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青在线视频播放,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不卡,高清性欧美,日韩大片免费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在线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目錄
子宮肌瘤
分類:中醫類 - 婦科
瀏覽量:1432
前言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常見于30-50歲婦女,30歲以上婦女約20%患有子宮肌瘤。子宮肌瘤嚴重影響著廣大女性的生殖健康及身體健康。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發展,子宮肌瘤診療方案多種多樣,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為了使廣大女性更好地全面認識子宮肌瘤,做到早診斷、早治療、科學防治,特編寫關于子宮肌瘤的科普書目,婦科分會擬聯合婦科領域中西醫權威專家運用簡潔、通俗的語言對子宮肌瘤的病因、診斷、中西醫治療、預防調護等廣大女性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使廣大女性通過這一科普書目對子宮肌瘤有清晰全面的認識,避免因不了解而過度焦慮加重病情,或因過度診治增加經濟負擔,或因盲目用藥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同時積極客觀的向廣大女性普及正確的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促進中醫藥健康科普與文化傳播,提高公眾對中醫藥的獲得感,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第一部分 概念
1、什么是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子宮平滑肌及結締組織增生而形成。大部分子宮肌瘤不引發臨床癥狀,少部分肌瘤可能因其生長位置、大小等因素導致月經過多、腹部包塊、下腹疼痛以及壓迫感,甚至伴有尿頻、便秘、腹脹、性交痛等。這些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日常工作,同時也給患者家庭和國家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2、中醫如何認識子宮肌瘤?

中醫典籍中并無“子宮肌瘤”的病名,根據其癥狀表現,可歸于“癥瘕”、“石瘕”、“血癥”等范疇。本病的發生主要是機體正氣不足,風寒濕熱之邪內侵或七情、房事、飲食所傷,臟腑功能失調,氣機阻滯,從而形成瘀血、痰飲、濕濁,聚結于沖任、胞宮、胞脈,久而聚以成癥瘕。主要證型包括:氣滯血瘀證、寒凝血瘀證、痰濕瘀結證、氣虛血瘀證、腎虛血瘀證、濕熱瘀阻證。

3、何謂“癥瘕”?

《中醫婦科學》中定義癥瘕:婦女下腹胞中結塊,伴有或脹、或痛、或滿、或陰道異常出血者,稱為癥瘕。

癥與瘕,按其病變性質不同,臨床表現也有所不同。癥者,堅硬成塊,固定不移,推揉不散,痛有定處,病屬血分;瘕者,痞滿無形,時聚時散,推之可移,痛無定處,病屬氣分。但就其臨床所見,每有先因氣聚為瘕,日久則血瘀成癥。因此不能把它們截然分開,故前人多以癥瘕并稱。

4、石瘕與腸覃分別是指什么?

《靈樞·水脹》:“腸覃何如?歧伯曰:寒氣客于腸外,與衛氣相搏,氣不得榮,因有所系,癖而內著。惡氣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懷子之狀,久者離歲,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此其候也?!爆F代中醫學家多認為,腸覃是沒有明顯影響月經的一類卵巢囊腫。

《靈樞》:“石瘕生于胞中,寒氣客于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于女子,可導而下?!爆F代中醫學家多認為,石瘕是影響月經的一類子宮肌瘤。

第二部分 分類
5、子宮肌瘤是如何分類的?

子宮肌瘤一般按肌瘤生長的部位分類或按子宮肌瘤和子宮肌壁的關系分類,目前國際上公認和廣泛使用的是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的子宮肌瘤分型法。

(圖1)                           (圖2)

6、子宮肌瘤按照生長的部位是如何簡單分類的?

按肌瘤生長的部位分類:分為子宮體部的肌瘤和子宮頸的肌瘤,其中子宮體肌瘤大約占90%,子宮頸肌瘤大約占10%。(如圖1)

7、按照子宮肌瘤與子宮肌壁的關系,可以分為幾類?

按子宮肌瘤和子宮肌壁的關系分類,可分為:肌壁間肌瘤、漿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以及闊韌帶肌瘤。(如圖1)

8、目前國際上公認和廣泛使用的子宮肌瘤分型法是什么?

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的子宮肌瘤分型法,將子宮肌瘤分為九型:

0型:有蒂黏膜下肌瘤;

Ⅰ型:無蒂黏膜下肌瘤,向肌層擴展≤50%;

Ⅱ型:無蒂黏膜下肌瘤,向肌層擴展>50%;

Ⅲ型:肌壁間肌瘤,位置靠近宮腔,瘤體外緣距子宮漿膜層≥5 mm;

Ⅳ型:肌壁間肌瘤,位置靠近子宮漿膜層,瘤體外緣距子宮漿膜層<5 mm;

Ⅴ型:肌瘤貫穿全部子宮肌層;

Ⅵ型:肌瘤突向漿膜;

Ⅶ型:肌瘤完全位于漿膜下(有蒂);

Ⅷ型:其他特殊類型或部位的肌瘤(子宮頸、宮角、闊韌帶肌瘤)。(如圖2)

第三部分 流行病學
9、子宮肌瘤的患病率如何?

子宮肌瘤是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腫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大部分的子宮肌瘤患者臨床未見明顯的癥狀表現,而流行病學研究主要關注有癥狀的婦女,故而遺漏了大量的無癥狀和輕微癥狀的婦女,因此子宮肌瘤的發病率難以準確統計。目前臨床統計資料顯示,估計育齡期女性的患病率可達25%,圍絕經期女性發病率可達70%。

10、子宮肌瘤的高發年齡大概是多少歲?

子宮肌瘤高發年齡為30-50歲,20歲以下者較少見。因子宮肌瘤是性激素依賴性的良性腫瘤,好發于育齡期,青春期前較少見,絕經后隨著性激素水平下降,部分肌瘤可萎縮。

11、子宮肌瘤惡性病變的概率大嗎?

子宮肌瘤惡變的發生率較低,其中國外報道為0.13%~2.02%,國內報道為0.4%~0.8%。子宮肌瘤惡性病變常見于絕經后伴有疼痛、陰道出血的患者;沒有證據表明絕經前快速增長的肌瘤有惡變的可能,但若絕經后婦女肌瘤增大仍應警惕惡變可能。因此,建議子宮肌瘤的患者進行相應監測,如果發現子宮肌瘤增長比較迅速,每年增長在1-2cm以上,尤其是絕經后的患者子宮肌瘤沒有縮小,反而繼續增長,同時伴有絕經后的陰道出血和疼痛,需要警惕子宮肌瘤惡變的可能性。必要時需要進行腫瘤標志物、影像學檢查或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排除惡變的可能性。

12、子宮肌瘤剔除術后會復發嗎?

子宮肌瘤術后復發是指術后6個月新發現子宮肌瘤(直徑>1cm)者,經由盆腔超聲、婦科檢查或其他手術證實。子宮肌瘤手術后復發的影響因素較多,包括年齡、肌瘤數量及大小、肌瘤位置、手術方式、隨訪時間等。有研究表明,子宮肌瘤剔除術后在第1、3、5和8年的肌瘤復發率分別為11.7%、36.1%、52.9%和84.4%。

第四部分 病因
13、發生子宮肌瘤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子宮肌瘤的危險因素有很多,每個患者所接觸的危險因素不盡相同,臨床中常見的子宮肌瘤危險因素包括:

(1)飲食習慣:不同的飲食結構會影響子宮肌瘤的發生,有研究表明多食水果及綠色蔬菜飲食者子宮肌瘤發生的風險會減低。分析其原因,可能與水果和蔬菜中膳食纖維的含量較為豐富,對雌激素的重吸收發揮限制作用相關。另外有研究發現嬰幼兒期食用植物雌激素、孕前母親患糖尿病者子宮肌瘤患病風險增加。還有研究表明食物中高血糖指數和高血糖負荷與增加子宮肌瘤發病風險相關。

(2)生活習慣:持續酒精攝入,尤其是過量啤酒的攝入有增加子宮肌瘤發生的風險。有研究報道,在<35歲女性中,咖啡因的過度攝入(≥500mg/d)將明顯增加子宮肌瘤發生風險。上述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多認為攝入酒精和咖啡因可通過對卵巢功能的影響,改變激素水平和代謝,進而對子宮肌瘤的發生造成影響。

(3)精神壓力:日常生活中長時間的精神壓力將明顯升高女性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增加子宮肌瘤發生風險。研究表明,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發生子宮肌瘤的可能性越大,這可能與精神壓力因素有關。

(4)肥胖:體質指數、腰圍、臀圍、腰圍身高指數、體脂率和體水分率均與子宮肌瘤的發生明確相關。體質指數和腰臀比高的女性患子宮肌瘤的風險最高,且身體脂肪百分比超過30%的婦女同樣也具有更高的風險。由此認為,子宮肌瘤可能與超重以及中央型肥胖相關。肥胖與子宮肌瘤發病率相關的可能原因為脂肪過多增加外周雄激素向雌激素轉化,降低性激素結合球蛋白等相關。

(5)年齡:肌瘤好發于生育年齡,常見于30-50歲婦女,青春期前少見,絕經后萎縮或消退,提示其發生可能與女性性激素相關。

(6)種族與遺傳:種族是子宮肌瘤發病的重要流行病學因素,黑色人種多發。此外,子宮肌瘤的發病存在家族易患性,一級親屬有子宮肌瘤史是子宮肌瘤發病的危險因素。

(7)其他:子宮肌瘤與流產≥2次、乳腺增生、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等具有明顯相關性。人工流產次數過多導致子宮肌瘤的原因可能是人工流產造成子宮內膜創傷,使機體內分泌調節和激素水平發生紊亂,雌激素水平增加;還可能與子宮內膜創傷后局部表皮生長因子分泌增多有關。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周期性波動使得體內激素水平異常,子宮和乳腺同為雌孕激素的靶器官,因此,乳腺疾病史可能導致子宮肌瘤“隱性”發生。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導致盆腔慢性充血也可能誘發子宮肌瘤。此外,有學者認為,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可導致卵巢炎,造成雌激素分泌異常,其中雌激素過度刺激可能促進子宮肌瘤生長。

14、子宮肌瘤的發生與哪些生活因素有關?

影響子宮肌瘤發生的不利生活因素有:熬夜、酗酒、不健康飲食、肥胖、頻繁流產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避免熬夜,起居有節,才能保持充沛的體力。保持個人衛生清潔,避免流產,健康均衡飲食,加強鍛煉身體,強壯體魄。另外,負面心態亦是發生肌瘤的不利因素,女性如果長期處在情緒壓抑緊張狀態,就易患上婦科疾病。有關研究指出,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宮肌瘤發生風險越高,且精神壓力是該現象發生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生活中需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偠灾詰摫3纸】档纳罘绞?,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這對預防子宮肌瘤具有積極的意義。

15、無性生活的女性會得子宮肌瘤嗎?

子宮肌瘤與是否有性生活并無直接關系。子宮肌瘤屬于性激素依賴性疾病,它的發生發展都依賴于性激素水平。女性青春期后卵巢每月會排卵并產生雌、孕激素,分別作用于不同靶器官,發揮不同作用,作用在子宮上使月經來潮,作用在乳腺使之發育。這些激素分泌過多或持續作用于靶器官——子宮,則會導致子宮肌瘤病變。所以當激素分泌異常時,無論有沒有性生活,女性都是有可能生長子宮肌瘤的。

16、子宮肌瘤會遺傳嗎?

細胞遺傳學研究顯示25%~50%子宮肌瘤存在細胞遺傳學的異常,包括12號和14號染色體長臂片段相互換位、12號染色體長臂重排、7號染色體長臂部分缺失等。故認為部分子宮肌瘤的發生與遺傳相關。

17、中醫認為子宮肌瘤的病因有哪些?

中醫認為子宮肌瘤的病因多分為以下五類:(1)內傷七情,肝郁氣滯,氣血運行受阻,氣滯則血瘀。(2)經期、產后攝生不慎,胞脈空虛,余血未盡之際,房事不節,或外邪侵襲,凝滯氣血,漸積成癥。(3)脾陽不振,飲食內傷,脾失健運,脾虛水濕不化,聚而成痰,痰濕下注,阻滯沖任胞宮,痰凝氣血,痰血搏結,漸積成癥。(4)素體腎氣虧虛,久病房勞傷腎,或感受外邪,腎氣虧損,陽氣不足,推動無力,血行遲緩;或腎陽虛衰,虛寒內生,血得寒則凝,血行遲滯,蓄而成瘀。(5)素體氣虛,過勞或憂思傷脾,脾氣虛弱;或久病大病正氣受損,或失血過多,氣隨血泄,氣虛血行遲緩,蓄而成瘀,日久成癥。

18、子宮肌瘤與體質有關系嗎?什么樣的體質容易得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的發生與體質有關。體質在中醫學上稱素質、稟質、稟賦等。中醫學認為成人的體質可分為9種類型,即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特稟質、濕熱質、氣郁質、血瘀質。其中平和質是子宮肌瘤的保護性因素,契合《素問·生氣通天論》“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學術思想;而痰濕質、氣郁質和血瘀質則是子宮肌瘤發病的明確危險因素,其主要病機是痰濕瘀血互結,導致子宮肌瘤。此外,體質因素是動態可變的,應在高發年齡、肌瘤較小、癥狀較輕階段有針對性的調整病理體質。

19、生活中,什么因素易致氣滯血瘀證?

中醫認為,氣滯血瘀證是指由于氣的運行郁滯不暢,以致血液運行障礙,繼而出現血瘀的病理狀態。氣滯血瘀多由情志內傷,抑郁不遂,氣機阻滯而致血瘀;或因閃挫外傷等因素,傷及氣血,因而氣滯和血瘀同時形成。情志因素常常導致氣滯血瘀證的發生,突然強烈的情志刺激,如過度抑郁、憤怒,或慢性持久的精神情志刺激,如長期的焦慮、抑郁,都會使患者無法自我解脫,情志刺激過度,超過心神調節能力范圍,都可能導致氣機逆亂,精氣血津液耗傷,繼而引起血分病變,經脈瘀阻不通,瘀血結聚而成形,故成氣滯血瘀之證。

20、濕熱瘀結證如何形成的?

濕熱之邪致病,常有外濕內濕之分。如:嶺南多暑熱潮濕之日,濕熱易侵。內生濕熱通常與脾胃運化失常有關,如果暴飲暴食,或飲食不節,過食辛辣刺激性的東西,比如長時間的飲酒,吸煙,過食辣椒,或熱帶水果如榴蓮、芒果等食物,容易生濕生熱,濕熱灼傷血脈,血受熱灼而成瘀,則成濕熱瘀結之證。再者,婦女經行產后,余血未凈,血室開放,胞宮空虛,若不禁房事,容易感染濕熱邪毒,與血搏結,瘀阻沖任胞宮,易成濕熱瘀結胞宮之證。

21、痰濕夾瘀證的常見病因有哪些?

中醫認為,痰飲乃濕病也,痰濕多責之肺、脾、腎三臟,但與脾的運化關系尤為密切。久居潮濕之地,或冒雨感濕,濕邪內侵,易傷肺絡,肺氣受損,水濕輸布失常;或素體脾虛痰盛;或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思慮過極,損傷脾氣,脾虛則水失運化而生濕,濕聚成痰;或素體陽虛、房勞多產、年老體虛、久病傷腎,以致腎陽虛損,氣化失常,水液不得蒸化,停而生痰。痰濕阻于血脈,阻礙血行,可導致痰瘀互結,痰濕夾瘀之證。

22、氣虛血瘀證常常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氣虛血瘀證是指由于氣虛推動無力,血行遲緩,繼而形成血瘀的病理狀態。形成氣虛的原因主要有:先天稟賦不足,先天精氣來源匱乏;久病、重病或者勞累過度;或者是年老體弱,臟腑機能減退而元氣自衰;或憂思過度,亦容易損傷脾氣。各種原因所致氣虛運血無力,血液運行緩慢,形成氣虛血瘀之證。

23、腎虛血瘀證常常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述:“……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隨著年齡逐漸衰老,腎中精、氣也逐漸虛衰,腎陽不足,推動溫煦作用減弱而日久成瘀滯;精血互為資生,精足則血旺,腎陰虧虛,陰液不足,血脈不充,血行澀滯出現瘀滯??梢姡I之陰陽虧虛都易生瘀血之證。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都可導致腎虛,久之發展為腎虛血瘀。例如:

(1)先天稟賦不足:父母身體素質差,母親懷孕期間患有嚴重疾病或營養不良等都會導致孩子先天腎精不足,身體素質較差,久之腎虛血瘀。

(2)精神因素:各種心理活動引發不良情緒,會不斷影響五臟六腑的氣血運行,驚恐的情緒最容易傷害“腎”,突發的、反復的恐懼情緒,容易傷腎,久之腎虛血瘀。

(3)房事產育過度:房事產育過度容易耗傷腎精,導致腎虛,久之腎虛血瘀。

(4)工作勞累:過度勞累的工作導致身體損耗氣血陰津,腎精不能得到氣血陰津充足的養護,日久導致腎虛,久之腎虛血瘀。

(5)久?。洪L期慢性病、疾病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都會使邪氣強盛,正氣虛弱,毒邪阻礙氣血正常運行,不斷耗損身體正常的氣血,腎不能得到氣血充足的養護,導致腎虛,久之腎虛血瘀。

第五部分 發病機制
24、子宮肌瘤的發病機制有哪些?

子宮肌瘤的發病機制復雜多樣,至今為止確切病因尚不明確。性激素與受體、染色體異常、細胞微環境、生長因子及其受體、免疫因素等均可能與子宮肌瘤的發生、發展相關。

(1)性激素的影響:子宮肌瘤被公認為激素依賴性腫瘤,初潮月經前卵巢功能還沒完全發育,雌激素分泌有限,因此少女和年輕女性發生子宮肌瘤的幾率小。婦女絕經后,卵巢功能開始衰竭,雌激素水平開始減退,子宮肌瘤會出現萎縮或消失。生物化學檢測證實肌瘤中雌二醇的雌酮轉化明顯低于正常肌組織,肌瘤中雌激素受體濃度明顯高于周邊肌組織,故認為肌瘤組織局部對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肌瘤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還有研究證實孕激素有促進肌瘤有絲分裂、刺激肌瘤生長的作用。

(2)細胞遺傳學研究顯示25%~50%子宮肌瘤存在細胞遺傳學的異常,包括12號和14號染色體長臂片段相互換位、12號染色體長臂重排、7號染色體長臂部分缺失等。

(3)分子生物學研究提示子宮肌瘤是由單克隆平滑肌細胞增殖而成,多發性子宮肌瘤是由不同克隆平滑肌細胞增殖形成。

25、為什么子宮肌瘤剔除術后容易復發?

子宮肌瘤術后容易復發,中醫認為該病術后常出現氣滯或氣虛與血瘀同時存在的現象,瘀血不祛、血行不暢是造成該病復發率較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該病術后治療的關鍵在于理氣活血化瘀及益氣養血。西醫認為,患者術后存在相關激素水平未得到改善、肌瘤殘留等情況,因此常在術后出現復發情況。子宮肌瘤復發的高危因素如下:

(1)年齡:子宮肌瘤為性激素依賴性腫瘤, 生育年齡女性處于性激素水平分泌最為旺盛的階段,故此年齡階段的婦女若行剔瘤手術后有一定的肌瘤復發幾率。

(2)肌瘤多發:子宮肌瘤數目較多的患者,手術操作難度較大,術中易遺留微小肌瘤病灶組織,術后肌瘤逐漸增長,進而發生復發。且肌瘤數目>4個時,術中肌瘤剔除后殘存的瘤體旁肌層組織面積往往較大,為肌瘤殘留與復發埋下隱患。

(3)肌瘤生長的部位:肌壁間肌瘤是子宮肌瘤多發部位,位于子宮肌層內部不易發現,且往往嵌入較深,特別是小的肌瘤,術中不易發現,極易發生殘留,在性激素影響下,可增大或出現新發肌瘤組織,導致疾病復發。

第六部分 診斷部分
26、子宮肌瘤常出現的臨床癥狀有哪些?

(1)月經改變:月經改變是最常見的癥狀,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不規則陰道流血等。

(2)腹部不適:腹部脹大,下腹捫及腫物,伴有下墜感。

(3)白帶增多:肌壁間肌瘤使宮腔面積增大,內膜腺體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帶增多;黏膜下子宮肌瘤一旦感染,可有大量膿性白帶。若有潰爛、壞死、出血時,可有血性或膿血性、有惡臭的陰道溢液。

(4)疼痛:患者通常無腹痛,常有下腹墜脹、腰背酸痛等表現。黏膜下肌瘤可引起痛經;當漿膜下肌瘤蒂發生扭轉時,可出現急性腹痛;肌瘤紅色變性時,腹痛劇烈且伴發熱。

(5)壓迫癥狀: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長,可壓迫膀胱、尿道或直腸,引起尿頻、排尿困難、尿潴留或便秘。當肌瘤向兩側生長,則形成闊韌帶肌瘤,其壓迫輸尿管時,可引起輸尿管或腎盂積水;如壓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腫。

(6)不孕:子宮肌瘤可阻塞輸卵管開口、壓迫輸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宮腔變形以致妨礙受精卵著床,導致不孕。

(7)貧血:由于長期月經過多或不規則陰道流血可引起失血性貧血,較嚴重的貧血多見于黏膜下肌瘤患者。

也可無明顯癥狀,僅在體檢時發現。

27、子宮肌瘤的主要體征有哪些?

主要體征與肌瘤大小、位置、數目及有無變性相關,主要表現為子宮增大,呈球形或不規則,或與子宮相連的腫塊。較大的肌瘤可在下腹捫及實質性腫塊。婦科檢查可捫及子宮增大,表面不規則單個或多個結節狀突起。漿膜下肌瘤查體容易誤診為卵巢實性腫物。有蒂黏膜下肌瘤位于宮腔內者子宮均勻增大,脫出于宮頸外口者,醫生用陰道窺陰器檢查即可看到宮頸口處有腫物,粉紅色,表面光滑。若黏膜下肌瘤蒂長者可脫出至陰道口,患者可在陰道口自行捫及。若伴感染時可有壞死、出血及膿性分泌物。

28、有哪些檢查可以幫助診斷子宮肌瘤?

B 型超聲是診斷子宮肌瘤最常用的方法,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且經濟無創。但對于多發性小肌瘤(如直徑0.5 cm以下)的準確定位及計數還存在一定的誤差。

MRI 檢查對于肌瘤的大小、數量及位置能準確辨別,是超聲檢查的重要補充手段,但費用較高,且如果有金屬類的宮內節育器時則不能行MRI 檢查。

CT 檢查對軟組織的分辨能力相對較差, 一般不用于子宮肌瘤的常規檢查。

29、子宮肌瘤是良性還是惡性的腫瘤?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平滑肌及結締組織組成。子宮肌瘤存在惡變可能,主要是發生肉瘤樣變,發生率較低,一般認為0.4%~0.8%。

30、子宮肌瘤變性指的是什么?

肌瘤變性是肌瘤因生長過快、過大或壓迫肌瘤供應血管使肌瘤供血不足發生缺血,失去原有的典型結構,稱之為子宮肌瘤變性。子宮肌瘤變性與否,需手術標本病理檢查確診。子宮肌瘤變性分為良性和惡性:

常見的良性變性有:

(1)玻璃樣變:又稱透明變性,是最常見的一種肌瘤變性類型。是指肌瘤剖面旋渦狀結構消失,由均勻透明樣物質取代。

(2)囊性變:子宮肌瘤玻璃樣變繼續發展,肌細胞壞死液化即可發生囊性變,此時子宮肌瘤變軟,肌瘤內出現大小不等的囊腔,腔內含清亮無色液體,也可凝固成凍膠狀。

(3)紅色變性:多見于妊娠期或產褥期,為肌瘤的一種特殊類型壞死,發生機制不清,可能與肌瘤內小血管退行性變引起血栓及溶血、血紅蛋白滲入肌纖維間有關。發生紅色變性的肌瘤剖面為暗紅色,如半熟的牛肉,質軟,漩渦狀結構消失。

(4)鈣化:多見于蒂部細小、血供不足的漿膜下肌瘤以及絕經后婦女的肌瘤。常在脂肪變性后進一步分解成甘油三酯,再與鈣鹽結合,沉積在肌瘤內。B 超及X線攝片可清楚看到鈣化影。肌瘤鈣化后局部變硬。

肌瘤惡變為肉瘤樣變。較少見,僅0.4%~0.8%,多見于絕經后子宮肌瘤伴疼痛和出血的患者。絕經后婦女肌瘤增大應警惕惡變可能。肌瘤惡變后,組織變軟且脆,切面灰黃色,似生魚肉狀,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

31、子宮肌瘤惡變有哪些特征?

子宮肌瘤存在惡變可能,主要是發生肉瘤樣變,發生率較低,一般認為0.4%~0.8%。子宮肌瘤是否已發生惡變,需手術切除后病理檢查來確診。術前是無法明確診斷的。但一般情況下,子宮肌瘤的患者應定期B 超監測,若出現以下情況,需及早就醫,聽取醫生的意見,決定是否需手術明確肌瘤有否惡變:

(1)短期內子宮肌瘤生長較快。(2)B 超提示某個肌瘤血供較豐富,血流指數 RI 值較低。(3)B 超提示肌瘤內部回聲不均。

32、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瘤有何區別?

雖然二者僅一字之差,但所屬疾病并不相同。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生殖器官腫瘤,它是一種良性腫瘤,由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而成,邊界清晰,存在包膜。根據肌瘤生長的部位不同,可不影響月經或可引起月經量增多,一般較少引起痛經。B 超下可較清晰地辨別子宮肌瘤的大小,若手術剔除可完整地剜除。而子宮腺肌瘤是因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形成,子宮腺肌瘤與周圍組織無明顯界限。因此,B 超下多表現為子宮肌層光點增多增粗聲像,邊界不清。手術中無法完全剜除干凈。子宮腺肌瘤痛經的發生率為15%-30%,月經過多的發生率為40%-50%,最常見癥狀是月經量多、經期延長,部分病人可出現繼發性痛經,并進行性加重。

第七部分 治療
33、子宮肌瘤的治療目標是什么?

子宮肌瘤治療應達到以下目的:

(1)控制子宮肌瘤引起的癥狀,比如月經量多,盡量避免因月經量多誘發

的中、重度貧血;

(2)減緩子宮肌瘤的增長;

(3)為婦女生育創造有利條件;

(4)預防子宮肌瘤復發;

(5)定期監測,及早識別子宮肌瘤惡變可能,以免貽誤病情。

34、子宮肌瘤的治療原則是什么?

子宮肌瘤治療根據年齡、癥狀、肌瘤大小、部位、數目、類型、有無生育要求等綜合考慮實施個體化原則。對于無癥狀的小肌瘤不需治療,可定期隨訪觀察,尤其是近絕經年齡患者。癥狀輕,肌瘤小,近絕經年齡或全身情況不適宜采用手術者可采用藥物治療。對于月經量多繼發貧血且藥物無效或短期內肌瘤增大速度較快等具有手術指征的應盡早手術治療。對于部分外隆的、單發的肌瘤,在充分評估的前提下可考慮選擇介入栓塞、射頻消融或海扶刀等微無創治療。

在子宮肌瘤治療過程中,中西醫結合優勢互補原則不容忽視。如中醫藥對有生育要求的子宮肌瘤患者調經助孕、促進子宮肌瘤圍手術期患者快速康復、中醫辨證論治預防肌瘤剔除術后復發,中醫藥的介入為肌瘤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案和選擇。

35、子宮肌瘤什么情況下手術治療?

子宮肌瘤出現以下情況需選擇手術:

(1)子宮肌瘤引起月經過多或異常出血甚至導致貧血;

(2)子宮肌瘤導致子宮增大壓迫膀胱或直腸出現尿頻、便秘等相關癥狀;

(3)子宮肌瘤合并不孕或反復流產,排除其它因素者;

(4)絕經后未行激素補充治療但肌瘤仍生長;

(5)短期內肌瘤增長速度較快或血流信號豐富可疑惡變的子宮肌瘤;

(6)嚴重腹痛、性交痛或慢性腹痛、有蒂肌瘤扭轉引起的急性腹痛。

36、子宮肌瘤什么情況可以選擇藥物保守治療?

子宮肌瘤出現以下情況可選擇藥物保守治療:

(1)子宮肌瘤導致月經過多、貧血和壓迫癥狀,不愿手術者;

(2)子宮肌瘤術前預處理糾正貧血、縮小肌瘤和子宮體積,為手術治療做準備;

(3)子宮肌瘤患者孕前可使用藥物縮小子宮體積和肌瘤體積,為妊娠做準備;

(4)多發性子宮肌瘤剔除術后,預防肌瘤近期復發;

(5)有手術治療禁忌證者。

需要注意的是藥物治療只是暫時的,治療期間癥狀消失,停藥后癥狀會反復;此外,藥物可能會有不良反應,治療前應充分知情告知,與患者共同制定治療方案。

37、治療子宮肌瘤的藥物有哪些? 該如何使用?

治療子宮肌瘤的藥物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只能改善月經過多的癥狀,不能縮小肌瘤體積,如激素避孕藥、氨甲環酸、非甾體類抗炎藥等,對出血多導致缺鐵性貧血患者還應同時使用抗貧血藥物如鐵劑和維生素C等。另一類,既可改善貧血癥狀又能縮小肌瘤體積,如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和米非司酮等。我國一般用于治療子宮肌瘤的米非司酮劑量為12.5mg/d,療程為3個月。治療子宮肌瘤的藥物中以GnRH-a 縮小肌瘤體積及子宮體積最為顯著,患者治療后痛經、非經期下腹痛和壓迫癥狀等均可迅速緩解。可自月經期第1~5天內開始腹部皮下注射GnRH-a(如戈舍瑞林埋植劑,3.6 mg/支),或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3.75 mg/支)或肌內注射(曲普瑞林,3.75 mg/支),每4周1針,療程為3~6個月,超過6個月時需行反向添加,但不建議超過6個月的應用,會造成不可逆的骨質脫失。

38、藥物治療子宮肌瘤有無副作用?

米非司酮用藥期間患者可能會出現停經、潮熱出汗、頭痛、頭暈、惡心、嘔吐、乏力、乳房脹痛等,停藥后這些癥狀會逐漸消失。長期應用米非司酮治療可能會導致子宮內膜的增生和產生抗糖皮質激素作用(如炎癥、過敏、免疫低下等)?;紘乐氐男?、肝、腎疾病患者及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者禁用米非司酮。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價格貴,而且超70%的患者會出現藥物不良反應,主要為低雌激素癥狀及骨鈣丟失等副反應,并且兩種藥物用藥期間癥狀緩解及肌瘤可能會縮小,停藥后可能癥狀再次出現或肌瘤繼續增長。

39、有生育要求的子宮肌瘤患者如何治療?

漿膜下肌瘤及大部分肌壁間肌瘤一般不影響宮腔形態,妊娠前無需治療。宮頸肌瘤導致不孕以手術治療為主。直徑≥4厘米的肌壁間肌瘤有可能影響患者的生育。這種情況需要結合患者年齡、卵巢功能、既往病史綜合考慮。一般情況下,如合并不孕或流產病史排除其它原因的情況下是建議手術治療的:對壓迫宮腔的肌壁間肌瘤建議經腹或腹腔鏡肌瘤剔除術。黏膜下肌瘤和部分導致宮腔形態異常的肌壁間肌瘤,需手術治療。

對于沒有手術指征但有生育要求的子宮肌瘤患者和子宮肌瘤剔除術后患者的備孕階段,中醫藥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中醫藥可控制肌瘤生長或復發同時調經助孕,即子宮肌瘤辨證論治結合分期治療。在活血化瘀、消癥散結的同時結合分期療法調經助孕,月經期活血化瘀以祛瘀生新;經后期滋腎益精養血以養卵泡;經間期活血化瘀、調暢血脈以促排卵;經前期排卵后以補腎助陽,以備種子育胎。

40、孕期子宮肌瘤需要注意什么?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不常見,發生率大約為0.1%~3.9%。疼痛或腹部不適是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癥狀,一些產科并發癥的風險會略有增加,如自然流產、早產(10%~16%)、胎位異常(15%)和胎盤早剝(3%~7.5%)等,但沒必要過度緊張。懷孕以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明顯快速上升,子宮的血供明顯增加,理論上子宮肌瘤應該是不斷增大的。但是實際上大約有50~ 60%的肌瘤的大小是沒有明顯改變,沒必要常規重復B 超隨訪肌瘤大小的改變。但是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如果是出現明顯腹痛,懷疑有子宮肌瘤變性或漿膜下肌瘤蒂扭轉的時候,需復查B 超。肌瘤變性引起的疼痛一般會發生在妊娠中期,這是肌瘤生長速度最快的階段,時常會伴發白細胞升高,發熱,惡心和嘔吐,需要引起重視。

41、中醫治療子宮肌瘤有哪些優勢?

子宮肌瘤多由機體正氣不足,外邪內侵、飲食失宜、情志因素或房室所傷,導致臟腑功能失常,導致寒、痰、濕、氣、血相互搏結,瘀血停于胞中,阻于沖任,日積月累,漸成癥瘕。中醫治療子宮肌瘤獨具優勢和特色,大多從肝脾腎、沖任著手診治,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為治療大法,治療時辨證和辨病相結合。臨床上針對不同的體質、不同的證型采取個體化治療。用藥時尤其注意經期和非經期之不同,標本兼治,酌用攻補,補消結合,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則,不可一味地猛攻、峻伐,以免損傷元氣。除了單純的中藥內服以外,還可使用多種外治療法,如針灸、穴位貼敷、中藥灌腸等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并且臨床多采用中西醫聯合施治的模式,大大提高了臨床療效。

42、子宮肌瘤之氣滯血瘀證如何辨證施治?

子宮平滑肌瘤之氣滯血瘀證常表現為小腹包塊堅硬,腹痛拒按,小腹脹痛或有刺痛,月經量多,或經行不暢,精神抑郁,經前乳房脹痛,胸脅脹悶,或心煩易怒。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脈弦澀。治法為行氣活血,化瘀消癥。常用方劑為出自《醫林改錯》的膈下逐瘀湯,常用藥物有當歸、川芎、桃仁、紅花、五靈脂、牡丹皮、赤芍、烏藥、延胡索、香附、枳殼、郁金、三棱、莪術、益母草、甘草等。

43、子宮肌瘤之寒濕凝滯證如何辨證施治?

子宮平滑肌瘤之寒濕凝滯證常表現為小腹包塊,下腹冷痛喜溫,月經后期,量少色暗,夾血塊,或量多色暗,經期延長,四末不溫,帶下量多色白清稀,大便軟爛。舌質淡黯,舌面潤滑,苔白,脈沉弦澀。治法為溫經散寒,活血消癥。常用方劑為出自《醫林改錯》的少腹逐瘀湯,常用藥物有小茴香、干姜、當歸、川芎、肉桂、赤芍、延胡索、沒藥、蒲黃、五靈脂、三棱、莪術、桃仁、益母草等。

44、子宮肌瘤之痰濕瘀阻證如何辨證施治?

子宮平滑肌瘤之痰濕瘀阻證常表現為小腹包塊,脹滿,月經后期,經少不暢,或量多夾血塊,色紫黯,或夾有黏稠白帶,脘悶痞滿,嗜睡肢倦,體型肥胖。舌體胖大,紫黯,或有瘀斑、瘀點,苔白厚膩,脈弦滑或沉澀。治法為化痰理氣,活血消癥。常用方劑選用蒼附導痰丸(《廣嗣紀要》)合桂枝茯苓丸(《金匱要略》)加減。常用藥物有蒼術、香附、陳皮、膽南星、枳殼、半夏、茯苓、神曲、生姜、桂枝、赤芍、牡丹皮、桃仁等。

45、子宮肌瘤之濕熱夾瘀證如何辨證施治?

子宮肌瘤之濕熱夾瘀證常表現為小腹包塊,疼痛拒按,下腹疼痛,腰骶疼痛下墜,經行量多色紅,有血塊,經期延長,質黏稠,時有發熱,帶下量多,色黃,溲黃便秘。舌黯紅,有瘀斑,苔黃,脈弦滑數。治法為清利濕熱,活血消癥。常用方劑為出自《金匱要略》的大黃牡丹皮湯。常用藥物有大黃、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紅藤、敗醬草、石見穿等。

46、子宮肌瘤之氣虛血瘀證如何辨證施治?

子宮平滑肌瘤之氣虛血瘀證常表現為小腹包塊,小腹空墜,月經量多,經期延長,色淡,夾血塊,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面色無華,胃口不佳,大便軟爛。舌淡或淡黯,有瘀斑或瘀點,苔薄白,脈弦細。治法為益氣養血,消癥散結。常用方劑選用出自《醫學衷中參西錄》的理沖湯。常用的藥物有黃芪、人參、白術、當歸、三棱、莪術、熟地黃、川芎、柴胡、桂枝、茯苓、丹參、阿膠、山楂、山慈菇、益母草、煅龍骨、煅牡蠣等。

47、子宮肌瘤之腎虛血瘀證如何辨證施治?

子宮肌瘤之腎虛血瘀證常表現為下腹部結塊,觸痛,月經量多或少,經行腹痛較劇,經色紫黯有塊,婚久不孕或曾反復流產墮胎,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夜尿頻多。舌黯紅,有瘀斑或瘀點,苔薄白,脈弦細或沉澀。治法為補腎活血,消癥散結。常用方劑選用補腎祛瘀方或益腎調經湯,常用藥物有巴戟天、杜仲、續斷、菟絲子、桑寄生、淫羊藿、當歸、熟地黃、白芍、益母草、艾葉、烏藥、三棱、莪術、丹參等。

48、目前市面上多見的中成藥有哪些可以治療子宮肌瘤?如何選擇?

(1)桂枝茯苓膠囊:源自《金匱要略》中的桂枝茯苓丸,具有活血消癥之功。適用于瘀血阻絡所致子宮肌瘤。

(2)大黃?蟲丸:源于《金匱要略》,由大黃、土鱉蟲、水蛭等藥物組成,具有活血消癥、祛瘀生新、緩中補虛的功效。適用于氣滯血瘀型子宮肌瘤。

(3)宮瘤寧膠囊:由海藻、三棱、黨參、石見穿、半枝蓮、山藥等藥物組成,有軟堅散結、活血化瘀、扶正固本之效。適用于氣滯血瘀型子宮肌瘤。

(4)紅金消結片:由三七、香附、柴胡、雞血藤、八角蓮、鼠婦蟲、黑螞蟻等組成,具有疏肝理氣、軟堅散結、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適用于氣滯血瘀型子宮肌瘤。

(5)婦科千金膠囊:由千斤撥、穿心蓮、金櫻根、雞血藤、黨參、功勞木、單面針、當歸組成,有清熱除濕,益氣化瘀的功效。適用于濕熱夾瘀型子宮肌瘤。

(6)丹鱉膠囊:由丹參、三七、當歸、三棱、莪術、鱉甲、海藻、桃仁、桂枝、半枝蓮、白術等組成,具有軟堅散結之功。適用于氣滯血瘀型子宮肌瘤。

49、針灸治療子宮肌瘤效果如何?

子宮肌瘤主要癥狀為腹部疼痛,下腹部墜脹、經量增多及經期延長,壓迫膀胱引起尿頻尿急,壓迫直腸引起大便異常,甚至壓迫輸卵管影響其功能出現不孕。針灸治療子宮肌瘤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并且療效顯著,有以下優勢:(1)費用少,創傷小,患者易于接受;(2)能有效改善月經情況,減少月經量,恢復正常月經周期;(3)改善腹痛及下腹部墜脹感,能抑制子宮肌瘤的生長并更好的縮小肌瘤體積;(4)緩解壓迫癥狀,改善尿頻、尿急等癥狀;(5)促進子宮、卵巢、輸卵管局部血液循環,有利于受孕等。常用穴位有氣海、關元、中極、子宮、歸來、水道、曲骨、血海、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合谷、太沖等,共奏補益正氣、疏通經絡、行氣活血、調理臟腑功能之效。

50、治療子宮肌瘤有哪些中醫外治法?

(1)中藥保留灌腸:將中藥藥液從肛管引入,使其保持在直結腸,通過直結腸吸收,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常用的藥物有三棱、莪術、桃仁、浙貝母、牡丹皮、赤芍、桃仁、丹參等。

(2)穴位貼敷或局部熱敷:使藥物透過皮膚腠理,由表及里,通過經絡的循行貫通,發揮藥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常將莪術、三棱、大黃、天南星等藥物研磨為粉末,加蜂蜜或甘油制成藥膏,貼敷于氣海、關元、中極、子宮等穴位。

(3)耳穴壓豆:通過耳穴貼壓可以將各種刺激產生的信息傳入機體,達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的目的,能有效地改善癥狀、減少術后腹脹及應激反應、防止術后肌瘤復發等。常取內分泌穴、子宮穴、腎穴、皮質下穴等。

(4)刮痧與拔罐:刮痧可促進氣血運行,拔罐時刺激足太陽膀胱經可激發人體陽氣,循經刮痧和拔罐治療可溫經活血、調節陰陽,進而達到調理機體內分泌的功能,同時可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微循環,促進癥塊消散。

51、子宮肌瘤有哪些手術治療方式?

子宮肌瘤雖然有較高的患病率,但并非一概采用手術治療。臨床上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子宮肌瘤的大小、數量、部位、性質、對生育的要求、對身體的影響等多個方面,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案。即使是手術治療,也有不同的術式。手術治療可以分為三大類:子宮肌瘤剔除術、子宮切除術、其他微無創手術方式。

(1)子宮肌瘤剔除術

顧名思義,子宮肌瘤剔除術是只切除子宮肌瘤,保留子宮的完整性,優點是使患者的生育能力、子宮生理功能得以保留,維持了盆底解剖結構的完整性,適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女性。缺點是子宮留有瘢痕,子宮肌瘤殘留和復發率高,也有肌瘤播散種植的可能性。

(2)子宮切除術

子宮切除術主要適用于無生育功能或可疑肌瘤惡變者,優點是手術徹底、復發率低,甚至無復發可能,絕經后女性推薦全子宮和雙側附件切除術,缺點是術后盆底結構改變,可能造成盆底功能障礙。

上述兩種術式均可以通過腹腔鏡、經陰道、經腹部進行操作。

腹腔鏡是傳統的微創手術方式,術野清晰,出血量小,術后快速康復,成為首選的手術途徑,但巨大肌瘤因操作空間有限,常需經腹進行手術。此外,患者合并嚴重的心肺疾病,也常常是制約腹腔鏡手術的一個原因。

經陰道手術是通過人體自然的穴道進行,能保持腹部皮膚及腹壁組織的完整性,與開腹手術相比,具有減少圍手術期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減少疼痛等優點。缺點是手術視野有限,如合并盆腔粘連、子宮體積較大,反而會增加操作難度。因此,需權衡利弊,選擇合適的術式。

經腹部手術是傳統的手術方式,優點是操作直接,可以充分探查肌瘤,完整取出肌瘤,盡可能避免肌瘤的播散種植。缺點是手術切口較長,康復較慢,術后易出現盆腔粘連。

宮腔鏡手術適用于子宮黏膜下肌瘤,如0、Ⅰ、Ⅱ型肌瘤,直徑小于5cm的黏膜下肌瘤。優點是經陰道置鏡,無須開腹,損傷小,康復快,缺點是無法處理宮腔之外的病損,術中需防治灌流液過度吸收造成的急性水中毒。

(3)其他微無創手術方式

微無創手術是近年來方興未艾的一種治療手段。優點是對人體創傷較小甚至無創,是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一種補充手段。常用的有子宮動脈栓塞術、子宮肌瘤射頻消融術、高能聚焦超聲(海扶刀)等等,適用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手術者。這些方法各有優勢和局限性,多數通過縮小肌瘤體積或破壞子宮內膜達到緩解子宮肌瘤癥狀的目的,優點是創傷更小,一定程度上解除癥狀,缺點是不易取到肌瘤組織進行病理檢查,瘤體持續存在,需長期監測。

52、怎樣運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病,西醫治療子宮肌瘤方式有外科手術,藥物口服及介入治療。中醫治療包括中藥口服及外治法。中西醫結合治療子宮肌瘤,要注意在不同時期、不同病情下有所側重。

(1)要注意辨清病種,分清善惡,以明確預后。對于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者,應及時評估手術指征,手術治療為主,藥物口服及中醫外治為輔。

(2)月經量多而致貧血時,性激素類藥物、氨甲環酸等可改善月經過多癥狀,聯合中藥可化瘀止血、補血生血,控制月經量及改善貧血。

(3)對于子宮肌瘤術后患者,圍手術期可以運用中醫快速康復的治療方法,達到最優療效。中西醫結合治療可減少術后復發、防止盆腔粘連、消除術后炎癥、加快術后恢復。

(4)中醫用藥處方時應區分經期與非經期,攻補各有側重,不可峻攻,亦不可濫補。

(5)對有生育要求的子宮肌瘤患者,還應根據排卵期前后生理特點選擇用藥處方,順應生理特點進行助孕。

總之,治療子宮肌瘤時應中西合璧,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從中西醫不同角度發揮作用,為患者提供更佳的療效。

53、中醫中藥如何為手術保駕護航?

手術治療可能造成病人術后疲勞,術后往往有一段時間有虛弱感,實際上,隨著手術技術和器械的進步,圍手術期應用加速外科康復技術,中醫中藥的切入使手術后康復越來越快。

除了辨證論治使用中藥飲片之外,中醫還有許多特色治療方法,改善圍手術期的不適感。如:

(1)穴位貼敷療法:適用于術后惡心嘔吐,有助于胃腸功能恢復。

(2)中藥封包治療:有扶助陽氣,促進胃腸功能恢復之效,適用于術后疲 勞綜合征,表現為神疲乏力、腹脹腹痛、腰骶酸痛。

(3)平衡火罐:有活血化瘀、退熱止痛及調和陰陽的效果,適用于術后疲 勞綜合征,表現為畏寒乏力、眠差易醒、腰骶酸痛等。

(4)中藥沐足療法:適用于圍手術期睡眠障礙。

(5)子午流注低頻治療:適用于術后疲勞綜合征。

(6)針灸療法:辨證選穴,對于術后胃腸功能障礙有較好療效,腕踝針對術后疼痛有較好的止痛作用。

當然各種治療需注意應用時期。

54、手術前該做哪些準備?

(1)生活用品的準備:去住院和出差旅游很不同,需要準備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牙膏牙刷、吸管杯、毛巾、拖鞋等等,還需要準備衛生巾、護理墊,以應對術后可能出現的陰道出血等情況。

(2)飲食準備:術前一天開始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術前一天的晚餐還需要進食粥、面條等半流食物,通常于22:00后禁食,需服瀉藥行胃腸準備,為次日的麻醉做準備。

(3)其他準備: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病的病人,手術前需嚴格遵照醫囑控制好血糖血壓;如合并嚴重貧血,需遵醫囑進行術前預處理;如擬行子宮肌瘤剔除術,宮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子宮內膜切除術或射頻消融術,選擇于月經干凈后盡早入院,月經期至手術前需禁房事,以減少感染和意外妊娠風險。

55、子宮肌瘤剔除術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1)注意腹腔引流量:剔瘤術后大多會留置腹腔引流管,可借此觀察是否出現縫合處滲血的情況。如引流量較多,需報告醫生進一步處理。

(2)發熱:手術后一周內可能出現吸收熱,一般不超過38.5℃。如持續高熱,可能存在感染,需進一步治療。

(3)腹痛和陰道出血:剔瘤術后由于使用促進子宮收縮的藥物,常會出現下腹隱痛,可能伴有陰道出血。如腹痛輕,出血少,可繼續觀察;劇烈的腹痛或陰道出血達到月經量,需進一步治療;腹痛伴有發熱時可能合并感染,也需進一步治療。

(4)預防血栓:傳統的觀念認為手術后應當臥床休息,或參考傳統的坐月子進行休息,實際上按照現代外科快速康復理念,術后6小時可以恢復活動,在醫護人員指導下盡早下床,以達到胃腸功能恢復和預防血栓的目的。

(5)飲食恢復:術后排氣后可以開始進食粥、面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排便后可以恢復正常飲食。但術后一周內仍可能有胃腸功能紊亂的現象,可出現腹脹、食欲減退、腹瀉或便秘,此時不宜進食易產氣和滋膩的食品,如奶類、豆類、生冷、煎炸、燒烤食品、燉肉、紅燒肉以及刺激性食品等等,一些滋補的藥材如阿膠、花膠、鹿茸等還不適合食用。藥材滋補需進行辨證施膳。

(6)術后隨訪:剔瘤術后通常需要休息一個月左右,期間禁止劇烈運動和盆浴、泡溫泉,禁止房事。由于子宮留有瘢痕,根據手術情況術后需在醫生指導下避孕若干個月不等。術后一個月建議隨訪一次,術后三個月建議常規復查B 超,此后按要求定期復查。

56、患有嚴重的內科疾病,還能接受子宮肌瘤的手術治療嗎?

合并有嚴重的內科疾病,如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腎病、肝病、血液病、神經系統疾病等方面的內科疾病,需要多學科進行共同診治,選擇最優的方案。例如患有嚴重心律失常的病人,需要心血管??漆t生的診治,復律后再行手術。部分心率緩慢的病人結合病情必要時需要安裝心臟起搏器,為手術保駕護航。

57、全子宮切除和次全子宮切除術有何利弊?

子宮包括子宮頸和子宮體。顧名思義,子宮全切除就是宮頸和宮體全部切除,子宮次全切除術是指切除子宮體,保留宮頸和與其相連的盆底韌帶。二者區別在于有沒有同時切除宮頸。

選擇哪種手術,是根據患者年齡、要求、以及病變性質決定的。

次全子宮切除術的優點是保留了子宮頸,缺點是日后需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如出現子宮頸病變,需二次手術切除宮頸。如果為良性病變,患者年齡較輕,保留宮頸的意愿較強,可以進行次全子宮切除術,保留宮頸。但是應注意的是,保留的宮頸未來一旦發現宮頸惡性疾患,會給手術造成非常大的困難,所以次全子宮切除目前不太提倡。

全子宮切除術后無需擔憂宮頸癌,也無需再進行宮頸癌篩查。且更適合采用腹腔鏡這一微創方式進行手術。相比與次全子宮切除術,全子宮切除術后陰道長度會稍短,但陰道殘端完全愈合后就可以恢復性生活。臨床上絕大部分患者反映術后性生活無影響。

58、子宮切除后會加速盆底松弛嗎?

子宮全切除術是婦科臨床最常見的手術方式之一,在子宮全切除過程中會切斷固定子宮的韌帶,尤其是切宮頸時會切斷位于盆底中心的子宮主韌帶及子宮骶韌帶,改變了盆底的整體結構和生理功能,容易造成盆底的支持組織結構異常,進而發生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但需要切除子宮的患者不用過分擔心,原因有以下幾點:(1)子宮全切除術后,盆底張力存在,盆腔器官會重新布局。(2)醫生會在子宮切除后縫合陰道殘端時將陰道殘端與骶韌帶縫合在一起,起到加固盆底作用。(3)子宮全切除術后,待陰道殘端愈合,身體恢復后,可適當進行盆底肌肉力量訓練,如凱格爾運動、腹式呼吸或借助儀器進行盆底肌訓練。另外,全子宮切除術后6個月內,避免腹壓增加動作,如便秘、咳嗽、負重等??傊?,盆底肌肉松弛與妊娠、分娩、年齡、肥胖、絕經、慢性便秘、炎癥、感染、神經損傷等多因素相關,每個人需要樹立正確的盆底健康觀念,定期盆底功能評估、鍛煉,選擇正確的盆底康復方法,減少盆底肌肉松弛。

59、子宮切除后會加速衰老嗎?

很多人認為切除子宮后,就會迅速變老,但這主要取決于切除子宮時是否同時切除卵巢。

對于卵巢功能正常的婦女,如果切除子宮時不切除卵巢,無論是保留一側或雙側卵巢,通常不會加快更年期的到來。如果切除子宮同時切除了卵巢,確實會失去卵巢功能,可能出現更年期綜合征,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以改善生活質量。

值得一提的是,接受子宮切除的子宮肌瘤患者,多為圍絕經期女性,即便不切除卵巢,隨著年齡增長卵巢功能亦會逐漸衰退。

60、手術后的傷口換藥是多多益善嗎?

手術的傷口使用無菌紗塊覆蓋,這些紗塊將傷口和外界的細菌隔開,免于感染?!皞趽Q藥”是指消毒傷口,更換其上覆蓋的紗布。術后第一二天,術口通常有少許滲血,紗塊被污染了,這時候就需要消毒傷口,更換紗布,重新建立傷口表面無菌和干燥的愈合環境。待傷口干燥潔凈,則無需繼續換藥。

若手術傷口感染了,有滲液、化膿的現象,換藥頻次需要增加。否則,頻繁的換藥反倒影響傷口的愈合。因此,術后換藥不是多多益善。

61、為什么切除了子宮,還會有陰道出血?

切除了子宮,意味著無月經來潮,因此,全宮術后陰道出血都是異常的,需要報告醫生。常見的原因如下:

(1)傷口“化線”。子宮切除以后需要用可吸收線縫合陰道殘端,一般術后5~7天縫線開始吸收,出現少量的陰道排液。此時如果出現大量陰道出血,有可能是縫線脫落或者殘端傷口撕裂導致的,需及時到醫院求診。子宮切除術后,需醫生檢查確定陰道殘端已愈合才可同房。曾有病人術后過早同房,導致傷口撕裂,感染和大量出血。

(2)傷口愈合不良。手術后4~8周仍有不規則的陰道出血,需復診,了解有無殘端肉芽等愈合不良的情況。

(3)若子宮切除后多年突然出現陰道出血,需要提高警惕,謹防其他病變,應盡快求醫就診。

62、海扶刀、磁波刀、射頻消融術有什么不同?

海扶刀、磁波刀都是通過能量聚集到子宮上的病灶的治療方法,都屬于無創、無放射性的治療??梢岳斫鉃槭褂酶艨占訜峒夹g,把瘤體“燒熟”,使其失去生物活性,接下來失去活性的瘤體會慢慢被機體吸收,最終完全吸收或者形成一個無害的“囊腫”(囊腫可以觀察,也可通過微創手術切除)。兩種治療在體外操作,因而都不需要開刀。

不同的地方在于,海扶刀是用B 超進行監測,成像快,可以立即看到治療效果,但由于需要達到設定的溫度,持續加熱對應瘤體組織一定時間才有效果,所以當醫生通過B 超看到瘤體已經“燒熟”時,其高溫依舊可以通過熱擴散到鄰近位置,損害鄰近的組織。優點是沒有傷口,恢復較快,保留子宮,而且不用擔心出現子宮粘連。海扶刀引起的疼痛也比傳統手術輕。缺點是只能治療子宮上的瘤體,治療后瘤體持續存在,如果合并卵巢或盆腔等其他器官的病變時則不適合采用海扶刀進行治療。

磁波刀:與海扶刀的區別在于它是在核磁共振監測下進行治療的??梢栽诓粨p傷人體細胞的情況下獲取人體內的溫度分布,對治療過程進行溫度測量,相當于多了一項安全監控,能夠盡量縮小“燒熟”范圍,不損害瘤體周圍的正常細胞。優點是沒有傷口,恢復較快,治療期間無需住院,不良反應小且出現后短時間內可以消失了,可以為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保留子宮。但它的缺點和海扶刀一樣,相對于傳統手術,治療后瘤體繼續存在,復發和再手術的機率相對較高。

射頻消融術是用一根射頻穿刺針通過陰道或腹部穿刺進入子宮肌瘤內部,通過釋放射頻電流破壞瘤體。穿刺可以在腹腔鏡下進行直視下消融,亦可通過B 超監測。跟海扶刀一樣,治療過程中有溫度監控。

63、子宮肌瘤剔除術后的患者還需要治療嗎?

子宮肌瘤剔除術是子宮肌瘤主要治療方式,但術后有一定復發率,文獻報道的術后復發率差異較大,術后5年復發率可達21.4%左右,遠期隨訪可達到50%左右,最終約有1/3患者需要二次手術。因此,術后的復發和殘留是令人困擾的問題。

西醫在預防子宮肌瘤復發方面尚無明確的藥物。而中醫藥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辨證論治,或益氣、行氣、補腎、活血、化瘀、消癥散結等治法有效調節機體陰陽氣血平衡,可以改善子宮肌瘤患者體質,從而預防子宮肌瘤復發或增長。

64、子宮肌瘤患者手術后什么時候可以恢復性生活?

手術后多長時間可以恢復性生活,開始備孕,和子宮肌瘤患者接受的手術方式有關。

(1)宮腔鏡手術:宮腔鏡術后通常一個月左右,月經來潮,經后可以恢復性生活。

(2)子宮肌瘤剔除術:術后約一個月左右月經來潮,經凈后可以恢復性生活,但應外用避孕。因子宮肌瘤剔除術后子宮體留有瘢痕,需避孕一段時間,避孕時間的長短根據肌瘤生長的部位不同而定,需遵醫囑執行。

(3)全子宮切除術:術后陰道殘端愈合時間平均需2~3個月,如圍手術期出現嚴重營養不良或重度貧血,愈合時間相應延遲,過早進行性生活可導致陰道殘端裂開、出血、感染,需由婦科醫生評估后再決定何時恢復性生活。

65、子宮肌瘤剔除術后要避孕多久?

有研究表明,肌瘤剔除術后妊娠間隔時間過短會增加子宮破裂的風險。若妊娠間隔時間過長,不僅有肌瘤復發風險,隨著子宮瘢痕肌肉組織彈性減弱,那么子宮破裂的風險也有所增加,所以沒有絕對安全的時間間隔。剔除肌瘤距子宮內膜3~5mm時,需避孕3~6個月;術中穿透宮腔內膜或肌瘤靠近子宮內膜時,術后建議避孕1年;如需借助輔助生殖技術者可先取卵全胚冷凍,建議擇期單胎移植,建議術后避孕1年。目前認為,子宮肌瘤切口愈合的最佳時間為術后3~6個月,如果在此時間段內切口愈合不良,避孕時間的延長也無法實現切口的良好修復,故肌瘤剔除術后的避孕時間間隔并不是決定術后子宮瘢痕愈合質量的關鍵因素,也并不能降低后期妊娠子宮破裂的風險。

66、子宮肌瘤患者行輔助生殖技術(ART)前要如何治療?

根據患者個體的辨證不同,給予相應中藥治療,或適當配合補腎活血中藥。不孕癥合并子宮肌瘤采用ART的效果,助孕前干預意見不統一。近期的研究發現,子宮肌瘤的存在可使得宮腔內膜發生慢性炎癥,導致內膜血供變差,對胚胎的著床、發育造成不良影響。目前認為:黏膜下肌瘤可使妊娠率下降30%,行ART前積極處理黏膜下肌瘤是必要的,可行宮腔鏡下肌瘤切除,部分Ⅰ型和Ⅱ型黏膜下肌瘤宮腔鏡手術前可用GnRH-α 或米非司酮縮小肌瘤體積、減少瘤體血供,手術時注意保護肌瘤周邊的正常子宮內膜;肌壁間子宮肌瘤對ART的影響沒有完全定論,需對肌瘤大小、數量、肌瘤與子宮內膜間的距離等進一步研究,若影響宮腔形態或直徑大于4cm的肌壁間肌瘤有可能影響患者的生育能力,可行肌瘤剔除術,但術后可能導致盆腔粘連和影響子宮完整性;若肌瘤顯著影響宮腔形態或在宮角堵塞輸卵管開口時則需剔除;漿膜下肌瘤對受孕無不良影響,不建議先做預處理。

67、患有子宮肌瘤,可以順產嗎?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分娩方式,應根據肌瘤大小、部位及母兒情況而定。子宮肌瘤小,不影響產程進展,可選擇陰道分娩。若分娩過程中肌瘤可引起宮縮乏力、產程異常,導致難產發生,則應適時改為剖宮產以保證母嬰安全。如子宮肌瘤位于子宮下段、子宮頸等位置,產前評估會影響胎先露銜接和入盆,阻礙胎兒下降及娩出,應在足月后擇期行剖宮產術。

68、子宮肌瘤患者剖宮產時可以一并行子宮肌瘤剔除術嗎?

關于剖宮產術中是否行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問題,目前尚存爭議,應根據肌瘤大小、部位、孕婦的情況、術者的技術熟練程度、醫院的輸血急救條件等而定。應該明確的一點是,對危重孕婦,不主張在剖宮產術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

69、子宮肌瘤剔除術對分娩方式有影響嗎?

可能有影響。子宮肌瘤剔除術形成的切口愈合主要是靠結締組織增生連接,形成纖維疤痕修復,同時有少量平滑肌再生參與修復,是形成瘢痕子宮的重要原因。雖然瘢痕子宮不是經陰道分娩的絕對禁忌證,但對于子宮肌瘤術后患者選擇什么樣的分娩方式,與患者術后子宮修復程度相關,需要婦產科醫生根據臨床情況具體分析。

70、子宮肌瘤切除子宮以后,還需要定期做婦科超聲檢查嗎?

子宮肌瘤患者行全子宮切除后并非一勞永逸,仍需定期隨訪。

(1)切除全子宮和輸卵管,保留一側或雙側卵巢的術式,能盡量維持術后的內分泌功能,但日后仍有可能出現卵巢的病變,因此,常規的婦科超聲檢查作為體檢項目,需要定期進行。

(2)切除全子宮和雙側輸卵管卵巢的術式,術后無內生殖器病變之虞,但仍有可能出現炎性腫物、盆底功能障礙等病變,通過婦科常規超聲或盆底超聲可進行篩查,為臨床早發現、早干預提供準確的診斷信息。

(3)病理類型為交界性平滑肌瘤的患者,術后隨訪尤為重要,定期做婦科超聲檢查,有利于監測病情,達到早發現、早干預的目的。

71、子宮肌瘤切除子宮以后,還需要定期做陰道殘端的檢查嗎?

全宮切除術后需要定期做陰道殘端的檢查,首次復查時間為術后2~3月,需通過陰道殘端的檢查了解陰道殘端愈合情況,觀察有沒有息肉和肉芽等異常組織的產生;其次子宮切除術后,陰道殘端仍有感染病毒、細菌等,產生炎癥及腫瘤的風險,因此接受子宮切除術的婦女,仍需要定期行陰道殘端TCT、HPV檢查。

72、子宮肌瘤該做經陰道還是經腹部的超聲檢查?

臨床主要采用經腹超聲與經陰道超聲兩種方法診斷子宮肌瘤,兩者均具有重復性高、無創、費用低、操作簡單等特點,已在臨床被廣泛應用。

經陰道超聲檢查是最常用于診斷子宮肌瘤的,無需憋尿充盈膀胱,成像清晰,但難以探查超出盆腔的腫物。經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易受到體型肥胖、腹部瘢痕、膀胱充盈不佳等的影響,較易出現誤診或漏診情況,適用于超出盆腔的腫物、無性生活女性。當肌瘤過大,經陰道超聲不能滿意探查時,臨床上往往需要聯合經腹部及經陰道超聲開展檢查。

73、對于子宮肌瘤剔除術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如何進行中醫藥治療?

子宮肌瘤剔除術后一般會有一段避孕時間,在此期間如何抑制肌瘤復發或增長也是醫患共同關注的話題,中醫認為子宮肌瘤剔除術后胞宮有瘀滯,可于補益氣血之時,輔以行氣活血之品,并注重調其飲食,增進食欲,改善脾胃功能,利于術后恢復。因婦女有月經的特殊生理,氣血應月相而變化,治療時辨證論治基礎上應注意分期論治,分為平時用方和經期用方,攻補各有側重,辨證治療,對于備孕階段的患者,根據排卵前后用藥有所固護,如排卵后注意勿用過于活血化瘀、消癥散結攻伐之品,重在調經助孕,適當選用補腎養血中藥,減少攻伐之品,盡量不用破瘀消癥中藥,以免妨礙孕卵著床。中醫藥著重整體調治,辨證論治,分期而治,對抑制肌瘤復發,助孕方面有確切的療效。

第八部分 預后
74、如何預防子宮肌瘤?

(1)飲食有節:慎重攝入可能含有雌激素成分的食物或藥物,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激素類藥物,盡量避免使用激素類保健品,肥胖的女性子宮肌瘤的發病率會較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規律有節制的飲食,防止過度肥胖,也是預防子宮肌瘤的關鍵因素。

(2)調暢情志:保持身心舒暢,心態平穩。

(3)適當運動:適當運動可以增強患者的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助于預防子宮肌瘤發生。

(4)規律作息,避免熬夜。

75、子宮肌瘤預后怎樣?

子宮肌瘤多屬于良性腫瘤,通常預后良好。

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經過藥物或子宮肌瘤剔除術等治療后,一般預后良好,還可保留生育能力,但有復發可能。對于無生育要求的患者,若子宮肌瘤癥狀嚴重,可通過子宮切除術徹底根治。

76、絕經后子宮肌瘤會消失嗎?

子宮肌瘤屬于性激素依賴性的疾病,隨著女性體內性激素的變化,尤其是絕經后由于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分泌不足的情況下,部分子宮肌瘤可能會緩慢縮小,只有部分小肌瘤隨著絕經時間的延長縮小至B 超不再顯示,但是多數的子宮肌瘤不會“消失”。

77、子宮肌瘤可能會出現的嚴重后果有哪些?

雖然子宮肌瘤是常見病,但有時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如月經改變、產生壓迫癥狀、影響妊娠、感染甚至惡變。

(1)月經改變:子宮肌瘤如果未進行治療,當肌瘤增大、增多時,可出現月經改變,如經期延長、月經血量增多等,嚴重時可導致繼發性貧血,嚴重的貧血可以導致心臟異常,可造成貧血性心臟病,甚至出現心衰等情況,因此應引起重視。

(2)產生壓迫癥狀:子宮肌瘤如果出現了明顯的壓迫癥狀,特別是宮頸或闊韌帶肌瘤,可引起腹痛,還可能壓迫膀胱引起尿頻、尿急,壓迫輸尿管造成輸尿管積水,甚至會引起腎積水,影響腎功能,出現腎功能障礙,壓迫直腸可引起便秘、排便困難等情況。

(3)影響妊娠:即便是良性子宮肌瘤,嚴重時也可能會導致不孕、流產、早產以及孕期子宮肌瘤紅色變性,有時會出現劇烈腹痛,需要緊急處理。

(4)感染:子宮肌瘤可以合并感染,特別是黏膜下子宮肌瘤的患者,可以長期出現不規則陰道出血,以及由于肌瘤血運影響,出現感染的情況;如果感染沒有得到控制,還會出現全身的敗血癥、感染中毒性休克等嚴重后果,危及生命。

(5)惡變:子宮肌瘤惡變為肉瘤樣變,發生率雖然較低,但如果未及時治療,容易出現轉移,嚴重時可以危及生命。

78、子宮肌瘤患者需要經常做B超嗎?

對于子宮肌瘤的患者,若子宮肌瘤較小,無不適癥狀,可以半年至1年復查一次。若肌瘤比較大,出現月經過多,根據病情,應該隨時復查。

79、懷孕前后肌瘤會有怎樣的改變?

妊娠期與產褥期,大多數子宮肌瘤會有所增大,與妊娠期間雌孕激素水平明顯增高、子宮平滑肌細胞肥大、血液循環增多等因素相關。部分肌瘤會伴隨妊娠增長迅速,甚至發生變性,較常見為紅色樣變,為肌瘤的一種特殊類型壞死,發生機制不清,可能與肌瘤內小血管退行性變引起血栓及溶血、血紅蛋白滲入肌瘤內有關?;颊呖捎袆×腋雇窗閻盒摹I吐、發熱,白細胞計數升高,檢查發現肌瘤迅速增大、壓痛。稱為“妊娠期肌瘤性疼痛綜合征”。因此,無生育要求的子宮肌瘤患者要做好避孕工作,減少妊娠次數。

第九部分 護理調攝
80、子宮肌瘤患者家庭日常護理保健如何做到位?

子宮肌瘤的臨床發病率比較高,也是婦科中常見的良性腫瘤,大部分患者日常生活中沒有癥狀表現,仍需要定期進行檢查,做好自我居家保健護理。

(1)子宮肌瘤女性要注重勞逸結合,盡量防止勞累過度,特別是在生理期時應當多加休息,避免劇烈運動。

(2)做好避孕措施,進行夫妻生活時,男方使用避孕套,少服避孕藥,因避孕藥中某些成分可能刺激肌瘤生長。

(3)保持身心愉悅,合理宣泄情緒。經常生悶氣,心情抑郁可能造成機體激素分泌失調,從而刺激子宮肌瘤生長。

(4)避免過于肥胖,避免食用激素和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不要過多攝取激素類保健品,高脂肪食物會促進某些激素的生成和釋放,對于一些含激素的美白化妝品也要慎用。

(5)定期進行復查,如肌瘤增大緩慢或未見增大,則6個月復查一次為宜。如增大明顯,則應考慮手術治療以免嚴重出血或壓迫盆腹腔臟器。

(6)如果月經量多,首先注意有無貧血,貧血則注意補充鐵劑,同時可吃富含鐵劑的食物,以防缺鐵性貧血。注意服用鐵劑應當在飯后,而且盡量避免和牛奶、茶、咖啡等飲料共同飲用,這些食物會影響鐵的吸收。

(7)如陰道出血較多應及時與醫師聯系,明確下一步診療方案;如出血量大,出現面色蒼白、頭暈眼花、脈搏細數等危急癥狀,家人最好拍照或保留衛生巾以準確估計陰道流血量和性質,及時在家人陪同下或撥打120前往急診就診,避免發生危險。

81、子宮肌瘤患者私處如何做好衛生管理?

子宮肌瘤女性朋友應該要特別注意自己私密部位的衛生情況,保持良好的陰部環境。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若白帶過多時應注意隨時用溫水沖洗外陰。避免自行沖洗陰道,引起陰道內菌群失調,盡量不用婦科消毒劑避免破壞陰道本身的內環境平衡。

(2)每日更換內褲,選擇棉質材質。含棉量高的內褲透氣性更強、更吸濕,有利于外陰形成相對干爽的環境,避免潮濕造成霉菌的產生。內褲用流動的清水單獨清洗,清洗干凈后置于陽光充足的地方進行充分晾曬,以達到消毒殺菌的作用,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3)月經期選用透氣較好的棉質衛生巾,每2-3小時更換一次。月經期間禁房事、盆浴、游泳,減少不必要的婦科檢查,以免引起感染。

(4)非經期少用護墊,護墊透氣性差容易滋生細菌從而誘發炎癥出現。

(5)應盡量避免接觸感染源,如公共浴巾、浴盆和馬桶。在公共場所不得不使用馬桶時,可先用消毒液或消毒濕巾進行消毒擦拭。

82、子宮肌瘤患者適合運動嗎?

子宮肌瘤不伴有月經異常、不伴有貧血的患者,非月經期可以進行正常運動。月經期應減少運動量,推薦散步、做廣播操等較緩和的運動。經期不建議游泳運動;不建議劇烈運動;不建議做帶有過多跳躍、翻轉動作的運動。

子宮肌瘤伴有月經異常的患者,如月經量多、經期延長、非經期出血患者,出血期間不建議運動,以免加重出血情況。如不伴有貧血或僅輕度貧血者,在非出血期,可以進行簡單運動,如慢跑、散步等。如子宮肌瘤患者伴有中重度貧血的患者,不建議運動,應注意休息,求醫就診,積極糾正貧血后才可適當運動。

83、子宮肌瘤術后如何逐步恢復活動?

子宮肌瘤術后提倡快速康復,拒絕躺平,術后在身體狀態允許情況下,當天即開始活動,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提升活動目標。起床注意三部曲,防止低血糖、體位性低血壓。第一步首次下床活動須有陪護及醫護人員協助,搖高床頭呈半臥位,靜坐一分鐘。第二步雙腿下垂,背部懸空靜坐一分鐘。第三步垂直站立一分鐘,無頭暈眼花不適,在有效陪護下開始床邊活動。每天活動形式和量逐步增加并合理安排活動時間,每日分2-3次進行,一般建議上午、下午、傍晚各進行一次活動。

84、子宮肌瘤術后早期活動有哪些好處?

子宮肌瘤術后盡早下地活動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1)防止腹脹:幫助盡快恢復消化功能、預防腸梗阻,也能幫助減少術后粘連問題。

(2)防止肺部并發癥:全麻手術氣管插管呼吸道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能夠盡早下床活動或者早期床上進行翻身肢體活動,積極做呼吸功能鍛煉,可以避免肺部問題的發生。

(3)防止下肢靜脈血栓形成:臥床期間血液循環速度減慢,婦科手術又局限于盆腔,容易形成血栓。如果術后早期下床活動及床上經常做伸屈腿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可預防血栓發生。

(4)促進傷口愈合:早期下床活動可以改善傷口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有助于傷口愈合。

(5)預防尿潴留: 全麻術后均會留置尿管導尿,部分患者會由于疼痛或麻醉引起排尿困難,早期下床適當活動可以防止尿潴留。

85、子宮肌瘤術后發熱正常嗎?

子宮肌瘤術后發熱是指術后48小時內體溫≥38 ℃,多由手術所導致的組織創傷、手術切口愈合時無菌性炎癥釋放的相關細胞因子,如IL-6等所致。發熱與否及發熱程度與子宮肌瘤的手術方式、手術時間、肌瘤數目、患者體質等有關,屬于術后組織愈合的正常病理過程。但持續高熱則需臨床醫生進一步診斷發熱原因。

86、子宮肌瘤手術后為何要留置尿管?

留置導尿術是子宮肌瘤手術準備的其中一項,主要目的是為了持續性排空膀胱。(1)手術過程中,會進行液體輸入,此時膀胱括約肌由于麻醉作用不能正常收縮排尿,使膀胱過度充盈,影響膀胱功能。(2)術中膀胱充盈的情況下會影響手術術野而影響手術效果,甚至可能造成膀胱損傷,因此必須留置尿管才能進行手術。(3)手術過程中需要進行體液監測,根據排出的尿量及時補充適當的液體,以維持患者正常的體液循環。(4)患者手術當天需臥床避免用力增加腹壓,留置尿管可以引流尿液,起到了促進術后傷口愈合和體力恢復的作用,也便于引流和沖洗。

87、子宮肌瘤會發生貧血嗎?需要輸血嗎?

子宮肌瘤患者會有貧血可能,主要因為月經過多所導致的繼發性貧血,一般屬于缺鐵性貧血。

貧血早期可無明顯臨床表現,貧血加重時可出現皮膚黏膜蒼白、疲乏無力、頭暈頭痛、食欲減退、記憶力減退等不適,嚴重可能出現眩暈或暈厥等,則需要盡快就醫治療。

貧血診斷依據主要為血常規提示血紅蛋白(Hb)降低<110g/L,紅細胞呈小細胞、低色素性。如發現貧血,應該積極治療子宮肌瘤,控制月經量,必要時可以考慮行子宮肌瘤剔除術或子宮全切術去除貧血病因。此外,還需要注意完善貧血相關檢查,排除其他貧血病因。

若確診為缺鐵性貧血,輕度貧血90g/L<血紅蛋白≤110g/L,可以考慮飲食補充含鐵豐富且易吸收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等,同時配合中藥治療補益氣血,促進機體自我恢復改善貧血相關不適癥狀;如達到中度貧血,60g/L<血紅蛋白≤90g/L,可以考慮口服鐵劑,并需通過藥物或手術積極治療,減少月經量,去除貧血病因;若血紅蛋白≤60g/L,且仍持續出血,止血措施不滿意,需進行手術治療者,手術前后需予以輸血治療。如重度貧血引起重要臟器功能受損(如心功能不全時),則需輸血治療。需要注意的是,如長期貧血且口服鐵劑無效,需要排除血液相關疾病,必要時血液??凭驮\治療。

88、子宮肌瘤患者,能吃燕窩嗎?

現代醫學認為子宮肌瘤大多數是性激素依賴性良性腫瘤,所以我們在日常飲食上,避免進食含有激素類的食物。因為進食富含激素類食品,有可能導致子宮肌瘤增大或變性。而研究表明燕窩主要是其含有的活性蛋白質能促進人體細胞的新陳代謝,所以才會使皮膚光滑有光澤,并不是由于雌激素導致的,所以子宮肌瘤患者能吃燕窩。

89、子宮肌瘤患者,還能吃豆類和豆制品嗎?

豆制品中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和以黃酮類為配基的糖甙,如黃豆甙、染料木甙等,這類物質的化學結構與雌激素相似,在體內與雌激素受體結合后有弱的抗雌激素作用;還可促進性激素結合蛋白的合成,降低體內游離雌激素水平,抑制芳香化酶活性以減少雌激素的生成,并具有抗氧化和抗凋亡的作用,所以適當進食豆制品并不會促進子宮肌瘤生長。但如果患者頻繁進食豆制品時(≥3次/周),會不斷積累外源性類雌激素,造成下丘腦的雌激素調節功能紊亂,體內雌激素含量異常增高,導致子宮肌瘤快速生長。

90、子宮肌瘤合并貧血可以吃阿膠嗎?

子宮肌瘤患者若月經量多會引起貧血,從而帶來不適和健康問題。阿膠作為一種傳統中藥,廣泛用于治療貧血。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阿膠本身并沒有直接治療子宮肌瘤的作用。而對于子宮肌瘤所導致的貧血,阿膠可幫助改善貧血狀態,增加體內鐵元素的攝取和存儲。因此,患有子宮肌瘤繼發貧血的女性可以適度食用阿膠來改善身體狀態和減輕貧血癥狀。因為阿膠可能與某些藥物相互作用,并且個別女性可能對其成分過敏,在食用阿膠之前,應向專科醫生咨詢是否適合。

91、子宮肌瘤患者月經量多時可食用哪些藥膳?

子宮肌瘤患者月經期出血量多,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出現氣虛、乏力等氣血不足的表現。因此,月經期間以養血補氣為主要原則,在食補方面應注意清淡飲食,可進食紅棗粥等品,忌生冷刺激之品。建議補充富含鐵劑的食物,如瘦肉、豬肝、牛肉、動物內臟、蛋黃、菠菜、香菇、桑葚等,還需補充維生素C以促進鐵元素的吸收。如子宮肌瘤患者月經期出血量多,夾血塊,小腹脹痛或刺痛,精神抑郁,或出現經前乳房脹痛,胸脅脹悶,心煩易怒的朋友可以服用當歸川芎燉雞湯、佛手煲瘦肉、益母草煮雞蛋等。如月經量多,經期延長,色淡,夾血塊,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面色無華,宜服用人參瘦肉湯、當歸熟地黃芪雞湯、阿膠燉瘦肉。如月經量多,經行腹痛較劇,經色紫黯有塊,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夜尿頻者宜服用杜仲煲瘦肉,桑寄生煮雞蛋,當歸熟地羊肉湯。如月經量多夾血塊,色紫黯,或夾有黏稠白帶,腹脹多痰,體型肥胖者宜服用生姜陳皮瘦肉湯、茯苓桃仁龍骨湯。

92、子宮肌瘤患者非經期有哪些適合的藥膳?

子宮肌瘤患者非經期飲食宜易消化,營養均衡,三餐定時定量,多吃五谷雜糧,不暴飲暴食,可以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盡量避免辛辣生冷刺激食物及豬油、香腸、肥肉等高油脂食物。適當吃一些芝麻、花生、核桃、杏仁等富有營養的食物和雞蛋、菠菜、瘦肉、冬瓜、鯽魚、香菇等低脂肪的食物,增加鐵、鈣的攝入??梢员孀C服用藥膳:如經期出現小腹脹痛或刺痛,精神抑郁,經前乳房脹痛,胸脅脹悶,心煩易怒者可進食佛手粥、佛芍粥、鱉甲湯,也可以泡素馨花玫瑰花茶。如月經期延長,色淡,夾血塊,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面色無華者可食用紅參湯、黃芪黨參雞湯。如經行腹痛,經色紫黯有塊,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夜尿頻者宜進食核桃枸杞竹絲雞湯、栗子雞湯。如腹脹多痰,體型肥胖者宜進食淮山芡實瘦肉湯、陳皮苡仁瓜蔞皮瘦肉湯。如下腹冷痛喜溫,月經后期,量少色黯,夾血塊,四肢不溫,帶下量多色白清稀者宜食用當歸烏雞湯、當歸羊肉湯。

93、子宮肌瘤患者能同房嗎?

原則上說子宮肌瘤患者是可以同房的,因為同房對于這種疾病并沒有太大的影響,尤其是子宮肌瘤直徑小于5厘米,患者平時并沒有明顯的不適癥狀時,完全是可以同房的。無需擔心性生活會促使子宮肌瘤增大,而拒絕房事。

但是具體情況還需要具體分析,以下幾種情況是需要大家注意的:

(1)子宮黏膜下肌瘤處在宮頸口或已突到至陰道里面,應避免同房,防止出血及感染,應在手術后方可同房。

(2)子宮肌瘤患者懷孕了,應避免同房,防止流產。

(3)月經期不可同房。

(4)子宮肌瘤合并有下腹疼痛的患者。有些子宮肌瘤患者會時有下腹脹痛等癥狀,如果此時同房,往往會讓腹痛癥狀加重,并且會影響到性生活的質量,甚至可能讓患者出現心理陰影,所以在有下腹疼痛時候最好不要同房,以免加重病情,同時,建議就醫求診。

94、子宮肌瘤患者能埋線避孕嗎?

埋線避孕的學名叫“皮下埋植避孕法”,簡稱皮埋,是一種新型的避孕方法,它是在使用者手臂埋植含有緩釋孕激素的硅膠管,每天釋放孕激素以達到避孕的效果。優點是可以長期使用,缺點是需要做小手術埋植硅膠管,藥物只能使用5年,期滿后需再次手術取出硅膠管,有些病人因藥物作用導致不規則的陰道出血或閉經。

子宮肌瘤是激素依賴性腫瘤,有研究表明,過高的雌孕激素刺激對肌瘤生長均有影響。但目前無明確證據表明,“皮下埋植避孕法”對肌瘤產生影響,可能與其緩釋的劑量相關。因此,子宮肌瘤并不是皮下埋植避孕法的絕對禁忌癥。但如果肌瘤已經引起了患者月經的改變,皮下埋線避孕可能加重月經的紊亂,這種情況下建議改用其他方式避孕。另外,若子宮肌瘤患者B超監測肌瘤在短期內增大的,亦不適合采用皮下埋線避孕。

95、子宮肌瘤患者適合口服避孕藥避孕嗎?

口服短效避孕藥不能縮小子宮肌瘤的體積,但可以減少月經量,控制月經周期,治療子宮肌瘤相關的出血。目前無確切的證據表明低劑量的口服短效避孕藥可以促進子宮肌瘤的生長,WHO推薦子宮肌瘤患者是可以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藥。但建議定期B超監測肌瘤生長情況,若肌瘤有所增大,建議停用口服避孕藥。

96、子宮肌瘤患者能上環避孕嗎?

在臨床上,患者有子宮肌瘤是上環術的一個相對的禁忌癥,也就是說,有子宮肌瘤的患者能不能通過上環來避孕,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如果子宮肌瘤比較小,而且B超監測提示宮腔未因肌瘤的生長而變形變大者,平時也沒有不規則陰道出血、月經過多、下腹部疼痛等癥狀,這種情況下是可以上環的。

(2)黏膜下肌瘤。若B超提示存在黏膜下肌瘤,是不可以上環的。需切除了肌瘤后重新評估宮腔情況及月經情況,方可考慮是否上環。

(3)子宮肌瘤合并月經過多、月經紊亂者,不適合上環。

(4)若無月經過多,月經紊亂者,但B超提示子宮明顯增大,或宮腔變形變大者,亦不適合上環。因為這種情況易致節育環脫落。

97、子宮肌瘤患者可以放置曼月樂環嗎?

曼月樂,通用名為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每個曼月樂含左炔諾孕酮52mg,每24小時緩釋出20ug,可維持5年有效避孕效果。這種節育環無法使子宮肌瘤縮小,但可以有效治療月經過多和痛經。其作用原理是通過緩釋左炔諾孕酮使子宮內膜萎縮,達到出血明顯減少或閉經的效果,但不適于黏膜下子宮肌瘤或子宮腔較大的患者。在放置曼月樂前應排除子宮內膜病變。如果在長期的放置期間發生不規則出血,應及時就診,重新評估,采取適當的處理措施。

主編
陳頤
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婦科主任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中西醫結合婦產與婦幼保健分會常務委員,
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婦科專業委員會理事,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優生優育協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婦幼保健分會學術常務委員,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圍手術專業委員會委員
副主編
冉青珍
廣東省中醫院
徐珉
廣東省中醫院
編委

張嘉曄廣東省中醫院

朱敏廣東省中醫院

朱芳芳廣東省中醫院

陳志霞廣東省中醫院

陳玲廣東省中醫院

陳敏紅廣東省中醫院

鄭夏玲廣東省中醫院

胡曉霞廣東省中醫院

鐘秀馳廣東省中醫院

耿紅玲廣東省中醫院

黃黛苑廣東省中醫院

評審專家組
終審專家
第一輪評審專家

鄧高丕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張曉薇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任青玲江蘇省中醫院

黃纓荊州市中醫醫院

梁雪芳廣東省中醫院

第二輪評審專家

王小云廣東省中醫院

馮力民北京天壇醫院

劉雁峰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金哲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

徐蓮薇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中華中醫藥學會婦科分會終審專家

杜惠蘭河北省中醫院

馬惠榮河北中醫學院

連方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梁瑞寧江西中醫藥大學婦產科研究所、江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談勇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

許麗綿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李偉莉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馮曉玲黑龍江省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劉雁峰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張婷婷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魏紹斌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章勤杭州市中醫院

王東梅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賀豐杰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趙紅中日友好醫院

趙瑞華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陳景偉河北中醫學院

湯玲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閆穎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中醫藥科普標準知識庫是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建設的權威、專業、惠民、多元的中醫藥科普公益平臺,旨在發揮學會專家資源優勢,構建科學、規范、標準的中醫藥科普知識內容,促進中醫藥健康科普與文化傳播,提高公眾對中醫藥的獲得感,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聯系我們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櫻花園東街甲4號
電話:010-64274797
郵箱:kxpjb211@163.om
Copyright?2007-2021京ICP備17069760號-1京公網安備110105001699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区。| 福贡县| 繁昌县| 玉田县| 海宁市| 即墨市| 祁连县| 太仆寺旗| 修水县| 钟祥市| 长顺县| 浦城县| 汉源县| 甘德县| 盖州市| 湛江市| 铜梁县| 漠河县| 晋宁县| 七台河市| 弋阳县| 万宁市| 正阳县| 隆昌县| 乌拉特前旗| 元谋县| 隆德县| 鹤山市| 阿勒泰市| 安塞县| 瑞昌市| 义马市| 安岳县| 株洲市| 宁都县| 什邡市| 玛纳斯县| 滕州市| 香格里拉县| 任丘市| 苗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