術后護理,可大幅降低近視手術并發癥的發生。如有發生,經醫生合理治療后,大多不會影響患者正常生活。

52.近視手術后需要注意什么?

(1)遵醫囑按時按量使用眼藥水:嚴格按照術后須知的要求使用眼藥水,不可擅自增減點藥次數,并且妥善管理好藥品,避免污染。

(2)做好眼睛防護:外出時建議佩戴防護鏡或偏光太陽鏡,防止強光和風沙入眼,減少眼部與外界病菌接觸的可能。高度近視是視網膜脫落的高危因素之一,近視手術僅能改善屈光,術后仍應避免高強度或危險性運動。

(3)注意用眼習慣:術后需注意用眼衛生,避免用手揉搓眼睛,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以免引起視疲勞。

(4)嚴格按時復查:近視手術術后的復查時間為術后第1日、1周、1個月、3個月、半年、1年。視力恢復期因個人、手術方式而異。術后需定期復查,謹遵醫囑,不適隨診。

53.氣血不足型近視如何辨證施治?

本類型的近視的治法為補血益氣,常用方劑為當歸補血湯(《原機啟微》卷下),常用藥物有生地黃、熟地黃、川芎、牛膝、防風、羌活、甘草、薄荷、當歸等。

54.肝腎兩虛型近視如何辨證施治?

本類型的近視的治法為滋補肝腎,常用方劑為駐景丸加減方(《中醫眼科六經法要》),常用藥物有菟絲子、楮實子、茺蔚子、枸杞子、車前子、木瓜、寒水石、紫河車粉、生三七粉、五味子等。

55.心陽不足型近視如何辨證施治?

本類型的近視的治法為補心益氣,安神定志,常用方劑為定志丸加減(《審視瑤函》),常用藥物有人參、茯神、遠志、石菖蒲等。

56.脾氣虛弱型近視如何辨證施治?

本類型的近視的治法為健脾益氣,常用方劑為參苓白術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常用藥物有人參、白術、茯苓、炒甘草、山藥、桔梗、白扁豆、蓮子肉、薏苡仁、縮砂仁等。

57.治療近視的中醫特色療法有哪些?

目前中醫對于近視的治療中,穴位的針刺以及推拿都是安全有效的,無論是兒童青少年還是成年人。

(1)體針:按局部取穴(即眼部穴位)為主、全身取穴為輔的取穴原則,根據患者體質與病情的需要,選出2~3個穴位組,定期輪換使用。常用穴位組有:①承泣、翳明;②四白、肩中俞;③頭維、球后;④晴明、光明、太沖;⑤照海、絲竹空。每天針刺1組,輪換取六,10次為1個療程。

(2)耳針:常取穴神門、肝、脾、腎、眼、目1、目2或在耳區尋找痛點;或用王不留行籽等壓穴,每天自行按摩3~4次。

(3)梅花針:用梅花針輕輕打刺太陽穴,或打刺背部脊椎兩側(華佗夾脊穴),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4)推拿治療:主穴取攢竹下3分,配穴取攢竹、魚腰、絲竹空、四白、睛明,可自我推拿或相互推拿,即以食指指端按住穴位,先主穴,后配穴,對準穴位做小圓圈按摩,共10分鐘,通常1個月為1個療程。

第八部分 預后
58.近視能治愈嗎?

真性近視是不能被治愈的。因為大多數近視以眼軸增長為特點,沒有任何方法能使增長的眼軸 “縮”回去,也就是說近視帶來的病理性損傷也是不可逆的。所以,近視并不能被治愈,只能矯正。

59.角膜屈光手術后近視還會發展嗎?

角膜屈光手術的原理是在角膜上制造了凹透鏡,雖然術后不需要戴眼鏡也能看清楚,但近視并沒有被治愈,其病理過程也未發生改變。術后如不合理用眼,有可能出現近視加深的情況。因此,角膜屈光手術后仍應注意保護眼睛、不過度用眼。

60.ICL手術后視力會變差嗎?

ICL手術是通過微小切口將晶體放置于眼屈光系統中的后房間隙,并固定于睫狀溝內,完整保留了眼部的生理結構和調節功能。但由于放入的人工晶體與晶體前囊膜直接接觸,可能會引起并發性白內障,導致視力的下降。如果沒有白內障,一般來說視力是不會下降的。

ICL術后可因人工晶體型號、大小不合適等而發生移位,尤其對于合并有散光時,會造成視力下降,此時需要手術調整人工晶體位置或者更換人工晶體。

61.高度近視的預后如何?

高度近視可分為單純性高度近視和病理性近視。單純性高度近視成年后病情穩定,且不伴有造成不可逆性視覺損害的眼底病變;而病理性近視則會終生進展,由于眼軸不斷過度增長(>26.5mm),可能發生后鞏膜葡萄腫,玻璃體液化,玻璃體后脫離,核心白內障以及眼底視網膜脈絡膜的改變,嚴重者因黃斑出血、黃斑裂孔、視網膜脫離而失明。高度近視患者一旦發生豹紋狀眼底,需要密切隨訪觀察。

第九部分 調攝
62.愛吃甜食會造成近視嗎?

糖代謝與近視發生的確切關系仍未完全闡明,但有研究指出,如果經常吃甜食,攝入過多糖分,可能會增加近視發生的概率或加重近視程度。可能是因為,糖分在消化、吸收及代謝過程中會消耗鈣、鉻等離子,腎臟在排出糖的代謝產物的同時,排出鈣離子,如此長期累積會導致大量鈣從尿中流失。而鈣和鉻是構成眼球壁的重要材料,如果發生缺乏,可降低眼球壁的彈性,眼球前后徑容易拉長,而發生近視。

總之,正常人體有強大的血糖調節功能,適量品嘗甜食并不會造成近視。不過,為了避免鈣的流失和缺乏對眼球發育的影響,建議應當控制甜食的攝入量。

63.補充維生素A和β-胡蘿卜素能預防近視嗎?

廣義維生素A包括維生素A和維生素A原。維生素A只存在于動物體內,是構成視覺細胞內的感光物質-視紫紅質的主要原料,發生缺乏的最早癥狀是暗適應能力下降,進一步發展可導致夜盲癥,嚴重者可引起眼干燥癥,甚至失明。β-胡蘿卜素是最重要的維生素A原,存在于植物中,可以經人體轉化為維生素A,具有抗氧化、預防眼睛老年性黃斑病變等重要生理保健功能。雖然這兩種營養素對眼健康有重要作用,但其攝入水平與近視預防作用并無明確的關聯。所以,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預防近視的基本前提是合理飲食。沒有這個基礎,單純依靠任何特定營養素的補充,都是不科學的。

64.近視患者需要補充葉黃素嗎?

葉黃素是一種類胡蘿卜素,在人體的視網膜黃斑區含量最高。近些年來,國內外多項研究提示,飲食補充葉黃素可提高視網膜中黃斑色素的含量,進而改善視覺功能,緩解視力降低。黃斑色素與眼軸長度密切相關,但其含量增高是否可控制近視增長,仍需進行大量的研究。對于近視患者來說,應首先保證均衡飲食,再考慮營養素補充劑的使用。包括葉黃素在內的所有營養補充劑的使用,都需根據醫務人員或專業營養師的建議來選擇。如需攝入葉黃素,先考慮從飲食中獲得,比如,羽衣甘藍、菠菜、西蘭花、生菜、豌豆等綠葉蔬菜以及蛋黃等。

65.近視患者有哪些飲食宜忌?

大量研究表明,偏食者,喜歡喝含糖飲料者,攝入綠葉蔬菜、胡蘿卜、豆制品及動物肝臟少者,近視發生率更高。由此可見,飲食習慣與近視的發生有一定關聯。所以,近視患者的飲食應以均衡膳食、合理營養為基礎,再適當增加對眼健康有益的食物攝入:

(1)“食物多樣,規律就餐”,保持多樣化膳食模式:平均每天食物種類達12種以上,每周達25種以上,每天三次正餐和兩次加餐;建議兒童青少年每天食用五種蔬菜,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

(2)每天飲奶,足量飲水:300~500毫升奶或相當量的奶制品,推薦液態奶、酸奶、奶酪等無添加糖的奶制品,限制乳飲料、奶油攝入;

(3)適當增加攝入魚類、豆制品、奶制品、蛋、蝦等富含鈣的食物,芝麻、糯米等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

同時,近視患者應合理選擇零食,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避免或減少選擇高脂、高鹽、高糖的零食食品。

66.增加戶外活動真的可以防控近視嗎?

缺乏運動是導致兒童近視高發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發現,戶外活動能明顯延緩未近視兒童的眼軸增長,從而起到保護視力的作用,是目前最經濟有效的近視預防性干預手段。不過,這種預防效果受戶外活動時長的影響。每天至少進行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才能保護遠視儲備,預防近視的發生。所以,家長應該積極引導、支持和督促孩子進行日間戶外活動,學校也應鼓動學生在課間走出教室,到光線適宜且充足的戶外環境中活動。建議兒童青少年選擇:

(1)每周至少3天強健骨骼練習(跳繩、縱跳、跑步等),隔天進行。

(2)多進行戶外球類活動,如戶外乒乓球。練習者的視線在運動中不斷移動,視近、視遠不斷變化,眼部睫狀肌、韌帶以及其他輔助性肌群的疲勞可被很好地緩解,進而改善屈光系統調節功能,起到預防近視和改善視力的效果,且比戶外有氧(步行、慢跑)效果更明顯。

67.近視患者適合做哪些運動?

近視患者都要根據自身情況而運動,輕中度近視患者可選擇大部分自己喜愛的運動,而對于高度近視患者來說,劇烈運動可能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因為高度近視患者的近視度數越高,眼軸長度就越長,眼球壁薄,眼底常會發生一系列病變,視網膜會變得脆弱,甚至可能發生裂孔,如有外力作用極易受傷。打籃球、跳高、踢足球、賽跑、跳水、蹦極、蹦迪、打羽毛球、拳擊等這些劇烈運動都不適合高度近視的人群,容易造成視網膜脫落,建議選擇相對輕柔的運動,如散步、太極拳、慢跑等。

68.睡眠對近視有影響嗎?

充足的睡眠能讓眼周肌肉休息,并使相關組織修復。對處于發育成長階段的兒童來說,可以促進神經系統和腦部的發育、安穩情緒和放松全身肌肉等。睡眠不足時,會引起眼局部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不平衡,導致干眼、眼球平滑肌功能障礙等癥狀,也有可能是近視發展的原因。

推薦3~5歲兒童每天睡眠時間為10~13小時,6~13歲中小學生為9~11小時,14~17歲青少年為8~10小時。由于兒童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如果睡眠不足,可能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影響生長發育及身體的各項功能狀態,導致乏力、嗜睡、抵抗力下降等。

69.為什么不鼓勵兒童過早使用電子產品?

0~6歲是兒童眼睛和視覺功能發育的關鍵時期,6歲前的視覺發育情況決定了兒童今后一生的視覺質量。長時間近距離使用電子視屏類產品易消耗兒童遠視儲備量,影響視力發育。建議嬰幼兒禁用手機、電腦等視屏類電子產品,3~6歲盡量避免接觸和使用手機、電腦等視屏類電子產品。

3~5歲也是兒童專注力養成的關鍵期。電子產品往往會對人體的大腦產生大量的惰性快感,過早、長期地接觸電子產品,容易讓人的大腦變得遲鈍、反應慢、注意力不集中。此外,兒童的成長是需要更多真實的情感互動的,過早使用電子產品,很容易會讓孩子的情感發展得不到充足的互動訓練,形成暴躁、易怒、自閉等性格障礙。

70.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后,眼睛疲勞該怎么辦?

(1)把握用眼時間,做到勞逸結合。一般建議30~40分鐘近距用眼后應歇息一會兒。可以在休息間隙采用一些方法,緩解睫狀體的壓力、活動眼肌以緩解視疲勞,比如閉目休息、眼球轉動、看5米外的遠物與看1尺距離內的近物交替等。

(2)熱敷。可用清潔的蒸汽眼罩、熱毛巾或泡茶后的茶包等進行熱敷。如果沒有工具,可將雙手洗凈,搓熱,靜閉雙眼,將手掌彎曲成虛掌蓋住眼球。熱敷可以改善眼周血液循環,幫助眼睛放松以緩解疲勞。

(3)哈欠練習。吸氣時同時將嘴巴張到最大,讓身體自然的打哈欠并保留打哈欠流下的眼淚,讓其自然留存。哈欠練習可以放松眼周肌肉筋膜,緩解干眼等癥狀。

(4)按摩眼周。閉眼,用手指沿著眼窩周圍輕輕按壓,可以刺激眼周的穴位達到放松的效果。

71.兒童護眼方法有哪些?

(1)學習科學用眼知識、了解眼睛工作的原理,提高愛眼、護眼的意識,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2)保證高質量的睡眠,小學生每天要有10小時的睡眠時間。

(3)控制電子屏幕的使用時間,每天一共不超過1小時,每15分鐘休息一次,并且眺望遠方。

(4)養成良好的坐姿和閱讀習慣,不要近距離看書寫字。

(5)不挑食不偏食,均衡營養、合理膳食。

(6)適當鍛煉,增強體質。

(7)關注自己的眼睛健康情況,如果看不清黑板,應及時與家長和老師溝通,盡早到醫院檢查。

72.每天都做眼保健操,為什么很多孩子還是近視了?

眼保健操是通過按摩刺激眼周的穴位,通過穴位-經絡-臟腑之間的聯系,達到調節眼部周圍經絡氣血、改善眼部相關臟器間功能協調的作用。研究表明,長期堅持且規范做眼保健操的兒童,其近視進展慢于做不規范眼保健操或不做眼保健操兒童。因此,我們需要正確引導孩子進行眼保健操操作。在操作的時候注意操作規范,找到穴位的正確位置,采用正確的操作手法,保證一定的操作時間和頻次。另外,在操作之前需要潔凈雙手,防止外源性的感染。再次,需要把握合理的用眼時間,勞逸結合。避免讀寫姿勢不良,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及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等問題。

73.針灸和推拿的方法可以保護視力嗎?

可以。針灸推拿屬于中醫外治法范疇,指通過針刺、艾灸、手法按摩、刮痧等方式,以中醫基礎理論和經絡學說為指導,在人體的特定部位進行操作的治療方法。針灸推拿可以刺激相應的穴位和經絡,通過穴位-經絡-臟腑之間的聯系,達到疏通經絡、調理臟腑的效果,從而實現防病治病的目的。現代研究也證實,臨床在配鏡等屈光矯正的基礎上,配合針灸推拿等綜合療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調節功能和屈光度,延緩近視進展速度。但是不當的用眼習慣和飲食習慣也可能是破壞視力的誘因,通過針灸推拿的方法無法從根本上防治不良習慣帶來的后果。所以除了運用針灸推拿的方式以外,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培養正確用眼習慣。

第十部分 監測
74.近視患者多久進行復查檢測?檢測哪些項目?

我們建議每隔6~12個月就到正規醫療機構的眼科復查。如果患者視物突然模糊,或者視力下降較快時,則應立即就診。

檢測項目主要包括:(1)視力檢查:是發現近視的第一步。(2)散瞳驗光:學名為睫狀肌麻痹驗光,是診斷近視的國際金標準。(3)眼軸長度:眼軸長度過快增長導致近視發展,可利用眼部A超或IOL master檢查。(4)雙眼視功能檢查:對于有斜視或屈光參差的近視患者,應評估。(5)裂隙燈檢查;在暗室中進行,了解眼睛各部分的結構。(6)眼底檢查:散瞳之后檢查眼底,主要用于查看視乳頭有無發育不良、傾斜及其他眼底病變。

75.出現何種情況時,需警惕近視的發生?

當出現以下情況,需警惕近視的發生:(1)頻繁眨眼;(2)看遠處瞇眼、皺眉;(3)經常歪頭看東西;(4)寫作業或看書時貼得很近。

家長應多關注孩子的用眼行為,盡早發現,及時就醫。

76.成年病理性近視患者需要監測什么項目?

病理性近視具有特征性的眼底改變,而眼底病變程度往往提示了并發癥的嚴重程度。病理性近視患者以及高危人群應每6個月行眼底檢查,觀察眼底病灶的發展程度,在出現輕微癥狀和早期并發癥時便進行及時處理。若發現周邊視網膜變性區或視網膜裂孔,可及時行激光光凝治療,防止進一步發展為視網膜脫離。對于合并視網膜脫離的患者,若能在早期進行手術治療,視網膜解剖復位成功率可大大提高。成年人高度近視患者,一旦發生視物變形或者眼前暗影遮擋,應當盡快到醫院行眼底檢查,明確眼底病變的診斷和治療。

主編
彭清華
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副校長
湖南中醫藥大學
副主編
姚小磊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彭俊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謝思健
湖南中醫藥大學
喻娟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李潔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
編委

譚涵宇湖南中醫藥大學

曾志成郴州市桂陽縣第一人民醫院

彭抿湖南旺旺醫院

李建超陜西中醫藥大學西安附屬醫院

楊毅敬湖南中醫藥大學

逯晶湖南中醫藥大學

于雋湖南中醫藥大學

周亞莎湖南中醫藥大學

鄧穎湖南中醫藥大學

李文娟湖南中醫藥大學

聶輔嬌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賴娟湖南中醫藥大學

蔣鵬飛湖南中醫藥大學

時健湖南中醫藥大學

黎冬冬湖南中醫藥大學

黃雨湖南中醫藥大學

劉倩宏湖南中醫藥大學

陳立浩湖南中醫藥大學

孫嘉檜湖南中醫藥大學

評審專家組
終審專家

彭清華湖南中醫藥大學

第一輪評審專家

何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

梁麗娜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

陳向東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高玲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楊勝輝湖南中醫藥大學

第二輪評審專家

郭欣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校衛生所

瞿佳溫州醫科大學

謝立科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

段俊國成都中醫藥大學眼科學院

江冰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中華中醫藥學會眼科分會終審專家

亢澤峰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

張銘連邢臺市眼科醫院?

邱禮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邱波廣東省中醫院

中醫藥科普標準知識庫是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建設的權威、專業、惠民、多元的中醫藥科普公益平臺,旨在發揮學會專家資源優勢,構建科學、規范、標準的中醫藥科普知識內容,促進中醫藥健康科普與文化傳播,提高公眾對中醫藥的獲得感,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聯系我們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櫻花園東街甲4號
電話:010-64274797
郵箱:kxpjb211@163.om
Copyright?2007-2021京ICP備17069760號-1京公網安備110105001699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明市| 巴青县| 绥化市| 石家庄市| 收藏| 商丘市| 印江| 宜章县| 图木舒克市| 北宁市| 北海市| 屯门区| 海南省| 紫阳县| 襄垣县| 香格里拉县| 南川市| 仪征市| 山阴县| 洛宁县| 徐水县| 南和县| 三明市| 泊头市| 南乐县| 老河口市| 奉贤区| 嘉峪关市| 汉源县| 惠州市| 友谊县| 清河县| 集贤县| 保康县| 拜泉县| 文登市| 迭部县| 云龙县| 巴东县| 舟山市| 营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