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肺炎是指各種病原體或其他因素(如吸入、過敏等)所引起的肺實質和(或)肺間質的炎性病變,主要臨床表現有發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以及肺部固定的中、細濕啰音,嚴重者可累及消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循環系統等而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等。小兒肺炎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冬春兩季,天氣寒冷及氣候劇烈變換的時候好發。
小兒肺炎,中醫稱為“肺炎喘嗽”,這個病名首先見于清代汪昂的《湯頭歌訣》一書,其中關于證候的描述我們一般概括為五個字分別為:熱、咳、痰、喘、煽。其實,關于肺炎的認識可以追溯到《黃帝內經》一書,書中有關于“乳子中風,喘鳴肩息”等描述,同我們今天講的肺炎十分相近。中醫認為小兒肺炎有內因和外因之分,內因在于“形氣未充,肺臟嬌嫩,衛外不顧”,外因在于感受“風寒、風熱”等邪氣所致,早期可以出現風熱閉肺證、風寒閉肺證等表現,如果臨床癥狀較重就會出現痰熱閉肺證、熱毒閉肺證,相當于重癥肺炎的表現,若危重者還可以合并“心陽虛衰和邪陷厥陰”證候。
(1)按病程分類:①急性肺炎:病程小于1個月;②遷延性肺炎:病程1-3個月;③慢性肺炎:病程大于3個月。
(2)按病情分類:①輕癥:呼吸系統癥狀表現,無其他系統受累,無全身中毒癥狀。②重癥:除呼吸系統癥狀外,有其他系統受累,例如消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最常見,伴有全身中毒癥狀,甚至有生命危險。
(3)按照癥狀典型與否分類:①典型性肺炎: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桿菌、流感嗜血桿菌、大腸桿菌等引起的肺炎。②非典型性肺炎:肺炎支原體、衣原體、病毒等引起的肺炎。
(4)按肺炎發生的地區分類:①社區獲得性肺炎;②醫院內獲得性肺炎。
(5)按病理分類:①支氣管肺炎;②間質性肺炎;③大葉性肺炎。
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感染占90%,而病毒感染則以上呼吸道為主,有普通感冒、咽炎、喉-氣管-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嬰兒皰疹性咽峽炎以及流行性胸痛等。引起肺炎的病毒不多見,其中以流行性感冒病毒為常見,其他為副流感病毒、巨細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和某些腸道病毒,如柯薩奇、埃可病毒等,以及單純皰疹、水痘-帶狀皰疹、風疹、麻疹等病毒。嬰幼兒還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產生肺炎。病毒性肺炎多發生于冬春季節,可散發流行或暴發。在非細菌性肺炎中,病毒感染占25%~50%,患者多為兒童,成人相對少見。
肺炎球菌也稱肺炎鏈球菌,是一種可引發兒童重癥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見病菌。兒童是肺炎球菌主要攜帶和傳播人群,攜帶率在發達國家為27%,在發展中國家可高達85%。
肺炎球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通過飛沫傳播,傳播形式隱匿,當抵抗力下降時易侵襲而入,肺炎球菌可透過黏膜防御體系從咽喉部逐步擴散,它可進入下呼吸道引起肺炎,可穿過血腦屏障引起細菌性腦膜炎, 也可穿過肺泡上皮細胞、侵襲血管內皮細胞進入血液引起菌血癥,為患兒和家庭帶來沉重的生理和心理負擔。
支原體既不是細菌,也不是病毒,而是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一種病原微生物。它的直徑大約2-5微米,可以粘附在呼吸道的組織細胞上,破壞這些細胞和組織,從而引起感染。支原體肺炎起病可急可緩。發熱、咳嗽是支原體肺炎的普遍癥狀。發熱可以是中高熱,也可以是低熱,也有不出現發熱的。咳嗽通常是陣發性連聲干咳,少痰,咳的越來越重。很多孩子咳嗽劇烈時滿臉通紅或者咳吐。咳嗽癥狀可以持續2周左右。大部分感染支原體肺炎的孩子們一般狀態良好,癥狀較輕,不會出現氣促、呼吸困難的癥狀。但是嬰幼兒感染支原體肺炎后,可以出現喘息、氣促、呼吸困難等。重癥的支原體肺炎,可以有反復高熱難退、呼吸困難,肺部可以出現肺不張、胸腔積液、氣胸等。
小兒肺炎可通過多種方式傳播。有些細菌和病毒可以停留在兒童的鼻腔或咽喉處,一般情況下不致病,如被吸入則可感染肺部。細菌和病毒也可通過咳嗽或打噴嚏后在空氣中產生的飛沫經呼吸道吸入而傳播。孩子如有感冒癥狀,如呼吸急促、頻繁咳嗽、連續3天以上高燒至39℃以上不退、精神氣色不好、嘴唇發紫甚至是驚厥時,有可能是肺炎,應盡快到醫院就診。
兒童因機體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全,抵抗力弱,容易受到各種微生物侵犯,尤其是6個月到2歲的兒童,全球每年有200萬以上的嬰幼兒死于肺炎。多數健康的兒童可通過自身的天然防御功能抵御感染,但免疫系統受損的兒童有發生肺炎的較高風險。營養不良或營養不足可使兒童免疫系統虛弱,尤其是在非完全母乳喂養的嬰兒中。有基礎疾病的孩子例如腹瀉、麻疹或水痘患兒,可加大感染肺炎的風險。兒童感冒如沒有及時規范治療,有可能引起肺炎。
小兒肺炎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北方多發生于冬春寒冷季節及氣候驟變時;任何年齡均可患病,但2歲以內兒童多發,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病情越重。
(1)二者共同點:①同樣具有噴嚏、流涕、咳嗽、發熱的癥狀;②咳嗽,均可以表現白天和夜間的咳嗽;③咳痰,小嬰兒大多以嘔吐的形式排痰;④發熱,均可以表現高熱或低熱,甚至肺炎也可能不發熱。
(2)二者區別:①感冒除咳嗽外大多伴有流涕,打噴嚏的卡他癥狀;②小嬰兒的肺炎多表現呼吸增快;③體格檢查可以聽到固定的濕羅音。④胸片檢查有助于診斷肺炎;⑤發熱時間較長,持續不退要警惕肺炎。
主要與兒童呼吸道的生理特點有關:
(1)氣道短:咽部到支氣管的整個氣道較短,空氣中的細菌和病毒容易進入氣道;如果它們進入肺泡,肺泡容易被感染,就會形成肺炎。
(2)氣道窄:氣管和支氣管狹窄。一旦有呼吸道感染,就會有分泌物,它會導致氣道堵塞,會出現呼吸增快或困難。
(3)氣道柔軟:氣道柔軟,它缺少彈力組織,氣道有分泌物難以排除。
(4)氣道粘膜很柔嫩:氣道粘膜柔嫩,容易被損傷。一旦感染,發生炎癥,就會容易被損傷。
(5)肺泡數量少:即使是足月孩子的肺泡都是逐步增加,一個生長的過程,從出生到8歲,肺泡可增加6倍,對小嬰兒來說,肺泡數目少,一旦感染肺泡內有炎性滲出就會導致呼吸困難。
目前認為,預防肺炎經濟有效的措施就是接種肺炎疫苗。但一定要注意,我們所謂的肺炎疫苗僅僅針對引起兒童最常見的病原-肺炎鏈球菌有效。注射疫苗可以誘發人體內的免疫反應,產生大量對抗肺炎球菌的抗體,有效防御肺炎球菌的侵襲。目前供2歲以上人群接種的23價肺炎鏈球菌多糖疫苗,它包括致病性強、毒性大、耐藥、難治的血清型,涵蓋了國內85%-90%致病性肺炎球菌菌型。國產惠益康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菌株都是從我國地方醫院分離得到的本土菌株,與感染中國人的菌型相符,有更強的針對性。
(1)感染 兒童之所以出現肺炎,大部分都是因為感染所導致,其中以病毒感染、細菌感染最為常見,近些年肺炎支原體感染數量逐年增多。
(2)營養不良 如果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一直都在不斷的挑食,所以也有可能會產生營養不良,如果大量的缺乏微量元素,更容易會導致肺炎的出現。除此之外,如果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又或者是肺結核,更容易會增加肺炎的出現幾率。
(3)原發性呼吸功能障礙 有一些孩子在出生之后就存在呼吸管比較脆弱的情況,因此各種不同的疾病都有可能會入侵支氣管,此時就會導致支氣管彈性纖維的改變,最終氣管也會進入到狹窄的階段,也會導致一連串的炎癥出現,最為常見的也就是肺炎。
(4)免疫缺陷 兒童之所以出現肺炎有不少的原因,其中免疫缺陷也是比較常見的,主要是因為體液免疫缺陷,又或者是細胞免疫缺陷,所以也必須要在生活中引起重視。
(5)纖毛功能障礙 兒童肺炎的出現也有很多不同的病因,纖毛功能障礙也是比較常見的,這主要也是因為呼吸道差異緩慢發展,所以才會出現慢性的肺部炎癥,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后期可能也會出現其他的嚴重疾病,因此一旦再出現功能障礙時,也需要第一時間進行改善。
小兒肺炎與季節密切相關,以冬季高發。由于室內外溫差較大,呼吸道常經受劇烈的溫度變化,加之空氣干燥,呼吸道上皮細胞的纖毛功能就會減退,導致上皮細胞清除外界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減退。因此冬季是肺炎高發季節,冬季氣溫下降,室內空氣不流通,病原體在空氣中的懸浮時間長,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比如學校、醫院等,交叉感染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容易患上病毒性呼吸系統疾病,體質較弱、抵抗力較差的人群極易發生反復感染。
小兒肺炎中醫稱之為“肺炎喘嗽”,引起肺炎喘嗽的病因主要有外因和內因兩大類。外因主要是感受風邪,小兒寒溫失調,風邪外襲而發為本病,風邪多夾熱或夾寒為患,其中以風熱為多見。小兒肺臟嬌嫩,衛外防御功能差,如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喂養失宜,久病不愈,病后失調,則致正氣虛弱,衛外不固,腠理不密,而易為外邪所中。
肺炎喘嗽的病變主要在肺。肺為嬌臟,外同皮毛與口鼻。感受風邪,首先侵犯肺衛,致肺氣郁閉,清肅之令不行,而出現發熱、咳嗽、痰壅、氣促、鼻煽等癥。痰熱是其病理產物,常見痰熱膠結,阻塞肺絡,亦有痰濕阻肺者,肺閉可加重痰阻,痰阻又進一步加重肺閉,形成宣肅不行,癥情加重。
小兒肺炎的發病機制主要是因為細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由呼吸道侵入肺泡之后,引起的小支氣管、肺泡、肺間質的炎癥,炎癥導致的小支氣管管腔狹窄,甚至是阻塞,造成了通氣功能的障礙,炎癥使肺泡腔內充滿了炎性滲出物,導致換氣功能障礙,通氣功能和換氣功能障礙,導致機體缺氧和二氧化碳阻塞,同時引發小兒肺炎。
中醫稱小兒肺炎為肺炎喘嗽,其核心病機為肺氣郁閉。清代謝玉瓊《麻科活人全書·氣促發喘鼻煽胸高第五十一》,原意是指在麻疹過程中,由于熱邪不清,肺氣郁閉而表現出胸高、氣促、鼻煽的一種證候類型。中醫認為肺炎喘嗽之“炎”是指“肺熱熾盛”之病機,與西醫學的“炎癥”之“炎”不同。
(1)一般癥狀:有發熱、拒食、煩躁、喘憋等癥狀,早期體溫為38~39℃,亦可高達40℃。可伴有精神萎靡,煩躁不安,食欲不振,腹瀉等全身癥狀。小嬰兒常見拒食、嗆奶、嘔吐及呼吸困難。
(2)呼吸道癥狀及體征:開始為頻繁的刺激性干咳,隨后咽喉部出現痰鳴音,咳嗽劇烈時可伴有嘔吐、嗆奶。呼吸表淺增快,鼻翼煽動,部分患兒口周、指甲可有輕度發紺。肺部體征早期可不明顯,以后可聞及中小水泡音。合并胸腔積液時可有叩診實音和/或呼吸音消失。
一般發病前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數日,如果發熱持續不退,超過3天,咳嗽加深、嚴重,孩子精神反應差,呼吸快,甚至出現口周發青、鼻翼扇動、喘憋時,應考慮肺炎,及時到醫院就診,經專業醫生的聽診,可確診肺炎。不是所有的肺炎都有啰音,小嬰兒和學齡兒童的肺炎可能聽不到啰音,必要時應采納醫生的建議進一步拍胸片確診。
首先,臨床癥狀以及病情嚴重程度不同,重癥肺炎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病情進展較快,容易出現多種并發癥,例如呼吸衰竭、精神神志的異常改變,以及心、肝、腎等多臟器的功能損害等,其肺部病變進展速度較快,而且肺部炎癥范圍較廣泛。普通的肺炎其病變范圍相對于局限,癥狀也相對于輕微,通過有效的治療,疾病也能完全治愈,預后良好。其次,重癥肺炎患者診治相對于困難和復雜,多數患者需要使用多種強有力的抗感染藥物治療,同時還需要加強維護器官的功能穩定,治療時間較長,通常需要2-3周時間。普通肺炎通過有效的抗感染以及對癥處理,疾病能較快的痊愈,其療程通常10天左右,也較少有后遺癥的形成。
肺炎病程超過1個月而不足3個月者稱為遷延性肺炎,常呈周期性復發和進行性加劇,主要見于營養不良、佝僂病、先天性心臟病、免疫功能低下、肺結核、反復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竇炎的患者。遷延性肺炎患者全身情況較差,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呈周期性復發和惡化。表現為軟弱乏力,食欲不振,周期性或經常性低熱,咳嗽,皮膚蒼白,平時易有咳嗽和氣喘。復發時出現氣喘、發紺、呼吸困難,雙肺可聞中細濕啰音或干鳴音,經常咳痰,病情遷延難愈,治療后能減輕幾天,很快又反復發作。
(1)呼吸衰竭,為呼吸系統的并發癥,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孩子有可能出現昏迷或者抽搐。
(2)缺血缺氧性腦病,孩子會出現突然的煩躁不安、昏迷、抽搐,甚至是出現腦膜刺激征陽性。
(3)循環系統方面的心力衰竭,尤其是六個月以內的嬰幼兒,最容易病發急性的心力衰竭,表現為心力突然增快,超過180次每分鐘;呼吸突然的加快,每分鐘超過60次以上或者雙下肢浮腫、尿量的明顯減少或者面色突然的發灰、蒼白。
(4)膿氣胸,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肺部感染,這種肺炎非常容易常見,它主要就是高溫持續不退、咳嗽頻繁、呼吸困難。
(5)肺不張,是由于支氣管內分泌物和肺炎的滲出物阻塞氣道而形成,是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最常見并發癥。
(6)中毒性的腸麻痹、肺不張、肺大泡或者是支氣管擴張等。
引起小兒肺炎加重的原因很多,小兒的抗病能力較差,當患肺炎以后,首先會出現發熱的情況,并且還伴有咳嗽,嚴重的小兒還會出現嘴唇發紫的現象,需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在治療的期間天氣的忽冷忽熱是會加重小兒的肺炎情況的,因為小兒的身體素質較差,沒有成人那樣的適應能力,所以就會引起感冒的發生,并且間接的導致肺炎的加重,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小兒患病的期間,要盡量的少出門。
肺炎的臨床主要表現形式就是咳嗽、發燒,大部分肺炎會有咳嗽這種癥狀,但不是說每個肺炎都會有咳嗽,間質性肺炎往往就沒有咳嗽癥狀,只是發燒,在輔助檢查時,放射線發現肺炎。所以,不要說小孩沒有咳嗽,就肯定沒有肺炎。
寶寶患有肺炎可能會導致出現咳嗽、咳痰等癥狀,有時也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但是由于病情輕重程度不同,寶寶的機體抵抗力不同,對于致病菌感染的耐受性不同等,因此臨床癥狀也具有個體差異。尤其是支原體感染引起的肺炎,咳嗽,多數不伴有明顯的發熱,以陣發性干咳為主要表現。可以通過臨床、實驗室檢查以明確,然后進行積極的治療。另外,小嬰兒則可能表現為口吐泡沫,呼吸增快,拒奶等,可能不發熱,不咳嗽。
寶寶發燒只是一種癥狀,并不是疾病,所以發燒不會燒成肺炎。但如果得了肺炎,則可引起發燒,除了發燒的癥狀之外,還可表現為咳嗽、喘息、咳痰、呼吸加快等臨床表現。
小兒肺炎的診斷分三步:
(1)判斷是否肺炎:
臨床典型的表現:發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肺部聽診有較固定的中細濕啰音或X線有肺炎改變即可作出診斷。但新生兒、小嬰兒肺炎僅表現為氣促、發紺、鼻扇、三凹征、口吐泡沫嗆奶,可無發熱,無咳嗽,肺部濕啰音不明顯。
(2)判斷病情輕重:
除呼吸系統外的其他系統受累,或有無并發癥。
(3)病原學檢查:
作病原學的檢查,以便指導治療。
(1)外周血檢查:白細胞檢查:細菌性肺炎的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多增高;病毒感染時白細胞正常或偏低,并見異型淋巴細胞;C反應蛋白(CRP):細菌感染時,濃度升高大于10mg/L,有診斷意義。
(2)病原學檢查:細菌培養和涂片:氣管吸取物、肺泡灌洗液、胸水、膿液、血液等,同時做敏感試驗;病毒學檢查:分離病毒或抗體檢測。
(3)X線檢查:
早期肺紋理增粗,繼而出現小片狀陰影,以雙肺下野、中內帶及心膈區為多,可融合成大片,可伴肺不張和肺氣腫,可見膿氣胸, 肺大皰。
CT診斷肺炎具有非常大的意義和價值。CT也叫做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相比于胸片分辨率更高,診斷率也高。而肺炎在CT上可以出現相應的改變,比如大葉性肺炎可以表現大片狀的高密度陰影或實變影;間質性肺炎可以表現為肺部磨玻璃樣改變或網格狀改變。CT屬于影像學技術,而肺炎的診斷金標準就是影像學診斷,因此,如果肺部CT沒有肺炎改變的話就可以排除肺炎。
如今兒童支氣管鏡檢查的使用較廣泛,其發現了較多的特殊疾病。因為在正常情況下,如果進行胸部平片或胸部CT的檢查,只能觀察到肺部的大致情況,但很多氣道里面的結構或軟組織的問題就無法清楚地觀察。
另外,氣管鏡檢查的時候可以發現氣道里面有一些充血或濾泡增生、息肉、特殊的黏膜病變、軟化、氣管發育的異常等。通過氣管鏡的檢查,還可以了解患兒氣道分泌物的性質。
將灌洗液做二代測序,可明確病原,以對因治療,在檢查的同時,進行肺泡灌洗,也可以局部給藥,對其進行相應的干預。因此支氣管鏡檢查對肺炎、不明原因咳嗽、喘息、肺不張的患兒,都有較好的診斷和治療價值。
小兒肺炎根據病情輕重有輕癥肺炎和重癥肺炎。輕癥肺炎一般通過及時的抗生素消炎及化痰治療就能治愈,沒必要做支氣管鏡。患有重癥肺炎合并肺不張或肺實變等情況時,單純的給予輸液抗生素等治療效果不好,有必要做支氣管鏡。支氣管鏡不僅是一種檢查手段,也是一種治療手段。有肺實變或肺不張時,做支氣管鏡可以進行肺部的灌洗,有利于肺炎的治療。
(1)小兒哮喘主要是由于氣道高反應導致的,極少部分是由于感染導致的,但是肺炎的喘咳主要是由于感染導致的。
(2)小兒哮喘一般喘息比較明顯,咳嗽不是特別明顯,但是肺炎的喘咳主要是以咳嗽為主。
(3)喘息對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后的效果是不一樣的,一般情況下,小兒哮喘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后癥狀明顯地改善,但是肺炎使用后改善比較慢。
(1)急性支氣管炎:兩者都以咳嗽為主要癥狀,可伴有發熱,但急性支氣管炎在肺部聽診方面可聞及痰鳴音和或不固定的干鳴音、粗中濕啰音,肺炎則以固定的細濕啰音為主,當急性支氣管炎難與肺炎相鑒別時,可按肺炎治療。
(2)支氣管異物:可根據異物吸入史、突發性嗆咳,胸骨上窩可見吸入性凹陷,胸片見有肺氣腫或肺不張作出鑒別。
(3)支氣管哮喘:哮喘的患兒多為過敏體質,陣發性咳喘、雙肺滿布哮鳴音,咳嗽變異性哮喘,表現為持續性的咳嗽,無明顯喘息發作,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
(4)肺結核:肺部啰音常不明顯,可根據結合接觸史、結核菌素試驗、結核中毒癥狀,血清結核抗體(大于100),X線胸片加以鑒別,病灶為上肺。
輕癥肺炎可以在門診治療,口服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配合中藥顆粒或中成藥治療即可有效緩解病情。但需要指出的是抗菌藥物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濫用抗生素導致細菌耐藥。對于年幼兒和重癥患兒,一般建議住院治療。住院治療主要包括一般治療措施,抗感染治療,霧化吸入治療及中醫、中藥的特色療法等。
積極控制感染,改善通氣功能,對癥治療,防治并發癥等綜合性治療措施。
(1)家中環境要安靜、整潔,對患兒耐心,使其精神愉快,保證患兒的休息。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并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
(2)飲食相對清淡,要保證攝入足夠的水分和營養,忌食多糖、辛辣、生冷、油膩厚味的食物。
(3)保持呼吸道通暢也至關重要。小兒肺炎時,痰液較多,易阻塞氣道,影響氣體的吸入,家長應經常將患兒抱起,自下而上拍打背部,幫助其排出痰液。
(1)使用原則:在用藥前作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選用在肺組織中濃度較高的藥物;重者患兒宜靜脈聯合用藥。早期用藥,聯合用藥,足量,足療程。
(2)用藥時間:用藥至體溫正常后的5-7天,癥狀體征、基本消失后3天,支原體至少用藥2-3周。
應按不同病原體而選擇用藥:
肺炎鏈球菌:首選青霉素或者阿莫西林,過敏者選用紅霉素;
金葡菌:首選苯唑青霉素或氯唑青霉素,耐藥者選用萬古或聯用利福平;
流感嗜血桿菌:首選阿莫西林加克拉維酸鉀(或舒巴坦);
大腸桿菌和肺炎桿菌:首選頭孢曲松或頭孢噻肟;
支原體和衣原體:首選大環內酯類,如紅霉素、羅紅霉素及阿奇霉素。
卡他莫拉菌:首選阿莫西林加克拉維酸
(1)利巴韋林(病毒唑):10~15mg/kg/日,靜點。
(2)a- 干擾素:50-100萬u/日,肌注或霧化吸入。
總療程 5-7天。
(1)氧療:鼻前庭給氧,濃度約40%;面罩吸氧為50-60%。
(2)氣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暢,祛痰劑、霧化吸入、支氣管解痙劑的應用
呼衰時氣管插管,機械通氣。
(3)腹脹的治療:如為低鉀所致者,應及時補鉀;如系中毒性腸麻痹,應禁食減壓,近年來主張用酚妥拉明,0.3-0.5mg/kg/次,加入糖水20-30ml中滴入。
小兒肺炎發熱可以表現為低熱、高熱、超高熱,需要根據發熱程度來選擇不同的處理方法。如果孩子的體溫在38.5℃以上,此時需要應用退熱藥,常用的兒童退熱藥是布洛芬或者對乙酰氨基酚,根據患兒的年齡,可以選擇滴劑或口服液。如果有口服困難,或者嘔吐癥狀比較明顯,同時沒有腹瀉的癥狀,也可以選擇栓劑肛門給藥。如果孩子有高熱驚厥病史,退熱不及時,容易引起驚厥出現,體溫38.0℃就可以應用退熱藥。退熱藥應用不宜過于頻繁,根據病情4~6小時重復一次,每次的劑量也不宜過大,避免出現相應的副作用。如果退熱的效果不明顯,也可以配合多飲水、溫水擦浴、溫水泡腳、降溫貼外用等物理降溫的方法。
小兒肺炎易引起發熱性驚厥,其表現為抽搐、眼球凝視,伴意識喪失。患兒出現驚厥,家長一定要保持鎮靜,要保持寶寶呼吸道通暢,如果口腔有嘔吐物的話可以將頭偏向一側,清理口鼻的一些分泌物。如果有條件可以在寶寶上下牙齒間放入一個牙墊,以防舌咬傷。但是如果沒有牙墊的情況下,千萬不能往寶寶的嘴里塞其它的東西,比如筆帽、木棍等,可能會造成了寶寶誤吸進入氣管,這就更加危險了。然后是口服這個退燒藥,還可以進行物理降溫,比如說溫水擦拭或者是冷敷法、貼退熱貼,下一步就是抓緊時間到醫院檢查治療了。
大多數的熱性驚厥持續的時間都是比較短暫的,可能持續幾秒鐘或者是幾分鐘就過來了,它可以自行停止。有過一兩次高熱驚厥的孩子,通常不會對大腦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不要太擔心。
小兒肺炎也可以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但是只能短期應用,不應長期應用。肺炎大部分是細菌感染引起,患者如果出現高熱持續不退,適當用糖皮質激素來退熱緩解癥狀,一般用藥不超過7天,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會引起細菌擴散,病情不好控制。
小兒肺炎使用糖皮質激素的適應癥,還有嚴重的憋喘或者呼吸困難、全身中毒癥狀、感染性中毒性休克或腦水腫等。
(1)嚴重的憋喘或者呼吸困難:當兒童肺炎出現比較嚴重的憋喘或者呼吸困難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糖皮質激素來進行治療,糖皮質激素能夠緩解支氣管的痙攣,改善微循環,改善呼吸困難的癥狀。
(2)全身中毒癥狀:當肺炎的兒童出現全身中毒癥狀時,也可使用糖皮質激素來進行治療,糖皮質激素能夠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促進微循環,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緩解中毒癥狀。
(3)感染性中毒性休克:當兒童患有比較嚴重的感染性肺炎時可能會出現中毒性休克,這時也可以使用糖皮質激素來進行治療。糖皮質激素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炎癥反應,促進毒素排出來改善休克的癥狀。
(4)腦水腫:兒童肺炎患者出現腦水腫時也可使用糖皮質激素來進行治療,糖皮質激素能夠改善微循環以及血管的通透性,減輕顱內壓,改善患者不適的癥狀。
(5)胸腔短期有較大量滲出:當肺炎兒童出現胸腔短期大量滲出,可使用糖皮質激素防止胸膜粘連。
小兒肺炎是否需要輸液治療要視情況而定,如是輕癥肺炎,只有低熱、輕度咳嗽、精神狀況較好,可不進行輸液治療,遵醫囑進行足療程、足劑量的口服藥物治療。如是重癥肺炎或高熱不退,呼吸困難較明顯,孩子精神不好、食欲下降甚至伴有腹瀉,可行輸液治療。所以,家長一定要根據醫生的醫囑、體檢以及化驗情況,再決定是否需要輸液治療。
霧化吸入常用于治療多種呼吸道疾病,具有局部用藥,直達病變部位,迅速發揮療效,用量小,副作用小易于掌握等優點,目前已經成為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肺炎、過敏性咳嗽、變應性鼻炎、咽、喉炎等多種疾病必備,且不可替代的治療手段。
小兒肺炎采用霧化吸入治療的作用是減輕炎癥、濕潤氣道、幫助排痰等。小兒患有肺炎是病毒或者細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一般會出現發燒、咳嗽、喘息等癥狀。可以給孩子做霧化吸入治療,以稀釋痰液,促進痰液的排出,對治療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小兒肺炎霧化吸入的藥物有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溶液、特布他林霧化液、復方異丙托溴銨霧化溶液、黏液融解劑、溴己新、乙酰半胱氨酸,還有抗病毒的藥,干擾素等。可起到抗炎、舒張期管、稀釋痰液的作用,促進病情恢復。
中醫治療小兒肺炎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中藥的辨證治療,針對不同的證候可以開出不同的方子,比如風寒閉肺證,可以給予華蓋散加減治療;對于風熱閉肺證,可以給予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加減,或采用小青龍加石膏湯等均有很好的療效。如果出現重癥,比如痰熱閉肺證(發熱煩躁,咳嗽喘促,呼吸困難,喉間痰鳴,氣急鼻煽,面紅口渴,胸悶脹滿,舌紅,舌苔黃厚等為主要表現),治療方面就要用“五虎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當然還有毒熱閉肺證及肺脾氣虛、陰虛肺熱等證候,這些證候的判斷要靠中醫專業醫師或中醫兒科醫師進行判斷并處以方藥。
除了中醫辨證方藥治療外,中醫的外治療法也有很好的療效,比如推拿治療、貼敷治療、拔罐治療等;此外,還有中醫定向透藥療法,可以通過肺部的肺俞穴貼敷帶藥藥物的電極片進行理療,能極大的縮短病程,緩解肺部病變。中醫治療副作用少,也是家長容易接受的一些方面。
風寒閉肺證屬肺炎喘嗽常證的一種證型,常見表現為惡寒發熱,無汗,嗆咳不爽,呼吸氣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紅,舌質不紅,苔白膩,脈浮緊,指紋浮紅。根據“風寒”性病邪與肺炎喘嗽病機,小兒肺炎風寒閉肺的治法為辛溫宣肺、化痰止咳。常用方劑為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華蓋散,常用藥物為麻黃、杏仁、荊芥、防風、桔梗、白前、蘇子、陳皮等。
風熱閉肺證屬肺炎喘嗽常證的一種證型,常見表現為發熱惡風,咳嗽氣急,痰多,痰粘稠或黃 ,口渴咽紅,舌紅,苔薄白,脈浮數。重證見高熱煩躁,咳嗽劇烈,氣急鼻煽,喉中痰鳴,面色紅赤,便干尿黃,舌質紅,苔薄黃,脈滑數或指紋紫滯。根據“風熱”性病邪與肺炎喘嗽病機,小兒肺炎風熱閉肺證的治法為辛涼宣肺,清熱化痰。常用方劑為銀翹散(《溫病條辨》)合麻杏石甘湯(《傷寒論》),常用藥物為金銀花、連翹、淡竹葉、荊芥、桔梗、牛蒡子、薄荷、炙麻黃、生石膏、苦杏仁、甘草等。
小兒肺炎痰熱閉肺證屬于常證,常見表現為發熱煩躁,咳嗽喘促,呼吸困難,氣急鼻煽,喉間痰鳴,口唇紫紺,面赤口渴,胸悶脹滿,泛吐痰涎,舌質紅,舌苔黃,脈象弦滑。治法為清熱滌痰,開肺定喘。常用方劑為五虎湯(《證治匯補》)合葶藶大棗瀉肺湯(《金匱要略》),常用藥物有麻黃、杏仁、前胡、生石膏、黃芩、魚腥草、甘草、桑白皮、葶藶子、蘇子、細茶等。
小兒肺炎毒熱閉肺證屬于常證中較重的一種類型,常見表現為高熱持續,咳嗽劇烈,氣急鼻煽,甚至喘憋,涕淚俱無,鼻孔干燥如煤煙,面赤唇紅,煩躁口渴,溲赤便秘,舌紅而干,舌苔黃膩,脈滑數。治法上以清熱解毒,瀉肺開閉為原則。常用方劑為黃連解毒湯(《外臺秘要》)合麻杏石甘湯(《傷寒論》),常用藥物有麻黃、苦杏仁、前胡、黃芩、黃連、梔子、生石膏等。
小兒肺炎陰虛肺熱證表現為低熱盜汗,干咳無痰,面色潮紅,舌質紅少津,舌苔花剝,苔少或無苔,脈細數。治法為養陰清熱、潤肺止咳。常用方劑為沙參麥冬湯(《溫病條辨》),常用藥物有沙參、麥冬、玉竹、天花粉、桑白皮、款冬花、扁豆、甘草等。
小兒肺炎肺脾氣虛證常見表現為低熱起伏不定,面色少華,動則汗出,咳嗽無力,納差便溏,神疲乏力,舌質淡,舌苔薄白,脈細無力。治法為補肺健脾、益氣化痰,常用方劑為《幼幼集成》中的人參五味子湯,常用藥物為人參、茯苓、炒白術、炙甘草、五味子、百部、橘紅等。
中成藥治療也是小兒肺炎治療手段之一。中成藥往往選用經典方劑或經驗方制成,應用時要遵循辨證論治原則,風寒證選用辛溫藥物,風熱證選用辛涼藥物,痰熱證選用清熱祛痰藥物,毒熱證選用瀉熱解毒藥物等等。因此,在應用中成藥之前,首先要進行辨證,才能對癥下藥。
治療小兒肺炎風寒閉肺型可選用荊防敗毒散、通宣理肺丸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風熱閉肺型可選用小兒咳喘靈口服液、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等疏散風熱,清肺止咳;痰熱閉肺型、毒熱閉肺型可選用兒童清肺口服液、清開靈注射液、炎琥寧注射液等清肺化痰止咳;小兒肺炎虛證,肺脾氣虛者可選用小兒肺咳顆粒、參苓白術顆粒等,可起到補脾胃、益肺氣可功效;陰虛肺熱者可選用百合固金丸、六味地黃丸等,養肺陰清虛熱。
(1)藥物敷胸療法,適用于肺炎喘嗽(肺炎輕癥)各證型。藥物:大黃、乳香、沒藥、白芥子等,共研為末,醋調成膏,以紗布貼在胸部和背部,12小時更換1次。
(2)藥物穴位敷貼療法,適用于肺炎喘嗽(肺炎輕癥)咳嗽或氣喘癥明顯者。藥物:黃柏、大黃、僵蠶、白芥子等;用法:將藥物貼敷于肺腧(雙)、膻中穴,4—6小時后去除,每日一次,5次為一個療程。
(3)肺炎貼經皮治療,適用于咳嗽氣促,或痰多難咯,或肺部聽診有明顯的濕性羅音者。
(4)霧化吸入療法,適用于咳嗽氣促,或痰多難咯者。
(5)藥物敷臍療法,適用于肺脾氣虛證者。藥物:陳皮、白術、生姜等;用法:將藥物貼敷于臍部,4—6小時后去除,每日一次,7次為一個療程。
(6)中藥灌腸法,口服中藥困難者可選擇中藥灌腸法,根據不同證型、配取相應的中藥液體(辨證湯劑)。
(7)拔罐療法,用于肺炎后期痰多,肺部羅音難消者。常取背部腧穴,并根據病情選擇拔罐方法:用止血鉗夾住95%酒精棉,點燃后深入罐內中間,迅速將火退出,立即將罐扣在所選穴位上,切勿將罐口燒熱,以免燙傷皮膚。
(1)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療法:夏天的“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此時陽氣發泄,毛孔張開,藥物更容易滲透皮膚,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的功效。冬天的“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陽氣斂藏,毛孔鼻塞,敷貼穴位能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祛風散寒,起到通經活絡的作用。
(2)子午流注開穴法:子午流注開穴法應用子午流注的擇時取穴方法與穴位貼敷技術相結合,按經絡流注時間選取手太陰肺經流注時辰(寅時)進行穴位貼敷,體現了中醫理論的\"內病外治\"、\"天人相應\"、\"因時治療\",這是基于藥物、穴位、貼敷時機等構成了“三維干預法”,它融合了中醫學、時間醫學、順勢醫學等諸多科理論,將時間因素、藥物治療與疾病狀態緊密結合,體現了中醫學的整體觀念。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肺炎,有很多優勢,比如減少抗生素的應用,或者可以用一些低級別的抗生素,配合中藥治療,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還有縮短病程,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等等。例如難治性支原體肺炎合并胸腔積液、胸水、肺不張的,后期可能還有閉塞性支氣管炎的發生,甚至還有肺栓塞、高凝狀態的發生,在抗感染治療基礎上,用中藥,清肺化瘀法治療,使栓塞的發生、高凝的發生明顯有減少,病情恢復得也較快。
首先,結合患兒主證、兼次證及舌苔、脈象進行辨證,選用相應的中藥方劑口服;肺部啰音明顯者可選用穴位貼敷外治法,肺炎較重者,可選用中藥敷胸法;再根據理化檢測結果,明確病原體,針對不同的病原體,加用抗生素,病情輕者可口服,病情重者選擇靜點。
一般小兒肺炎療程大約7-10天,但是對于大葉性肺炎或重癥肺炎療程更長需要2-3周或3-4周時間。所以,患兒家長,尤其住院的孩子,千萬不要著急,不要以為不發熱了或咳嗽輕了,肺炎就好了,就著急出院。如果療程不夠可能會出現病情反復的情況。
小兒肺炎的預后,取決于年齡、嚴重程度、是否有并發癥等綜合判斷。如果患兒年齡較大,肺炎程度較輕,經過規范治療后預后效果較好。如果患兒年齡較小,肺炎的發病率較高,預后相對較差,尤其是早產兒、新生兒、低體重兒。此外,支原體肺炎容易發生并發癥,導致病情遷延,也會影響到預后效果。
當患兒出現肺炎后應及時規范治療,根據病原體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治療期間要做好防護工作,飲食方面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治療期間避免前往人口密集的地方,做好衛生護理工作。
大多數的小兒肺炎經過及時正確的治療,在一兩周內可以很快痊愈,不留任何后遺癥。有時候,由于體質特殊或者病原微生物致病力強,一些孩子的肺炎病程會比較長,達一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個別情況下,由于小兒抵抗力過于虛弱,也可以反復感染。
堅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增強抗病能力,不斷地增強嬰幼兒的抗病能力是預防本病的關鍵。同時注意氣候的變化,隨時給小兒增減衣服,防止傷風感冒;合理喂養,防止營養不良。中醫講“欲得小兒四時安,常得三分饑與寒”就是這個道理。進食或喂食時,注意力要集中,要細嚼慢咽,避免邊吃邊說,以免食物嗆吸入肺;除此之外,還要教育小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讓嬰幼兒多曬太陽。社會上感冒流行時,不要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去。家里有人患感冒時,要帶好口罩,不要與孩子接觸。同時,接種疫苗可以顯著降低兒童感染肺炎并因此死亡的風險,特別是早產兒、免疫力低下的嬰幼兒一定要接種,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調理“肺”“脾”“腎”是預防小兒肺炎的關鍵,小兒“五臟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腎常虛,心熱為火同肝論,嬌肺遭傷不易愈”。指出小兒五臟的特點:肺脾腎不足,心肝有余,亦決定了小兒的發病特點,即小兒時期以與肺脾腎有關的病證居多。以上體質特點,決定了小兒肺系疾病在其發展演變過程中有著多熱性、易變性、泛傳性、易衰性等特殊表現,這是小兒時期肺系疾病不同于成人的最大特點。小兒體質類型大致可分為5類,即正常質、痰濕質、氣虛質、內熱質、氣陰兩虛質。其中痰濕質小兒素體脾虛濕盛,更易患肺炎。
肺炎患兒的居室要通風以保持空氣新鮮,室內溫度保持在18℃-20℃,空氣的相對濕度保持在60%,以利于濕化痰液。要定時翻身,自下而上輕拍背部,并鼓勵患兒咳嗽,以便分泌物咳出。給予易消化、有營養的食物。要注意保證充足的液體量,一般患兒可口服保持液體入量,對于進食困難兒童,可靜脈補充液體。注意營養及水份供應。應盡量母乳喂養,若人工喂養可根據其消化功能及病情決定奶量及濃度,如有腹瀉者給予脫脂奶,對幼兒或兒童宜供應清淡、易消化、富有多種維生素的飲食。保持呼吸道通暢:應及時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呼吸道痰液。痰多稀薄者,可以反復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
陸彪吉林省人民醫院
王曉爽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
宋昱晗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
姜穎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
張桐語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
王增玲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
馮天馨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
王雪峰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李玉梅吉林大學第一醫院
李立新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
李靜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郭亦男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戎萍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王穎吉林省人民醫院
蔣鍇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段曉征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王增玲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
熊磊云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吳力群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
趙霞南京中醫藥大學
張葆青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明溪云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中醫藥科普標準知識庫是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建設的權威、專業、惠民、多元的中醫藥科普公益平臺,旨在發揮學會專家資源優勢,構建科學、規范、標準的中醫藥科普知識內容,促進中醫藥健康科普與文化傳播,提高公眾對中醫藥的獲得感,助力“健康中國”建設。